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扬,唐 勇*,,4,5,任建业,李 赫,赵阳慧,,方银霞,4
(1.自然资源部 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2.自然资源部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 519080;5.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学院,上海 200030)
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zone,OCT)一般认为是被动陆缘由陆向洋过渡的重要区域,是陆壳明显减薄、洋壳出现的过渡地带,也是极度伸展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1-2],对此区域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大陆伸展减薄并最终破裂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这一重要的地球科学问题。
BOILLOT et al[3]在北大西洋的研究中首次提出陆缘洋陆转换带这一概念,根据火山活动强弱和岩浆入侵时间,将被动陆缘分为岩浆型和非岩浆型两种,前者常发育有向海倾斜的反射体[4-5]、下地壳高速体等;后者的地壳与正常洋壳和陆壳均不相同[6],常出露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但是对南海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类型和岩浆活动机制等,科学家们尚未达成共识。一些研究发现在南海北部陆缘存在着下地壳高速体,认为其可能为蛇纹石化地幔组成[7-10],而在南海南部被动陆缘未发现类似特征[11]。FRANKE[12]通过对高质量多道地震、重力、磁力和地形等数据的分析,认为南海东南陆缘的洋陆转换带有两种形态,一种以外缘隆起为特征,另一种以铲式正断层控制的旋转断块为特征,但这两种形态均形成于非岩浆型被动陆缘。2018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367、368航次在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钻孔,未发现有剥露于岩石圈的地幔蛇纹石化橄榄岩,由此认为南海北部陆缘的类型为介于岩浆型和非岩浆型之间的转换型[10],并认为南海北部中央边缘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岩浆作用[13]。
对于洋陆转换带演化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在南海南部,DING et al[14]通过计算全地壳和上地壳伸展因子,认为陆缘地壳拉张并非均一,而是与深度相关的伸展变形;丘学林 等[15]认为陆缘为减薄陆壳,地壳内部以纯剪切拉张的均匀减薄为主。
在南海西南次海盆,DING et al[16]通过对横跨海盆的多条地震测线进行解释,将海盆区域划分为洋陆转换带、大陆地幔剥露区和正常洋壳区域三个构造单元。WU et al[17]以穿越南海西南次海盆内的地震剖面数据和钻井数据,计算得到西南次海盆沉积通量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变化特征,沉积过程也受到大型区域构造事件的影响。总体而言,对于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横跨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多道地震剖面以及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数据的分析,由陆向洋对陆缘进行构造带划分,研究其构造特征和伸展演化过程。
南海是东南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在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变形复杂,周围包括了主动型、被动型和转换型三种主要的大陆边缘类型[18]。自新生代以来南海经历了陆缘张裂、海底扩张到俯冲碰撞等构造演化过程,是研究海盆动力学机制转换的天然实验室[19]。南海海盆范围与海域3 500 m水深线基本一致[20],可分为西南次海盆、中央海盆和西北次海盆[21-22](图1a)。西南次海盆位于南海海盆的西南部,西沙地块、中沙地块和南沙地块之间(图1b)。海盆呈“V”字型,方向为NE—SW,宽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变窄,长度约为600 km,面积近115 000 km2;区域水深在3 000~4 300 m之间,是南海海盆中水深最大的区域[18];底部较平坦,部分区域零散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海山。海盆中央存在NE向的残留扩张脊,磁异常条带在扩张中心两侧呈对称分布[23]。
图1 南海区域位置(a)以及西南次海盆地形和沉积盆地分布图(b)Fig.1 Location map of the South China Sea(a)and 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b)(红色数字代表钻井;蓝色虚线和白色实线为地震测线;红色虚线为中央扩张脊;灰色实线为磁异常条带。)(The red numbers are wells;the blue dashed lines and the white solid line are seismic survey lines;the red dashed line is the central expansion ridge;the gray solid lines are the magnetic anomaly strips.)
在晚白垩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发生迁移,南海陆缘岩石圈开始拉张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24]。早渐新世以来,南部陆缘持续张裂导致南海海盆开始海底扩张,南沙地块和中沙地块被扩张中心分割分别向南北两侧运动。中中新世时期,南部陆缘与婆罗洲碰撞,南海西南次海盆扩张停止[25-26]。根据南海海盆磁异常条带的划分,TAYLOR et al[27]认为海底扩张阶段发生在32~17 Ma,扩张中心在25 Ma左右向南跳跃。李家彪 等[19]对南海磁力资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认为南海海盆在30~16 Ma期间发生渐进式扩张。根据IODP 349航次的钻井和磁异常数据,LI et al[26]认为西南次海盆扩张起始年龄为 ~23.6 Ma,停止扩张时间为~16 Ma。
本研究利用一条横跨南海西南次海盆的高质量多道地震剖面Z1剖面为基础开展研究。Z1剖面呈NW—SE向展布(图1),于2004年采集,采集参数如表1所示。首先对多道地震剖面Z1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振幅补偿、静校正、增益分析、路径分析、反褶积处理、去除多次波、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及频谱分析;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偏移和滤波处理后得到高分辨率的偏移叠加剖面。重力异常数据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分辨率为1′×1′[30]。
表1 多道地震测线采集参数Tab.1 Multi-channel seismic line acquisition parameters
在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深海海盆中,公开钻井资料较少,仅有IODP349航次U1433、U1434钻井;在南部陆缘有三口钻井(Sampaguita-1井、Santiago-1井、Nido-1井)以及ODP184航次1143井(图1a)。根据上述钻井资料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区域自下而上可以识别出Tg、T7、T6、T4、T3、T2六个地震反射界面(图2)。结合南海南部区域构造活动历史,新生代层序内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裂陷不整合界面(Tg)和破裂不整合界面(T6),分别代表陆缘裂陷作用和西南次海盆扩张的开始。Tg界面为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基底界面,T6界面代表洋盆中的基底界面,根据不整合面将新生代地层划分为裂陷期和裂后期两个层序。裂陷期的沉积层序(Tg~T6),仅发育在南北两侧陆缘的沉积凹陷,呈现典型的楔形地堑或半地堑充填样式,地震反射特征明显;裂后期的沉积层序(T6~T4)代表海底扩张时期的沉积地层,T4界面代表南海西南次海盆海底扩张停止。
图2 南海西南次海盆层序界面划分[11,28-29]Fig.2 Sequence boundary division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11,28-29]
DEAN et al[31]通过广角地震资料研究穿过伊比利亚大陆边缘的结构特征,将陆缘分为陆壳区、转换带和洋壳区。GWENN et al[32]通过对大西洋共轭陆缘的研究,将大陆边缘的构造单元划分为近端带、细颈化带、远端带、外缘高地、洋盆区。SUTRA et al[33]根据地壳岩石圈特征,认为地壳向海方向减薄会形成一个楔形体,楔形体尖端一般认为是耦合点,耦合点向海方向由于地壳减薄而使得变形在地壳范围内耦合。任建业 等[34]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区域也可以划分出近端带、细颈化带、远端带、边缘高地和正常洋壳等多个构造单元。本文中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洋陆转换带范围的厘定。
前人对南海洋陆转换带曾提出过不同的划分标准,如TAYLOR et al[25]根据重磁资料对南海陆缘洋陆转换带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洋陆转换带位于地壳厚度急剧变化的地方,并伴随着重磁异常特征的变化,以负空间重力异常为标志。TRUNG et al[35]认为洋陆转换带应以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梯度急剧变化的地方为标志。BRAITENBERG et al[36]根据南海南部重力反演提出-20 mGal的重力异常值为洋陆转换带的边界之一。SCHLÜTER et al[37]将洋壳莫霍面反射消失的地方或者向海倾斜的掀斜断块带边缘定为南部洋陆转换带的边界。FRANKE et al[11]则认为应结合向海倾斜的掀斜断块、小尺度的地磁变化和破裂不整合面等特征来识别南海南部巴拉望地区洋陆转换边界,从而划分出了两类洋陆转换边界。因此,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范围的厘定需要结合几个方面的特征:(1)地壳厚度由陆向洋方向发生变化;(2)重力异常梯度的变化;(3)火山或者埋藏火山带的发育;(4)向海倾斜的掀斜断块带;(5)莫霍面的变化;(6)破裂不整合界面的尖灭。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构造特征显示从半地堑盆地(20 km处)开始,整个地壳厚度呈楔形逐渐变薄。根据BRAITENBERG et al[36]对莫霍面深度和基底深度的研究,地壳厚度由陆向洋方向呈楔状减薄,相对于厚约35 km左右的典型陆壳,地壳从半地堑盆地(20 km 处)向洋方向开始被强烈拉伸减薄(图3)。半地堑盆地(20 km处)位于自由空间重力异常低值区域;埋藏火山(32 km处)处对应重力低异常值向高异常值的变化,并且火山活动影响的地层为裂后期地层(T6界面以上)。火山活动主要发生于西南次海盆开始扩张(23 Ma)以后,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沿岩石圈强烈减薄的先存构造薄弱带处,因此将埋藏火山(32 km 处)作为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陆侧边界。在靠近海盆一侧,莫霍面深度逐渐减小,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由低异常值向高异常值变化,伴随裂陷期沉积地层(80 km 处)变薄并逐渐尖灭(图4c),因此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的洋侧边界为海底火山(98 km处)。
图4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区域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曲线(a)、原始地震剖面(b)和地震剖面解释图(c)Fig.4 Free-air gravity anomaly profile(a),original seismic profile(b)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profile(c)i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与北部陆缘相比,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以埋藏火山带为典型特征(图3和图5)。在地震剖面上,洋盆区域的莫霍面平缓,延伸至埋藏火山带处出现波动,地壳厚度发生改变。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值也由低值向高值剧烈变化,与此对应的海底地形也剧烈变化(图3b)并发育有一个小型海底火山(335 km处),是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靠陆一侧的边界。地形和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的剧烈变化表明,陆架坡折带(290 km处)可能是洋陆转换带靠洋一侧边界,但在地震剖面260~280 km处,发育由低角度正断层控制的裂陷期地层,因此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靠洋一侧边界为258 km处断层。
西南次海盆陆缘洋陆转换带分隔了南北两侧的近端带和中部的洋盆区域。近端带位于中建南盆地和南沙地块所在的陆架区域,受到正断层的控制,形成了一系列地堑、半地堑盆地,盆地内发育了典型的楔形同张裂沉积地层,部分区域受到火山活动影响。地震剖面显示,近端带内地层界面地震反射特征具有高振幅特点,内部结构复杂混乱,莫霍面反射界面不明显,存在影响基底形态和上覆沉积地层分布的结构,例如断陷和裂谷盆地;在南沙地块的部分区域,T7界面的连续性较低,仅在一些地堑和半地堑中可被识别。洋盆区域位于98~260 km之间,根据BRAITENBERG et al[36]研究认为洋壳厚度在1~4 km 之间(图6a),比正常洋壳薄。正常洋壳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层状堆晶辉长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玄武岩[30],洋壳的厚度相对稳定,一般为6~7 km。HOPPER et al[38]通过对伊比利亚-纽芬兰的共轭陆缘研究发现,洋壳形成主要受主控断层的控制,由于海底扩张过程中的岩浆供给不足,新生洋壳明显减薄(3~4 km)。因此,西南次海盆南部和北部被动陆缘由陆到洋方向沉积地层和地壳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依次为近端带、洋陆转换带和洋盆区域(图3)。
图6 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结构构造单元划分图Fig.6 Division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structure and tectonic units in the southwest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3.2.1 近端带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部陆缘近端带位于0~32 km之间(图4),新生代沉积最厚处位于18 km处,厚度约为3.5 s(双程反射时间TWT,下同),其中裂陷期沉积地层最厚约为2.0 s,呈楔状结构。半地堑盆地主要位于近端带区域,北侧的深大断裂控制了半地堑盆地的发育,断层向下延伸形成了贯穿断层。半地堑盆地内由下而上识别出Tg、T7、T6、T4、T3这五个层序界面(图4c),其中新生代沉积基底界面(Tg)反射比较崎岖,反射特征为反射轴中等-强振幅,连续性一般,可能被次级断裂强烈改造,同时也受到岩浆侵入的影响。Tg界面下方还发育有中生代沉积地层,具有杂乱反射特征,无法进行地层界面识别。T7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中等-强振幅,连续性中等;T6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频率低,中等-低振幅;T4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连续性好,中等-低振幅,上超于基底界面;T3界面几乎平行于海底,反射特征为反射轴强振幅,连续性好,频率低。在近端带区域内8~10 s(TWT)识别出强振幅且连续性较好的反射轴,可能为莫霍面反射。半地堑沉积盆地重力异常特征为低异常(-17 mGal),向洋方向由低异常值逐渐向高异常值过渡(图4a)。
3.2.2 洋陆转换带
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区域范围是32~98 km(图4),靠近洋盆处发育有裂陷盆地,分布范围约为33 km,其中裂陷期沉积最厚约为1.8 s,新生代沉积最厚位于70 km处,约为3.1 s。在Z1剖面的32 km处,可见强烈的火山作用,火山内部呈杂乱反射;在38~50 km处,发育有向海倾斜的掀斜断块带,由若干个半地堑构成,向海倾斜的正断层向上终止于破裂不整合界面(T6),向下切穿基底界面(Tg);50~65 km 处也发育有火山,火山活动的范围约为 15 km,分割了陆坡上的掀斜断块带和靠近洋盆发育的裂陷盆地。区域内可以识别出Tg、T7、T6、T4、T3五个层序界面(图4c),受火山活动影响,部分区域沉积地层缺失,新生代基底界面Tg界面连续性较好;T7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中等-强振幅,连续性中等;T6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中等-低振幅,低频率;T4界面反射特征为反射轴连续性好,中等-低振幅,上超于基底界面;T3界面与海底近乎平行,反射特征为强振幅,连续性好,频率低。在区域内的TWT 7~9 s处可识别出一段连续性一般、强振幅的反射轴,可能为莫霍面反射。在掀斜断块处,重力异常表现为高异常特征,在海底火山区域也具有高异常特征,靠近洋盆区域,重力异常由低异常向高异常(18 mGal)过渡(图4a)。
3.3.1 近端带
南海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近端带位于剖面335~425 km之间(图5),区域内发育有两个规模较大的火山,分别位于390 km和410 km处,内部呈杂乱反射,火山甚至刺穿所有地层出露于海底,其分布范围为20 km左右,两个火山之间发育有一个由向海倾斜的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盆地内沉积地层发育完整。在未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区域内由下而上识别出Tg、T7、T6、T4、T3五个层序界面(图5c),其中Tg界面反射特征明显不同,具有低频、低振幅、连续性差特征;T7界面具有中、高振幅和中等连续性的反射特征;T6界面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低频、中低振幅和中等连续性;T4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为中等振幅、低频、连续性差;T3界面与海底近乎平行,地震反射特征为连续性较好、强振幅。对于新生代沉积基底界面(Tg)下方发育的中生代沉积地层,YAN et al[28]认为是中侏罗世-中白垩世钙质喷出岩及中酸性喷出岩,KUDRASS et al[39]通过对海底岩石的研究表明南部陆缘也存在中生代沉积。区域内TWT 8~10 s处存在连续性较好的反射层,可能为莫霍面反射。重力异常显示区域受岩浆活动影响变化明显,火山活动区域表现为高异常值,最高值约为40 mGal,裂陷盆地表现为低异常值(图5a)。
3.3.2 洋陆转换带
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位于剖面258~335 km之间(图5),在283 km处的火山将区域分割成两个部分,火山范围约为10 km,该火山穿过全部地层出露于海底。在280~325 km处,可识别出Tg界面,具有强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好的反射特征。由于受到大型正断层的控制,Tg界面下方无连续反射层,判断可能为分布广泛的埋藏海山带。在258~280 km处发育有南部陆缘最厚的新生代沉积地层,约为2.1 s,其中裂陷期沉积约为0.9 s,有一个向海倾斜的低角度正断层。区域内由下而上可识别出Tg、T7、T6、T4、T3五个层序界面(图5c),其中Tg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为强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好;T7界面具有中、高振幅和中等连续性的反射特征;T6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为中高振幅、低频率、连续性一般;T4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为强振幅、高频率、连续性好,断层发育终止于此界面;T3界面与海底近乎平行,地震反射特征为低振幅、连续性好、低频率。区域内深部地层的反射不明显,无法对莫霍面反射地层进行识别。从洋盆区域向洋陆转换带区域,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高异常值向低异常值过渡,再变为高异常值,在275~325 km处的埋藏火山带整体表现为高异常值,最高达到21 mGal(图5a)。
图5 南海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区域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曲线(a)、原始地震剖面(b)和地震剖面解释图(c)Fig.5 Free-air gravity anomaly profile(a),original seismic profile(b)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profile(c)in the sou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大陆边缘岩石圈的伸展演化过程和洋盆的发育演化被认为是威尔逊旋回的重要阶段。对伊比利亚-纽芬兰共轭陆缘伸展演化模式的研究最为成熟,研究认为纵向上岩石圈破裂、突出陆壳的过程是非瞬时的,是幕式的,包括岩石圈伸展、薄化、剥露和最终裂解四个幕次[40];而横向上的非瞬时伸展过程则表现为向洋方向应变的集中和变形,发育出不同的构造单元。朱荣伟 等[41]对多道地震剖面资料的研究表明,南海地区中生代地层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挤压变形。丁巍伟 等[42]通过对地震剖面伸展特征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伸展过程在纵向上不是均一的,而是随深度变化不同。由此,依据伊比利亚-纽芬兰共轭陆缘的伸展演化模式,将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的伸展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裂谷阶段、陆缘裂陷阶段和海底扩张阶段。
(1)前裂谷阶段(~65 Ma)
在中生代晚期,南海的南部与北部陆缘均位于华南大陆边缘[43],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发生迁移,南海陆缘岩石圈开始拉张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区域伸展形成一系列小型正断层。其中南海南部中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在南沙地块的礼乐盆地、南薇盆地、北巴拉望与西巴拉望盆地中,中生代地层的特征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北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相关[44]。受到岩浆作用的影响,在地震剖面上只能识别出Tg(65 Ma)界面以上的地层,Tg界面以下均呈杂乱反射,无法识别出前裂谷期沉积地层。
(2)陆缘裂陷阶段(65~23 Ma)
新生代早期,随着古南海板块向南俯冲,南海南部陆缘逐渐从华南陆缘裂离[45-46]。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转变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南海南部陆缘岩石圈在中始新世被进一步拉伸减薄[47-48],在纯剪切伸展变形作用下,位于南沙地块和中建南盆地的近端带形成一系列地堑或半地堑盆地,并发育有早期高角度正断层和一套同裂陷期沉积地层(图7a)。在持续拉张应力作用下,地壳伸展减薄最终导致岩石圈破裂,南海东部次海盆在30 Ma开始海底扩张,对应地震剖面中的T7界面具有中等-强振幅、连续性中等的地震反射特征,与中沙地块共轭的礼乐滩随着南海东部次海盆海底扩张向南漂移[49],而南海西南次海盆仍处于陆缘裂陷阶段,尚未形成新生洋壳。随着陆缘拉伸作用的持续,应力作用从近端带区域向洋陆转换带迁移,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地壳变形开始集中到几条大型边界断层之上,边界断层控制了地壳的伸展变形(图7b),这些断层向下延伸,断层角度在流变性突变的界面发生改变产生位移,形成中期低角度正断层。在典型的非岩浆型被动陆缘,莫霍面作为主拆离断层面,使得其下盘的地幔橄榄岩或下地壳被沿拆离断层的大规模位移“抽拉”而出露到海底,由此形成洋陆转换带[34]。
(3)海底扩张阶段(23~16 Ma)
从中新世开始,岩石圈的热动力作用增强,岩浆作用频繁,南海西南次海盆开始扩张,新生洋壳沿扩张中心两侧开始发育,并且西南次海盆扩张处于渐进式扩张阶段,西南次海盆的伸展变形最终集中在扩张中心(图7c)。根据磁异常条带的识别,西南次海盆属于渐进式扩张,从东北向西南逐步推进[19]。从地震剖面上表现为T6穿时界面的识别,年龄大约在 23 Ma 左右,在南沙地块中心有数百万年变化[50]。在中中新世(16 Ma),南海扩张停止,T4界面以上地层连续性好,近乎平行于海底,西南次海盆进入稳定沉积阶段。
对横跨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多道地震剖面Z1进行解释,由下至上共识别出6个层序地层界面(Tg、T7、T6、T4、T3、T2)。Tg和T6界面是新生代以来两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Tg代表裂陷不整合界面,T6代表破裂不整合界面。在前裂谷阶段(~65 Ma)受应力作用,陆缘发育有小型断层,切割新生代Tg基底界面,岩石圈伸展变形集中在近端带;陆缘裂陷阶段(65~23 Ma),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Tg~T6阶段呈楔状沉积,受到正断层的控制,形成地堑或半地堑盆地,整个陆缘的伸展拉张作用集中在洋陆转换带;海底扩张阶段(23~16 Ma),西南次海盆开始渐进式扩张,软流圈物质上涌,岩浆活动频繁。中中新世以来,随着西南次海盆海底扩张,新生洋壳沿扩张中心两侧开始发育,岩石圈的伸展变形主要集中在扩张中心,岩石圈的变形再次恢复到伸展初期对称变形状态。
本次研究发现,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具有地壳拉张非均一和伸展演化非瞬时的特点,南北两侧共轭陆缘伸展演化过程经历了前裂谷阶段、陆缘裂陷阶段和海底扩张阶段,对应形成了南海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近端带、洋陆转换带和洋盆三个构造单元。西南次海盆被动陆缘的洋陆转换带受后期火山作用改造明显,是由于洋陆转换带区域发生了强烈的岩浆侵入和喷发作用,裂后期岩浆沿着先存的地壳薄弱带向浅部运移,形成出露海底火山或者侵入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