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莉,朱爱敏
(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齐 830000)
2019年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在各视频形态中,短视频已超越电视、网络视频,成为使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视频形式。短视频新闻是“长度以秒计算,总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美化、编辑,并可在多种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新闻产品”。
我国的主流媒体是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纽带,是人民群众获取重要环境信息的晴雨表和瞭望台。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借势”新媒体,积极做到用户在哪,自己的传播就在哪,包括开通微博、微信,入驻抖音、快手、bilibili(B站)等短视频平台,旨在以用户喜欢的形式传递重要环境信息,引导用户的环保意识、规范用户的环保行为等。
《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短视频成为网民最大众化的视频应用;从用户触媒习惯来看,58.7%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和网络视频,57.3%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和电视,45.8%的用户重合使用短视频、网络视频和电视。短视频一般在5分钟以内,时长短、内容集中、表现力强,方便用户自拍自传,符合用户碎片化的阅读和休闲等习惯。
我国环境新闻的报道主要依赖于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比较严肃的文字信息,并且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言语措辞相对生硬、传统的报道框架明显,使用户在阅读相关信息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阅读接收信息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相较于文字形式的呈现,对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来说更愿意观看、阅览短视频形式的环境信息传播。在短视频新闻观看过程中,用户可以综合听觉、视觉以及触觉了解视频信息,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状态、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2017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在短视频、网络视频、电视、网络直播这四种视频形态中,短视频的用户占比为52.4%,而其他三种视频形态总共占比47.6%,这说明用户对于短视频信息的接受程度更高。环境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应用可以促使媒体的传播更加具有“时”“度”“效”。
对媒体而言,在新闻报道中,“时”主要是指要及时、适时、全时,第一时间抢先报道,第一落点权威发布,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把握话语领导权、主动权。短视频新闻报道为用户迅速提供了事件的“点—线—面”,在重要信息的报道中,用户从“点”知晓事件的发生,从“线”了解事件的发展,从“面”掌握事件的全貌,从而更好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闻所传达的信息要素。
例如,全国两会期间,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我国主流媒体通过在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短视频的方式,使得人民群众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两会信息。这种短视频报道的即时性最大程度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记者通过“部长直播通道”,以短视频的方式在微博直播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与记者的“你问我答”环节,使用户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获知了环保部关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规定,也加深了用户对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措施的理解。
以前这类传播价值较高的现场新闻普通人一般难以获取,现在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却往往能够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为用户架起了与党中央对话的桥梁,提供了其他媒体无法第一时间获得的信息。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创新报道方式,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过程中,既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服务,也增强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和传播力,为环境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
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对于“度”的拿捏至关重要,这要求媒体充分遵守新闻传播规律,把握好新闻传播情境,在高度、深度、温度、能见度、配发度等方面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信息。短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显现信息的能见度和配发度,用户借助短视频“直播”进入现场,作为当事人“参与”其中,以“我”的身份与“他”面对面交流。与文字报道的远离现场相比,短视频报道使得用户“在场”阅览、观看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新闻。
相较于文字、图片形式的呈现方式,短视频的呈现方式更容易引起用户兴趣,促使用户参与讨论、点赞、转发等行为,并且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及同期声等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加深用户“在场”的感觉。以往的环境新闻报道一般以文字、图片或者“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相较于短视频的呈现方式而言,显得比较严肃且中规中矩。对于习惯碎片化获取信息的用户来说,由于时间、精力等紧缺,其更可能放弃了关于环境信息的获取,这样一来,我国媒体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搭建人民群众和环境的交流平台中的“在场感”不足。
环境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运用增强了用户的“在场感”,通过直播的方式,使得用户“进入”事件中。正如彭兰老师所说,这种报道方式使得用户的“现场感”变成了“在场感”,更好地满足了用户“进入”事件现场的诉求,用户可以以自己的主观视角来观察事件现场。人民日报、新华社借助自身的优势,及时准确地通过微博话题“部长直播通道”等进行直播,向用户以“在场感”的呈现方式传达党中央关于环境举措的信息,并且通过直播也让普通用户有了与环保部部长“在场”交流的参与感,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方针,有利于用户在日常生活当中规范环保行为。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搭建了普通微博用户与环保部部长“在场交流”的桥梁,很好地担负起了通信桥梁的责任。
我国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灵活使用直播,加强了用户与环境部负责人的交流。用户通过在直播中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以及对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使得我国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及时地获知用户反馈,向上级反映用户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的建议,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发挥我国媒体上通下达的功能,负责任地做好上连党心、下连民意的媒体,增强媒体的用户黏度,更好地为党、政府和人民服务。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做好传播过程中的“效”是媒体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保证。“效”意味着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通过“讲故事”和话语表达创新,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效果上要入眼、入脑、入心,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对其所报道内容的阅览观看率。
在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用户更愿意观看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的视频新闻。我国媒体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融入微博、微信、抖音等视频平台,主动与用户进行对话与交流,以平等的姿态主动与用户建立联系,在主动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既提高了用户环境新闻的阅览率,也加强了用户对于我国环境状况的了解,对于规范用户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短视频形式的环境新闻传播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发用户的好奇心,促使用户点击、阅览、收看报道,并且在接收的过程中,更有利于用户环保意识的增强。例如,在“和地球自拍”的话题中,微博用户积极参加,并交流互动,互相分享观点见解,普及学习相关的环境知识,并通过对用户思维的影响来促进用户日常生活中环保行为的改善,从而为环境的不断改善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而这些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会有所增强,进而对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我国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方面,通过借助微博等社交平台社交性强的特点,巧妙利用明星效应,向用户传播环保知识,增强自身的用户黏度。例如,人民日报紧跟时代潮流,凭借其自身强大权威的影响力,再借助明星效应来宣传环保举措和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使得环保的宣传更能深入用户,有利于环境保护举措的实施。
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在信息选择和传播方面主动性很强,由其自己决定对一个事件“围观”或者“参与”。环境新闻报道中,在保证内容的基础上,媒体应充分利用微博等平台的强社交性,增加用户对于所报道环境信息的接收、点赞、评论和转发等。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形式的新闻报道形式会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运用这一形式进行环境新闻报道,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增强环境新闻媒体与用户的黏度。
生态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对其有明确且清晰的认识是每一位公民的诉求。我国主流媒体特有的权威性使得人民群众更愿意相信其报道,因此在人们获取环境信息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改变着自身的环境意识及环保行为,对环境改善及治理做出自己的努力。新闻媒体作为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的桥梁纽带,向人民群众报道真实可信的相关环境信息是其责任,也是其权利。
在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主流媒体应积极主动进行媒体融合,例如:在微博中,利用短视频等用户喜爱的方式传播环境相关信息,开设环境相关的话题,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了解用户的所求所愿;在微信中,推出原创新闻并结合小视频及海报等,使用户在阅览、观看新闻时联合视觉和听觉;在抖音平台上,通过直播重要会议及互动交流环节,让用户有“我问你答”的在场感,更全面地了解环境现状及未来部署。由此可见,新的报道形式既丰富了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加深了用户的记忆,促使环境新闻报道更加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