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些书信,既有文采,又有思想,更含深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韩愈的《与陈给事书》等。五四以来,新文化巨人胡适先生,一生给亲朋好友写了许多书信。他于1936年写给留美青年学子吴健雄的信,既睿智,又富远见。胡适引导专攻物理学的吴健雄,多读文史哲方面的书,多读其他科学的著作。要博学兼通,使胸襟阔大,见解高明。她遵照导师的指引去做,结果成为中外闻名的大科学家。如今在浩瀚星空有一颗命名为“吴健雄星”的小行星,飞旋于天宇之中,照耀着人间,以表彰这位“东方居里夫人”的卓越贡献。
上世纪五十年代,即使如傅雷这样的大翻译家,家中也没有装上国际电话,只能用一封封长信对远在欧洲的儿子傅聪谆谆教导,事无巨细地教他怎样做人、学艺,如何择偶……因而留下了一本弥足珍贵的《傅雷家书》 。它几乎成为严父教子的一个样本。
现当代作家留下了许多宝贵书简,如鲁迅致许广平、徐志摩致陆小曼、巴金致黛莉等。也不乏用书信体创作的名篇,如冰心的《寄小读者》 、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 、郁达夫的《迟桂花》以及莫言获茅盾文学奖的《蛙》等。外国著名书信体小说则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卢梭的《新爱洛绮丝》等。我们怎能忘记普希金在长诗《奥涅金》中描写女主人公塔季扬娜托奶娘捎给心上人奥涅金的那封表达爱慕之情的私信。
书信中情感最浓的是情书。在科技和电讯发达的今天,情书已被短信和电子邮件代替,因而那些表达思念、情意绵绵的长信,已成稀罕之物。但是一封亲笔写的、充满相思的情书,上面留有苦恋者的指纹、手迹、气息、唇印、泪滴甚至还夹带着花瓣、红叶、青丝等心爱之物,其浓郁的情感,岂能由电子短信或手机、电话所传递?
信件是挚友们联系的纽带。它拉近了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前不久,我接到一封多年前曾耐心辅导过她文学创作的李女士的来信。她回忆了我们在南方共赏湖上落日的情景:“老师你还记得吗,那西下林梢的落日,把湖水染成金黄,湖畔凉亭里那个穿绿纱裙的女孩儿,欢笑着,双手捧着一只美丽的小鸟。黄昏熔铜般降临,笼罩住岸边咱俩坐在长椅上的身影……后来我去了旧金山,一住近20年。最近因为父亲罹患绝症,我急匆匆回国,在医院里看护垂危的爸爸。在痛苦纠结、爱莫能助地陪伴爸爸的日子里,我每天傍晚站在十层病房的大窗前,又看到了我们共赏过的湖上落日,但心情迥异。我仔细观察着夕阳的光线在水面上渐渐暗淡下去、暗淡下去,犹如父親的机体衰微下去、衰微下去。这湖上夕阳,使我联想起身后病床上老父亲的人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一生献身于建筑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勤劳认真,惜时如金,兢兢业业,无暇他顾,但爸爸临终时仍嫌不够,后悔做得太少太少。我认定,我亲爱的爸爸就是那轮湖上的夕阳,以他精力充沛的青年、中年以及耄耋之年的最后光辉,奉献给养育他的土地之后,缓缓衰落、沉没……张老师,生命短暂,健康不再,想到每个人必如夕阳般离开,失去存在,我心感慨……”
这封信是篇饱含深情且富有文学色彩的美文。如果不是通信而是用手机或微信视频跟我交谈,能有这样的韵致和况味吗?
(选自《中国艺术报》2015年3月2日第8版,有删节)
【思维魔方】
张守仁先生认为,书信所饱含的深情、富有文学性的遣词造句以及言语间的韵致和况味,是手机或微信视频难以做到的。可也有人认为,当下时代人们的通信载体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书信之美,或许只能永远停留在纸张之上。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现代通讯科技与传统书信文化的关系的?
在网络上、在校园中,手写书信、交换明信片的活动仍如火如荼;在咖啡馆中、在书店里,仍为信封信纸以及明信片留存一席之地;甚至一档读信类综艺节目,依旧受到观众的追捧……这些现象与书信文化的衰微是否矛盾呢?在当下与未来,书信文化将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书信文化有是否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方式的不断改变而逐渐消逝?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书信文化呢?读完本期的思辨阅读,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