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喜莲
(茂名技师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现阶段,考虑到对美的理解差异,现代服装设计也日趋多元化[1]。在服装行业的工艺设计中,特性不一样的面料也往往适合不同的设计观念。在国内的服装工艺实践中,针对服装设计而言,造型设计至关重要。同时,服装面料也十分关键,唯有充分协调造型与面料的和谐搭配,才能体现出服装的美感等。所以,在设计服装前,设计师要充分考虑造型、面料要素,严格把控二者的关系,并且灵活做好搭配工作,基于良好的配合关系,尽可能地突出造型的优点,深化服装设计的整体观念。
在服装设计领域,主要涉及3个环节:结构设计、款式设计、工艺设计。作为服装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工艺设计被称作服装第三设计,并且是在前两个环节的条件下展开的[2]。其中,主要涉及产品形成工序、生产工具、内容编制、设备与人员配置、方案管理等。在工业化大生产时,工艺设计属于最后筹划服装的阶段,可以基于物资产品,在艺术作品中充分表达设计师的风格。在当前的服装设计中,领型设计最为重要,要求着重考量颈部与衣领间的关系。为了防止过多地外露颈部,应适当把控衣领的开口大小。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求针对不同群体展开对应的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求始终考虑民众提出的根本诉求,统一协调、处理好衣领与颈部间的良好关系。为了更充分地突出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想观念,要求充分兼顾衣领、裤子、衣袖等方面的设计内容,以此彰显服装设计的整体风格及新型理念。
从面料角度看,表现手法往往极为丰富。在服装设计中,所选面料在设计工艺方案中发挥着关键的确定性作用。设计者往往根据面料固有的特质,决定选用与之匹配的服装设计[3]。在服装面料中,重要的是质地、性能。其中,面料质地一般指的是经纬密度、原料成分、组织形式等。服装面料的性能则是指原料固有的伸缩率、耐热性能,还有在触及热、光、水以后,面料极易表现出的各种变化。材质不一样的面料,往往可以向类型各异的工艺造型设计提供构成特征衣料的独特元素,并且能够充分体现特有功能。所以,在工艺设计中,充分配合服装、造型及面料具有十分关键的功用。在设计服装造型、艺术性等方面,常常通过面料风格直接表现。如某国或区域居民一起缝合服装面料后,就能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地域风土、人情世故、服装市场水平。因此,面料、造型常常会被人为主观地分为低中高三档,以区别表达。
在服装设计中,面料属于最为基础的一种设计要素,基于各种色彩、纹理、材质等,就能够创造出想要的造型。所以,尽管服装造型设计既是一种艺术类活动,又是极具物质性的创作活动,通常都会创造性地改造服装原材料,以完成服装设计工作,体现出服装造型[4]。在选取服装面料时,一般会按设计方案展开。不一样的设计方案往往需要不一样的面料。按照设计理念科学地加工服装面料,便能转化设计人员的思想意图,并且制成物质性服装。所以,在服装设计中,面料便可以作为造型活动必需的一种物质基础,各种服装艺术均要求基于布料来体现。不一样的面料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直观感受,通过服装面料基础物质载体来展现造型,能够给人一种很美好的视觉感受。
在服装面料中,材质就是一种固有的特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面料的各种物理形态性能,例如厚度、弯曲、悬垂、平整性、克重等[5]。同时,在面料的外观上,还会呈现出花色、光泽等方面的效果。在服装设计中,造型风格就是基于面料素材,立足于人体骨架所展现出来的软雕塑艺术,并且还有夸张丰富的造型层次、雅致高贵的线条、多姿多彩的肌理对比,一起构成了服装艺术造型上的鲜活设计语言。在具体的设计中,新型面料能够诠释流行主题,从载体角度形成对应的造型风格。借助面料固有的纹样肌理、流行形式、色彩配合、材质柔软度、悬垂感、挺括性、轻重厚薄等要素,统一打造出风格迥异的服装造型。同时,基于面料材质的创新,还能形成各种新型造型风格。基于新兴面料,还能够促使服装造型也随之转变风格。所以,在服装设计中,面料材质和造型风格间存在很好的互动性及协同关系。
光泽型面料往往具有十分独特的高雅、耀眼等特点。因此,针对光泽面料,设计人员要根据这种面料的基本特征,设计制作演出服、各种礼服等。一般而言,锦缎、丝绸等材质往往多见于服装的光泽面料中,并且会带来一种华丽、夺目的感觉。所以,服装设计中的修身、简洁风格,可以彰显光泽面料的有关特质,并基于面料闪光对比阴影的模式,平添服装面料的明艳、光彩照人效果,产生光彩夺目的着装效果。对于服装清晰线条、天然硬挺的特征,以挺爽型面料最为显著。所以,设计人员宜按以上面料特征,赋予着装者一种稳重感的造型,主要应用涤纶、棉布、亚麻等面料。例如在设计连衣裙、西式服装时,可基于褶皱等表达手法,赋予服装设计更强的材质立体感。在发达国家,常见的传统晚礼服一般都是用这种面料加工制作,充分展现着装者的体形美。柔软型面料往往具有轻薄、线条流畅、造型轮廓自然等特点。该类服装面料非常适宜单配上流畅、轻快的设计造型。基于这种面料,设计师则可控制服装自然下垂,彰显出自然本色。例如我国东三省大部分丝绸服装,使用的便是松散型的设计造型。
伴随着先进科技的进步,服装面料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丰富多样的面料,极大地促进了设计人员追求面料材质下的服装造型创新设计,全方位地利用面料的视觉美感。在服装设计中,可基于面料变形系列设计,一改既有的面料形态,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服装外形设计。在这方面,褶皱设计的代表性最强,主要就是设计师基于按、压、拧等方式,控制面料成型后再直接定性,旨在最后可以基于立体形状充分体现设计造型。同时,设计人员还能够基于撕扯剪切、镂空等方法,设计面料上的破坏性内容,并以此颠覆面料的整体特征。通过破坏既有完整统一的面料结构,彰显出不完整性特征。以上设计方法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思想前卫的设计师常常通过该类面料设计颠覆以往的设计理念。此外,还可以整合服装面料,通过直接拼凑不一样的面料,从视觉上带来一种离奇、混合的感觉,彰显丰富多样的设计思维。其中,以解构主义类型的设计手法为主流形式,充分体现时下反约束、反传统不拘小节的思想观念。
在现代服装界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服装面料。在服装的工艺设计中,面料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设计师常常以服装面料为创作的源泉及物质基础。选对服装面料并且与造型相互配合极为重要,因为不同服装款式的造型往往要求基于不一样的面料加以展现。当前,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关注服装造型中所选面料及材质的适宜性。在面料的物质基础上充当服装创意载体,应合理选材、灵活搭配面料及造型关系,以打造出时尚、经典的设计作品。所以,设计师既要具备设计基本功、全面掌握理论基础,又要了解服装信息及整体流行趋势,更要科学选取、真正巧用质感特性合适的面料,一展独特的造型风格意图,进而设计出优异的服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