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应扣好幼小衔接期第一粒扣子

2021-12-03 03:32福建省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林金鸾
亚太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幼小美术评价

福建省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 林金鸾

小学一年级新生还处于学龄初期,保留了幼儿时期的一些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生长发育很快,可塑性也很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是培训美术兴趣,接受美术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做好幼小衔接期儿童美术教学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认为幼小衔接期美术教育必须了解和研究幼儿成长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准备,以帮助幼儿迅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在美术的殿堂中自由翱翔。

一、扬长避短,激发兴趣

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仍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习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但也有活泼好问、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的优点。这个阶段的教学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组合教学,保持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环节或引入竞赛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利用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环节中做好精心准备,多设计包袱,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教学“蔬果变变变”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摸一摸,猜一猜”的小游戏。在课前准备一个不透明袋子,装上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在课堂上让学生摸一摸,并通过触感猜猜是什么水果或蔬菜,好不好吃,猜中的同学奖励一个小礼品。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水果蔬菜的分类,并引出教学课题,导入阶段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这一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直观教学,有效引导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如果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比起中高年级从教学效果上看肯定大打折扣。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进行直观教学以提升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展示具体实物、播放图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行直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教具和课件,教具要能够充分展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课件演示过程清晰明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思考,快速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打船灯”一课教学时,笔者准备了一个船灯模型,上课时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船灯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如何画出船灯造型,笔者选取了各种各样的船灯图片,并找出各种船灯造型的点线面,并把抓取船灯点线面的过程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让绘画的点、线、面与船灯图片进行比对,让学生仔细观察如何抓取船灯的点线面,并据此画出船灯结构,再画上各种花纹和图案,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船灯绘画就快速完成了。

三、加强互动,扩散思维

小学一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也非常尊重、热爱和依赖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期的重要保障。这一时期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低年级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运用问答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问答的形式扩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问答交互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技巧,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从中认识和学习新事物、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湘版一年级上册“奇妙的撕纸添画”一课时,笔者以学生已有的撕纸经验作为激趣导入,让孩子们随意进行撕纸活动。在随意撕纸的过程中,同时让孩子们观察他人的撕纸方法,看与自己的撕纸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相互学习对方的撕纸方法,使自己的撕纸方法更加多样、更加完善。在撕纸活动完成后,笔者又以碎纸片的形状联想为话题,挑选一些形状比较特别的纸片,引导孩子们就碎纸片的形状进行联想,让孩子们认识到一张碎纸片的形状可能有很多种答案。当然,在进行碎纸片形状联想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想象如果将这些碎纸片再撕又会变成什么形状,通过撕纸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不断探讨,充分发挥求同存异思维,从而活跃全班学生的思维。

四、正面鼓励,个性教育

幼小衔接期的孩子学习动机单纯,学习的驱动力主要是获得教师和父母及他人的表扬,如果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和表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反之则容易受到挫折。教师的角色在树立学生自信心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学生是否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是否能够各抒己见都一定程度受教师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以正面鼓励为主,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或积极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如用“你的画色彩鲜艳,颜色对比明显,如果在外形上美观一点,肯定会更好”等语言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存在差异,在美术能力方面,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好,有的同学想象力比较好,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一点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如在执教幼小衔接课题研讨课“我心中的太阳”时,笔者由浅入深,通过激趣导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和引导一步一步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让学生的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对“我心中的太阳”这一形象逐渐具体化,动手画时也越来越大胆,思维也越来越清晰。“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一句肯定性语言能使孩子信心大增,干劲十足。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多用肯定的话语不断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心中的太阳是怎样的外形,有怎样的光芒,颜色如何。在学生回答时,笔者努力扮好倾听者角色,让学生得到尊重,更能大胆地发挥水平。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充分证明了这点,结果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同学们完成的作品全然不像是低年级学生的水平。

五、多样评价,全面提升

教育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我们了解美术教育是否适宜、是否有效,从而不断调整提升的必要手段。过去的评价侧重于美术活动结果的检测,评价多用于衡量教学活动是否达到课前预定的目标,如果结果达到目标要求评分就高,反之亦然。随着对教育评价的深入研究,现阶段对教育评价的作用更体现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所谓“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幼小衔接期,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评价不单是对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判断,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成长,改变只表扬画得好的学生,忽视水平一般的学生的做法。一幅作品的完成好坏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表现的一面,实际上完成作品的过程远比作品本身的好坏重要得多。教育评价只是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成长,从而不断予以激励,所以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是否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是否让每个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离不开评价标准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是以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往往把学生置于统一的标准之下,而这个标准通常是评价者自己的某种价值观的体现,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学生的个性差异必然被抹杀。幼小衔接期的美术教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们要运用多层次或侧重点不同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学习能力以及现有知识水平,通过不同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接受美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同时,美术教育评价要评究方式方法,不能搞单一的教师评价,要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集体评价、教师点评等。实际应用中可以只选其中一种或两种,也可以选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师要在评价中不断反思,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合理地评价每位幼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幼小衔接阶段是关键时期,幼小能否衔接好关系儿童的长远发展。幼小衔接作为第一个教育衔接环节,也关系孩子整个教育时期的连贯性。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因其自身包含的游戏性、主体性以及多元化等特点,在幼小衔接这一过程中对于协助幼儿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顺利过渡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幼小衔接时期,更加重视探索美术教学的规律,寻找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扣好幼小衔接期第一粒扣子。

猜你喜欢
幼小美术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