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景下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建设探讨

2021-12-03 17:12:38杨欣伟章小丹张晓珲艾静蕊牛兴霞甄立常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实训院校

杨欣伟,章小丹,张晓珲,艾静蕊,牛兴霞,甄立常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0 引言

短短几十年中,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从2G到如今的5G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通信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书中预测[1]到2030年,5G将创造近800万个就业机会,5G数字化人才的争夺也在加剧,急需新的人才管理模式和培养方式,它将为通信类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平台和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5G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通信类专业,但如何顺应当今的5G技术发展历程,快速且精准的培养出方向明确、就业面宽、专业技能过硬的通信类专业人才,还需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导向,深入了解5G背景下通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最终目的,对5G技术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建设方向及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1 通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本文对省内部分开设通信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是通信类专业的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通过调研发现:由于5G网络尚在建设过程中,5G技术尚未完全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院校还未具备开设5G技术相关课程和培养5G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专业建设还停留在原有的固网技术和4G移动通信技术上;部分院校正在与5G设备及网络提供商讨论校企合作事宜,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还在探索中,故未形成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5G人才培养的方向尚不明确。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对通信工程服务企业、运营商和5G应用开发企业等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真正从市场人才需求出发,分析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术技能及对应的行业标准,确定职业岗位,从而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对接,从而更好的支撑专业建设,为5G背景下通信类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2 市场人才需求情况

2.1 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随着5G技术、5G产品在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应用,将在各行各业中产生大量的5G人才需求。随着5G网络敷设范围的扩大,5G相关技术应用也相继落地,5G技术将支撑互联网领域的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所以互联网行业对5G人才的需求量将是最大的,占比为41.57%;5G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电子通信行业5G人才需求占比也较高,为36.96%;智能制造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5G技术使机械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成为现实,所以机械制造行业对5G人才的需求占比也较高,为14.56%。

2.2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2019年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5G技术的商用带来5G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通信行业中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人才需求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1-8月5G相关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速达806.60%,而投递简历同比增速仅为151.04%,5G人才缺口超5倍,供给变化滞后于需求状况严重[2]。

根据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发现,5G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有通信工程服务企业、运营商和5G应用开发企业。其中通信工程服务企业对5G的人才需求的主要缺口方向是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维护、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四个方面;京津冀地区三大运营商在5G建设过程中5G的人才需求的主要缺口方向是5G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线路敷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在平稳运营过程中5G的人才需求的主要缺口方向是5G行业应用产品推广和5G业务产品支撑。

3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3.1 人才培养目标

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根据移动通信专业岗位和岗位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5G背景下的高职通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熟悉现有通信网络,了解通信网络的发展,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熟悉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移动通信网络运行和维护、移动通信工程施工、通信产品营销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并掌握其相关技能,同时具有通信类专业相关岗位的从业资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有全局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4]。

3.2 职业面向

5G背景下通信类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有通信设备销售企业、通信工程设计企业、通信工程监理企业、通信工程服务企业、运营商、国家通信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主要就业部门:维护、集成、测试、质量、设计以及销售部门,可从事的岗位有通信网络运维、通信工程服务、通信产品测试和通信产品销售四大类。其中通信网络运维有前台测试工程师、后台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通信工程服务有研究报告工程师、工程勘察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工程师、工程预算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通信产品测试有移动通信产品测试工程师和品控工程师;通信产品销售有移动通信设备营销员、售前产品专员和售后技术专员等。

3.3 课程设置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5G人才需求、5G系统特征、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场景应用等多维度,注重理论知识向职业化技能转变的过程和要求,打破了传统理实结合的课程编排,将重点放在工程实践中,从而强化5G人才在各个层面的必备技能。

与传统移动通信类课程相比,5G系统实现了IP向IT化转变,网络功能基于云端实现,课程内容注重IT技术及实践应用。经分析,将5G课程设置为两大模块:通用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块,即面向5G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模块,即面向5G专业课程,可细分为5G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其中通识类课程结合各院系特色及要求可进行按需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将引入实用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且与现场工程和移动通信技术紧密相关的课程。

3.4 实训体系建设

5G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5G技术的优势,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云端的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实训;打破传统集中式授课方式,采用web方式灵活教学和仿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企业工作现场,并将所学知识得以实际应用。

实训基地将与国内知名通信设备提供商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共同筹建,为学生和老师提供集网络环境搭建、业务开通、故障处理等于一体的全业务链的教学和学习。不光提供专业课程的实训环节,还可为依托于5G技术的企业提供5G知识技能培训,提高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其次还可作为5G+行业应用的研发基地,还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5G技术新应用的演示中心,最终打造成集5G教学、应用、体验、科研于一体的新兴5G实训基地。

3.5 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建设

5G人才需求量较大,专业需加速发展,可引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将行业最先进技术和产品与学校需求进行对接,成立校企师资团队,由学校在通信行业具有多年教育经历和实战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领衔,企业主管协助,形成“双带头人”,学校其它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企业多年从事网络项目运维的项目经理、资深工程师组成。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基本教学条件保障等,其次定期完成实际项目经验分享,在实现知识传递的同时,探讨校企“互聘共用师资”团队的构建,保障校方双师型师资的“保鲜性”。同时,在竞赛活动中还原真实工作场景的项目,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要,让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现实,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工作零距离。

由于5G是新兴的技术,国家尚无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想缩短教材的更新周期,并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实时对接,学校需与企业共同开发5G产教融合特色教材,依托企业领先的技术能力,结合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围绕1+X”等级证书标准[5],有针对性的开发全套5G教材及实验实训手册,从而更加聚焦产业发展与技能实践,突出行业性,突显产教融合特色,让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正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

4 结语

5G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的5G应用的不断升级,带动着行业产业的不断壮大,面向职业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培养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参照企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真正的通信类岗位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职业面向、课程设置、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对通信类专业进行了合理规划,让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适应5G通信全产业链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实训院校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冰雪运动(2021年4期)2021-11-20 05:56:38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留学(2015年10期)2015-12-16 12:35:06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