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频繁,棚内环境湿度大,蔬菜久未见太阳光,整体长势偏弱,又碍于难喷药,使得多种病害乘虚而入。天气转晴后,蔬菜在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适,如萎蔫等。对此,菜农应及时跟进管理,确保蔬菜顺利过渡。
在阴雨天气中,棚内环境以高湿、寡照为主,蔬菜新陈代谢缓慢,各组织器官活性不高,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功能不足。天气突然转晴后,棚内温度升高快、光照强,植株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加剧,对水分及营养的需求量大。这样一来会出现水分供需失衡的情况,因此,蔬菜很容易出现萎蔫。
对于蔬菜萎蔫,也应一分为二看待。对于长势较好的植株来说,轻度萎蔫的情况多一些,这属于植株自身的应急反应,多出现在中午时段,生长点幼嫩叶片萎蔫下垂,待光照强度变弱,温度降低后,萎蔫叶片会恢复正常。对此,菜农可以喷洒清水,或者暂时不予管理均可,对植株长势影响不大。
对于长势偏弱的植株来说,萎蔫情况往往会加重一些,甚至会出现叶片干枯、坏死的情况,尤其是茎秆细弱或染病的植株。待天气转晴时,菜农应提早进行预防,一是棚内喷洒清水,补充植株水分;二是中午时段配合使用遮阳网,适度遮阳,减轻植株的萎蔫程度。
补水的同时,菜农还应及时补充叶面肥,以全营养型和功能型叶面肥为主,起到补充营养和提高叶片抗性的作用,从而缓解植株地上部萎蔫的情况。地下部则应注重根系的养护工作,晴好天气时,视土壤情况,合理安排浇水,随水冲施含功能型成分的水溶肥,起到养护根系、补充营养的作用。
植株长势弱,环境高湿,利于多种病害的发生,应本着重点病害优先防治的原则进行。
以西红柿为例,易发的病害有叶霉病和细菌性病害,应重点进行预防。预防叶霉病时,常用药剂有氟吡菌酰胺·肟菌脂、苯甲·嘧菌酯、唑醚·氟酰胺等,后者则可选用噻唑锌、噻霉酮、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药剂。而对于黄瓜来说,常发生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靶斑病等。
雨过天晴后,蔬菜叶片幼嫩,尤其是生长点叶片,薄而黄,耐药性差,一旦用药不当,很容产生药害。那么,菜农在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把握混配农药的种类及使用浓度;在混配允许的情况下,在药剂中添加叶面肥,做好杀菌防病工作的同时补充叶片营养。
阴雨天气对蔬菜生长不利,但对于棚内的害虫却影响不大;降雨过后,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棚室内外温差较大,正是害虫迁徙进棚的集中期;除了自身为害以外,害虫还会成为其他病害的传播介体,尤其是病毒病。因此,菜农应重点加强白粉虱、烟粉虱的防治工作。防治粉虱类害虫,单一的防治措施效果不佳,多措并举效果更好。如采用防虫网+黄板+喷药的防治办法,药剂可选择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杀虫杀卵同步。
根据棚内实际情况,降雨后,绵疫病、灰霉病、细菌性斑疹病呈高发趋势。风口下植株,被雨水淋湿的果实上,绵疫病发生较重,防治时可选用的药剂有:代森锰锌、精甲霜灵·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烯酰吗啉等药剂;灰霉病则主要是由腐败残花引起的,残花凋落至叶片及果实上,进而引发病害,防治药剂可选择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等。上述两种病害在防治前,菜农还需提前摘除病果、病叶及残花,一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减少侵染源。而防治细菌性斑疹病,可用药剂噻霉酮+春雷霉素+叶面肥、噻唑锌+中生菌素+叶面肥等配方,其中叶面肥以中微量元素和功能型成分为主。
雨后病害高发,连续阴雨天气过程中,植株长势弱且多呈徒长状态,棚内湿度大,植株挂果多等。那么,菜农在治病用药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壮棵的培育,如喷施、冲施功能型叶面肥,促壮提抗逆;适当减少留果,或者留一段时间的空棵期等。同时,加强环境调控,晴好天气加大通风量,加速棚内湿气散失,降低棚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