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宽 杨雪瑶
1.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固原 756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756000
固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因其历史原因,牛肉及其相关制品一直是当地重要的肉类消费品[1]。2019年底固原市基础母牛存栏38.63万头,其中经产母牛25.4万头,育成母牛13.23万头,年繁殖犊牛18.45 万头,肉牛产业区位优势明显,在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犊牛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发病率高、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疾病[2],在养殖生产上一旦控制不当,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肉牛产业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固原地区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合作社及农户散养肉牛的犊牛腹泻情况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不同养殖方式下该病的发病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发病率,提高收益。
固原地区养殖的肉牛品种主要是黑色安格斯、西门塔尔、本地黄牛、秦川及西门塔尔杂种牛等,黑色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及其杂种牛相对来说腹泻少,发病率低,但安格斯因为奶量多,犊牛可能会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本地黄牛及秦川牛发病率高,这是因为这2 个品种的母牛奶量少[3],初乳也少,犊牛抵抗力相对较弱。
固原地区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管理规范,但也存在清理牛舍、活动场地不及时的问题,容易因环境不良引起犊牛腹泻。此外规模化养殖场因追求经济利益偏好育肥牛,自繁开展的较少。养殖合作社和散户在换垫料、清理牛粪等环境卫生方面工作不到位,特别是散户饲养理念落后,几乎不对牛舍消毒,整体环境潮湿,卫生差;饮水以井水、黄河水、雨水为主,水质不达标;饲料长时间堆放,易发霉,牛食用后导致腹泻。犊牛初乳采食不及时,抵抗力不足,也会造成腹泻。
犊牛腹泻主要集中在冬季发病,规模化养殖场的发病率都可能超过60%,养殖合作社和散户甚至会达到80%。这是因为冬季温度低,昼夜温差大,饮水温度低,犊牛吃热奶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牛舍为了保暖也会悬挂门帘等,由于影响通风,舍内空气变差导致腹泻。在雨季犊牛易发病,固原地区5-7月雨水较多,发病率可达20%~30%,这是因为雨季导致饲料易发霉变质,犊牛食用变质饲料后引起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也存在着混合感染的情况[4]。固原地区的犊牛腹泻还是以非感染性腹泻为主,感染性腹泻也多是细菌导致,主要是大肠杆菌、链球菌、梭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和寄生虫不常见。
犊牛腹泻的粪便通常呈现白色或黄色的水样或泡沫状,严重时带血,腥臭。病症早期精神状态正常,能够正常采食;后期乏力萎靡,卧地不起,出现脱水情况;严重时牙龈出血、眼球下陷,个别会出现明显腹胀,体温升高。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体温会先下降后升高。
细菌导致的犊牛腹泻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要注意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出栏6 个月前不能用抗生素,以免药物残留。在当前无抗饲养的大环境下,中药或中成药成了更为适合的选择,如稳肠康、穿心莲注射液、杨树花注射液和菌毒血痢停等,同时要加强营养,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补钾防止酸中毒。
预防犊牛腹泻的措施主要有3 条: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产床条件,母牛产前日粮添加防止腹泻药,产后加益母生化散,雨季时饲料中可加霉脱剂。2)及时免疫接种,可在产前20~30 d 给基础母牛打疫苗。3)通过人工授精控制犊牛出生季节,避开冬季犊牛腹泻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