秦汉
在学术研究中,人们通常选择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其中之一,作为衡量某个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标准。有投入与产出,就有投入效用。分析宁波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情况,目的在于分析宁波科技创新水平,自然也可对研发投入效用作一探讨。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宁波八成以上研发投入来自规上工业企业。这个比例反映出宁波在科教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区域特征,且具有一定长期性。因此,对于宁波而言,聚焦企业这个研发投入主体,把准需求、激发活力、补齐短板,是提升研发投入效用的重要一环。
从企业自身看,做好对研发活动长周期性和高不确定性的应对,是提升研发投入效用的首要前提。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风险分担机制和创新投入支持等优势,其研发收益通常高于中小型企业。因此,对于整个区域来说,拥有更多大企业就可能拥有更多高效用的创新源。强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区域研发投入效用。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或者风险承担能力不高的中小型企业,需要通过外部融资分担技术创新风险,否则投入效用无从谈起。然而,又因为研发活动的保密性和专业性,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较为普遍。因此,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分摊研发风险,助推中小型企业提升研发投入效用。
从发展环境看,优化产业结构和制度环境,是提升研发投入效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存在能力边界,这决定企业只能承担部分环节,而其余环节需通过外包完成。在产业结构层面,一个区域第三产业茁壮成长,意味着其市场进一步细化,可带动以知识产权、研究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可享受更加优质的专业分工服务,以提升研发投入效用。另一方面,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利于提升研发投入效用,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制度不仅对创新成果进行产权界定,还优化产权交易环境,使创新活动可合法有序地进入市场,通过充分实现经济价值来提升研发投入效用。
从创新链条看,补齐源头创新短板,是提升研发投入效用的必要之举。企业创新活动通常屬于应用创新,产生新技术、新发明,用于解决特定技术需求。而应用创新的源头是基础研究,后者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研究成果常常不能被精确预见,不适宜由企业来承担。宁波研发投入主体是规上工业企业,可见源头创新并非宁波强项。但从长远来看,新技术的跨越式变革、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这种变革、崛起正是研发投入效用发生质变的显著标志。因此,宁波可通过引进共建大院大所、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完善科创评价激励机制等举措,实现科创资源要素的导入和集聚,逐渐培育壮大源头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