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2021-12-03 16:32牟唤晨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输精发情养猪场

牟唤晨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科 135200)

淘汰年老体弱、发情障碍、繁殖障碍的母猪的同时需不断更新后备母猪,以保证猪群整体的繁殖性能。随着规模化养殖发展,饲养密度逐渐增加,为保证后备母猪优秀的繁殖性能,必须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

1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且能有效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另外,后备母猪作为繁殖母猪的补充,是繁殖的后备主力。好的后备母猪能大大延长使用年限,减少更新损耗。

2 后备母猪的选育

(1)后备母猪选择时应挑选生长发育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机体健康的母猪。另外,还需注意生殖器官的发育状况,选择器官发育良好,有足够乳头数量且排列整齐的母猪。一般在高产母猪后代中挑选。

(2)通过系谱查询母猪来源,了解其父母代生产性能。将产仔数多、仔猪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母猪所产的仔猪作为优选后备母猪[1]。

(3)了解疾病状况。在购入或选留后备母猪时要对母猪进行严格的疾病检测,防止后备母猪患病,造成养猪场经济损失。

(4)后备母猪的选择需分阶段进行,以便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母猪。第1 次选留在母猪2 月龄。主要依据父母代性能的选择。该阶段选留数量一般为后备母猪需求量的2~3 倍。第2 次选留在4 月龄时进行。主要淘汰生长发育迟缓、体质差、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母猪。第3 次选留在6 月龄时进行。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选择,将发育差的母猪淘汰。第4 次选留应在初配时进行。淘汰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的母猪。

3 后备母猪的饲养

3.1 适宜的营养水平

后备母猪日粮应均衡、全面、多元化,以保证母猪能摄取足够的营养。另外,后备母猪应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补充,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从而提高后备母猪的代谢性能,减少后备母猪体况发育不良等问题。矿物元素中的钙磷比例可直接影响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增重。其次,后备母猪对维生素的需求高于育肥猪,因此,应及时补充VA、VE、VD、胆碱等。最后,应注意不能饲喂育肥料。后备母猪的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应低于育肥猪[2]。

3.2 科学饲养方法

根据后备母猪体重进行分阶段饲养,体重小于60kg 时可自由采食。体重高于60kg 时需进行限饲。60~80kg 每日饲喂量不得高于2kg。90~100kg 每日饲喂量为2.2~2.5kg。100~120kg每日饲喂量为2.5~2.8kg,130~140kg 每日饲喂量为2.8~3.0kg。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d 应提高20%的饲喂量,以促进排卵,提高受孕率。另外,适当饲喂青粗饲料,促进后备母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4 后备母猪的管理

4.1 分群饲养

为保证后备母猪均匀度,应根据母猪体重进行分群饲养。选择体重相近的猪一起饲养,保证猪群体重差异最小,降低彼此间的竞争,实现饲料、饮水的合理分配。另外,猪群饲养密度通常为1.8m2/只。保证母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随着体重的增加,每栏饲养量量应逐渐降低。

4.2 环境管理

4.2.1 对猪舍内温度进行合理调整,以减少猪群环境应激

母猪适宜温度为20℃左右。夏季后备母猪舍内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热应激对机体的损害。通常选用喷淋设备给母猪降温。冬季做好母猪舍内保暖工作,关闭门窗,防止冷风进入。室内采用加温设备,提高温度。另外,冬季应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堆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持环境干燥,减少致病菌繁殖。室内湿度通常保持在60%~80%,湿度过大会引发多种疾病。

4.2.2 做好母猪舍环境卫生工作

工作人员从仔猪开始通过称重、清圈、抚摸等方式接近后备母猪,训练其养成定位排便、采食和休息的习惯,便于保持环境卫生。

4.2.3 适量运动

后备母猪可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加骨密度,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由于昼短夜长,母猪应额外补充光照。

4.2.4 免疫接种

需对后备母猪进行多次免疫接种,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抗体。根据母猪日龄安排接种工作。母猪第2 次发情前应完成所有疫苗的接种工作。主要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细小病毒病疫苗、猪瘟疫苗等,每种疫苗接种需间隔1 周。同种疫苗在首次接种半月后可进行第2 次接种[3]。

4.2.5 定期驱虫

首次驱虫可选用伊维菌素,连续饲喂1 周。随后停止饲喂25~30d,再继续喂食1 周,以后每间隔半年饲喂1 周,可有效驱除体内寄生虫。对于体外寄生虫可使用多拉菌素皮下注射进行驱除。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可通过使用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生素进行净化。选用多西环素、多维、替米考星3 种抗生素共同饲喂,连续饲喂1 周,可有效清除体内细菌性病原。

4.3 繁殖管理

4.3.1 合理诱情

适配的后备母猪需进行调教诱情。与母猪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便于后期配种、接产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每天可将种公猪放入母猪栏内进行追逐、爬跨等直接刺激。另外,也可通过精液进行间接刺激。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可注射孕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诱情处理。为了发挥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在后备母猪体重达到130kg 后才可进行配种。配种需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饲养人员还要做好发情、配种记录。

4.3.2 发情鉴定

后备母猪通常在5 月龄时出现第1 次发情,初情期通常不规律,持续时间较长且发情症状不明显,饲养人员需做好观察工作,以免错过发情期。后备母猪体况良好的情况下,初情期越早越好。发情前期后备母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不安、爬跨、排尿频繁、阴户红肿有黏液分泌等现象。发情期外阴红肿减轻,但分泌的黏液更加黏稠。按压母猪背部时有明显的静立反射。发情后期采食量恢复正常,阴户苍白,无分泌物和肿胀现象。

4.3.3 适时配种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期,避免过早或过晚,造成母猪繁殖力下降。过早配种会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且易发生难产现象,对后期生长发育十分不利。配种过晚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初情期一般不配种,配种时间选择在2~3 次发情时进行,此时母猪体重一般超过130kg,体况成熟[4]。后备母猪输精后可通过按压母猪背部、腹部和阴部等部位促进精液的吸收。通常输精时间控制在3~5min,不宜过快或过慢。为提高受孕率可在第1 次输精后10h 后进行第二次输精。

5 结语

后备母猪作为养猪场重要的繁殖力补充,是猪群良好繁殖力的重要保证。做好养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管理,为后备母猪提供舒适、清洁的生长环境。做好营养补充及疾病预防工作,降低疾病造成的繁殖性能下降。做好后备母猪的繁殖管理工作,准确记录母猪发情及配种时间,增加受孕率,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输精发情养猪场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可视输精枪在广西母水牛生产中的应用
母猪低剂量精液深部输精技术研究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