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新农科建设问题探讨

2021-12-03 13:58丛建民高金秋秦雯雯牛亚玲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科理念农业

丛建民,高金秋,秦雯雯,宋 阳,牛亚玲,鲁 娜,周 瑞

(白城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是学校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步骤。[1]新农科建设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度契合性,是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2]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使其能满足拔尖创新型卓越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当下新农科人才培养亟待革新的主要问题。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整合优势专业、学科,利用现有资源、平台,积极谋划新农科建设,探索建立具有“三农”情怀和专业技能的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下应用型地方本科涉农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3]

一、新农科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王娟等分析了日本重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相关发展进程,把技术推广与开发作为农业振兴的有效措施,注重各相关产业综合发展,使生产结构趋于协调发展;[4]李毅等研究表明,韩国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通过法律、政策、宣传等途径重视农民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高;[5]邓祥丰等对澳大利亚农业院校课堂与实践教学研究表明,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各种教学平台可使学生实现跨学科和角色分工,从雇主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就业。[6]李金龙等研究表明,美国政府构建了4H农业教育体系(Head头脑、Heart心智、Health健康、Hand实践),秉承“行中求知”理念,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多种实用技能,激发青少年对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情和科学态度。[7]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三农”工作提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2018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8]2019年教育部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通过“安吉共识”落实理念、“北大仓行动”落实计划和“北京指南”落实方案,唱响了新农科建设“三部曲”,推动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全面改革发展。[9-11]刘竹青提出,未来我国农业将向着生产与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手段机械化和经营方式智能化、信息化转型;[12]吕新等提出,农学类专业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的能力和质量,调整农学类专业人才对社会需求的符合度;[13]刘燕等认为,应用型高校要按照新农科建设要求,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行业元素,构建涉农学科与理、工、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14]关晓溪等提出,地方高校必须突出特色,培养本科生职业技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15]张炜指出,农科相关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间彼此割裂的现象较严重,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不强、通用知识不足、适应性不高和视野不宽等问题,与新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存在差距,急切需要推进农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16]

目前,各地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关现代农业跨界培养的课程、师资和专业,形成一种融通、融合,落地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举措。

二、地方本科院校新农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农科理念认识不足

地方涉农院校要重新审视专业发展定位,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进行新农科相关专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农林科技教育的紧迫任务。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应加大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心系“三农”的人才。新农科建设要坚持“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四个面向”发展的新理念,明确新农科建设“新要求、新模式、新标准、新课程、新专业”的内涵。

(二)课程体系不健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新业态的涌现,传统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已经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管理者、服务者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等不相适应。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应及时融入新课程;知识体系应能实现对现代农业长足发展的需求;专业教育过于突出,通识教育往往被忽略,与其他学科交互融合不够;学生通专结合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脱轨,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农村和现代化的人才需求。

(三)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种类的增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专业人员数量偏少,从事科研、生产实践的实践性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教师,缺乏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所秉承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重理论、轻实践,对实验或实践课程的认识不够,加之指导教师对实践操作技能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提升;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校企合作和融合不够,加之学校投入不足,校内教育落后于农业生产实际,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过程缺乏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学生、教师、教学监管部门、家长、企业和市场等参与度不高,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不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地方本科院校新农科建设措施

(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深化新农科建设,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主旨问题,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认识及战略高度,是落实国家新农科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科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当下的地方高校,要肩负起新农科人才培养的任务,提高对新农科的认识,在农科人才培养教育中深植“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制定符合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责任担当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立足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融入新农科建设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植情感,增强农科专业学生服务乡村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的教育,[17]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选择相对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对口。

(二)创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区域发展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充分调研和了解培养对象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对接行业和企业,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发展定位,有效开展论证;其次,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提升学生创造力、实践力、适应力,[18]建构“打牢基础、拓宽口径、强化核心课程”的“实践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第三,革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完善“寓教于研”的“多层次”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19]建立“多元”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第四,秉持“五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积淀与情怀养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第五,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契合国内需求、接轨国际视野的精品新农科的课程;第六,完善评价体系。完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估机制,健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新农科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创新意识,注重能力考核,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大“外部引进、内部培养”举措的同时,要加强校校间合作、协同育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下,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水平院校的实质性合作,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引入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以思想引领,将“立德树人”理念根植于心,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加强教学改革,转变“以教学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加大专业、教研室、教学团队“三位一体”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产学研用”四者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依托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双创基地、示范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级各类工程中心和省级、校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级科研平台和基地,引进企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协同开展教学实施活动,实现“开放式、网络化、立体式、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融合,以学促产、以产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学等“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五)多学科融合

以现有的农学专业、学科为新农科建设主体,延展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理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等学科,形成农、管、理、工“四位一体”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新农科人才。以现有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学科为基础,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集生物、管理、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师资和农业一线技术专家于一体的新农科教学团队,搭建适应新农业人才培养的集多专业跨学科联动的新农科实践平台,为新农科建设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保障。

四、结语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新农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新农科人才必须迎接新需求,贯彻宽口径、厚基础、求创新、重融合的发展路径,[21]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22]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新一代复合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猜你喜欢
农科理念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