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惠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马克思消费观主要体现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消费观是马克思关于消费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与看法,深刻回答了人为什么消费、怎样消费等问题,对于发展我国消费理论,指导我国消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偏差,追求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给自身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应以马克思消费观指导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行为,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们每个人都是天然的消费者。”[1]消费是人存在的物质前提。为了维持生存,满足生理需要,人必须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消费一定的物质产品和生活资料。如果满足人基本生活的食品、衣服、住所等欠缺,人的生命、尊严、发展等也就无从获得保障。
消费是人基于生存、享受、发展等需要,占有、使用和消耗资料、资源、产品、服务等的行为和过程。消费表现为人的肉体生产过程,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消费是伴随人一生的主题,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甚至生命逝去时,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当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最小生命在母体中产生时,就通过吸收母体营养的方式开始消费。人的消费反映了人的存在状态,体现出人的价值定位、生存现状与发展基础。作为有肉体组织的对象性存在物,人通过消费维持生命的存在,并且再生产出自身与人类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消费。如果没有消费,人自身的生命和再生产就会停止,社会也就无法获得延续。
马克思消费观内涵丰富,主要涉及消费与人、社会、生产、自然等的辩证关系。
消费是人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人要生存,必须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消费能够维持和延续人的生命,满足人的不同生存、发展等需要。“我
消费是人的存在方式,展现着人的内在本质与特性,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人的消费分为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从而实现自由发展,人需要不断思考、奋斗。消费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消费能力的发展也是人自身素质的发展。消费具有人化亦或文化的特质。不仅维持人的生存,也不断增强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消费能够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人通过主观选择和消费实践,将商品转化为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养分,弥补人的身心消耗,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3]人通过消费精神文化产品提升文化素质、充实精神境界;通过消费高雅艺术提高品位和道德修养,增加审美情趣;通过消费社会公益活动获得心灵安宁,升华人生境界。消费具有标示和建构社会身份的功能,是创造认同的“特定方式”。人只有具有自由的消费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发展。“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
社会消费是人的基本属性与活动,是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并且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方式,是人及其赖以生存的机体——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社会消费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与人的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消费是人的发展的重要体现。马克思把消费置于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之中,强调要充分考虑到人发展的无限性和社会消费的有限性之间问题,在基于现实社会消费的前提下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动因。人的发展既受社会消费水平等因素制约,同时也给社会消费造成一定影响。人的发展需求越多、层次越高,对社会消费的需求也越少。人在社会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不断催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再生产,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反之,如果人的发展需求变少、层次降低,对社会消费的需求也越少,不利于社会消费和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马克思指出,消费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媒介的关系。消费与生产具有同一性。一方面,生产本身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又是消费生产资料、劳动力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人通过消费,既是促进自身身体成长的过程,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3]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生产也无法进行。消费与生产能够相互创造。
1.消费生产着生产
人类有了吃喝住穿等基本的消费需要,才从事生产劳动。“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3]。首先,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在被消费前,无法通过实际获得证明,只有通过消费才证实自己是产品。例如,衣服只有被人穿在身上,才证明其作为衣服的功能。其次,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对象——意象性产品,即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人们在实际消费时,经常会因为现实的产品存在某些不足或缺陷,逐渐产生出新的消费需求。生产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人们发现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但又需要某种产品能够满足其需要,就迫切地希望买到这种产品,并可能会想象出产品具备的性能特征等。再则,消费为生产创造主体。在消费中,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人化”,从而使人生产出自己的身体。“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3]消费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终结行为”。[3]
2.生产生产着消费
人类要获得维持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就要开展物质资料生产。首先,生产提供消费的对象。如果没有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消费则缺乏物质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消费音乐不仅要有音响或乐器等硬件材料,歌曲或乐谱等软件材料,还要有生产音乐的主体。其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人的消费方式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3]再次,生产提升人的消费水平。人的消费能力不是生理上的自然禀赋,而是在消费实践过程中、在消费者与消费对象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此外,生产还能产生新的消费需要,促进消费升级,不断满足人的需求。
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是否正确,既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到社会上人们的消费行为。高校应以马克思消费观指导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行为,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是维系人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消费与人的发展、社会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度消费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过度消费可能使人产生异化,阻碍人的发展。人的各种消费活动必须尊重、顺应社会和自然规律,否则会遭到报复、伤及人类自身,这是谁都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的消费活动只有与社会、自然相协调,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如果个人的消费理念比较科学、正确,其消费行为也会比较适度、合理。高校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等课程中,融入阐释马克思消费观的基本内容,掌握与消费的有关知识和消费政策。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整体思维、系统观念,认识到消费对维持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价值,处理好个人消费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高校应将马克思消费观渗入不同类别的专业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消费的价值。如,高校可以面向文科类大学生,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帮助大学生认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对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面向艺术类大学生,讲授过度透支消费相关案例,引导大学生根据经济来源,进行量力而行的消费;面向医学类大学生,讲授消费与幸福的关系,侧重关注医疗、整容等消费内容,不提倡盲目追求奢侈、虚荣的消费。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发挥学科优势,支持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生态学”等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为大学生提供具体、专业的消费引导。
消费是人的基本属性和活动。消费不仅涉及到人的生存需求满足问题,也涉及到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问题。不同层次的消费,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认同感、价值满足感、幸福获得感等。人要实现自由发展,需要具备自由消费的能力。高校应开展与消费伦理相关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通过自由消费获得幸福。消费的满足不等于幸福的获得。“无论在心理学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快乐,尤其是把这种幸福理解为由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他们反而越是不容易得到快乐和幸福。”[5]一味追求纯粹满足本能欲望的消费获得的可能是虚假的快感,成为自感幸福的“单面人”。幸福与消费之间是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必然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平台直播等,深刻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消费。高校应结合线下会议、沙龙、实践,线上网站、QQ、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出现的消费问题,进一步增强消费责任感。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懂得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思考自由消费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后果。
马克思消费观倡导的消费观念,旨在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目标,确保人类社会永续发展。消费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消费与生产具有相互创造的特征。适度、绿色的消费能够促进生产有序发展。高校应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
1.鼓励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
高校应从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素质拓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要素,推动消费观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使大学生通过消费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又是体验式的,人们接受环境教育具有身临其境和隐性教育的特征。”[6]高校应创设消费观教育需要的情境认知环境,在办公楼、教室、宿舍楼、食堂等区域,张贴有关理性消费的宣传标语,将消费观教育渗入校园不同场景中,使大学生形成适度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
2.倡导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推动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如何形成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提供了具体的遵循和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7]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审视自身行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倡导大学生进行适度节俭、低碳环保的理性消费,抵制不良消费行为,践行绿色消费行为,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主动向绿色化转变。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不消费难以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与餐具,减少消费带来的污染。尽量使用绿色、环保、可回收的产品,做好消费垃圾的分类投放。选择骑共享单车、坐公交车和地铁等方式低碳出行。
人们通过消费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但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的破坏也与日俱增,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8]人过度的消费活动,造成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问题,导致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紧张、异化,使人付出巨大的代价。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有关家校共同促进立德树人的文件,协调推进消费观教育。当前,我国大学生总体消费行为较为理性,消费选择多元,消费形式丰富。但由于价值观尚未稳定、消费主义诱导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偏差,体现在勤俭节约精神淡化、享乐主义消费倾向明显、攀比消费与炫耀消费现象增加等,甚至由于网络借贷产生自杀等极端行为。
高校应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保持常态化的联系,告知家长非理性消费的危害,将家庭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起来。家长应向子女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尚适用、品质、和谐的现代价值理念,引导子女进行量力而行的消费,不追求奢侈、腐朽的消费方式,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家长还要当好子女消费的榜样,以自身正确的消费行为,抵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引导子女在消费时考虑到消费对人的需求、环境承载力、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增强消费责任感。高校辅导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家长了解其子女每月的生活费数额情况,告知家长其子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状态。高校如发现学生有异常消费等行为,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防止其子女出现不良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