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655707)
在林业建设中,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先进科技在森林资源培育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培育和高效整合利用,能有效改善森林资源状况,并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对此,要剖析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和高效利用,增强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利用,能促进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森林资源能实现对水分的有效涵养,且能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还能实现对气候的有效调节。对森林资源进行良好培育利用,能促进林木质量实现大幅度提高,并强化对森林生态的有效维护,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1]。例如,我国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构建的防护林,即实现了对风沙侵害的有效减少,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利用,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另外,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利用,能良好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类需求。森林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林产品、甲醇、松香等工业原料以及药材、动植物产品等,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但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一旦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良好恢复,甚至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日益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从总体上看,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部分地区为获取经济效益,仍以牺牲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对森林资源进行随意盲目地开发,在开发森林资源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2]。
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状况,森林结构也缺乏完善。在森林资源总体中,成熟林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中、幼龄树木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高。需加强对中、幼龄树木的科学抚育。但部分林业工作人员沿袭传统滞后的森林培育理念和思想,对林木抚育工作缺乏科学认识,未能充分灵活地运用先进的抚育技术,导致林木生长呈现出过大的密度和严重的遮荫问题,加上频发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3]。
我国多数地区的林业产业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要业务,缺乏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林业资源缺乏较高的实际利用率,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森林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相对较低。在对林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的实际过程中,未能构建资源回收的完善机制,需对新资源进行不断开发,才能实现对生产需要的良好满足。林木材质下降,且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过去,我国对人工林进行培育,仅强调丰产、速生,而相对忽视了优质、高效、定向等目标,导致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脱离,林区生产木材难以良好契合林产品加工的相关要求[4]。林区生产的木材材质相对较差,径级小,且易发生腐朽、变形,难以实现良好的加工利用。另外,林业部门对人工林木材缺乏深入良好的研究开发,对人工林木材的利用造成限制。
我国在开展人工林种植建设的实践中,偏重于选种各类速生树种,对于各类可用于家具制作、装修建材的各类阔叶树种,诸如水曲柳、柞木、椴木等的实际种植比例较小。通常,在平原地区对阔叶树进行种植,山区和南方地区对阔叶树的种植相对较少。我国种植的人工林多数为纯林,南方地区多种植松树和杉木,北方地区多种植泡桐、杨树和落叶松,东北地区多种植樟子松、红松。纯林林分缺乏良好的稳定性,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特别是面积较大的针叶纯林,会降低地力,并引发严重的病虫害,且增加预防森林火灾的难度[5]。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的实际过程中,要依据当地森林资源的具体特点,促进对森林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对森林资源开发模式的有效创新。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对林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模式进行创新,尽量降低森林资源开发代价,并获取最大化的收益[6]。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推进产业转型,摒弃粗放型的开发模式。要对林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科学开展林草、林粮以及林药种植等立体经营模式。可构建户外运动或者康养基地,开发建设森林旅游,依托森林资源创立新兴产业,增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效益。
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妥善保护和有效抚育,并高度重视和有效开展人工造林,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快速良好恢复。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的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同时,要加强对次生林的有效培育,增强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避免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导致的环境恶化,增强森林资源开发的有序性。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实践中,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林业产业中,灵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林产品生产效率,实现对资源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可对林业工业设计进行优化,对木材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林木产品的档次和性能进行提升,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培育更多的速生丰产林,增加木材产量,实现对木产品加工企业需求的良好满足。对于皆伐迹地,主要实施人工更新;对于择伐迹地,主要实施天然更新,有效加强迹地补植;对于适宜种植人工林的荒山野地,要秉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实施有计划的人工造林,重点对速生原料林进行种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集约经营,促进林木实现良好生长,实现速生丰产,对短轮伐期的人工林以及超短轮伐期的人工林进行培育,实现对森林资源日趋枯竭的有效缓解。在我国中原、华北和南方等地区,主要种植纤维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构建商品林种植基地。可遵循地域、结构、市场以及功能等需要,对商品林实施定向培育,并对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进行适时调整,逐步推进我国木材生产以及林产品加工生产二者的供求平衡。要深入研究并有效改变森林资源的利用方法。摒弃过去主要对天然林进行采伐的森林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为主要对人工林进行采伐的森林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生态建设的良好发展,并良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我国实施天保工程之后,诸多径级较大的优质树种受到保护,其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大径级木材的实际产量,传统的林产品加工业和制材业受到的冲击影响较大。对此,要对木材工业的产品结构和具体方向进行适时调整,与木材来源发生的变化相契合。要对木材改性技术进行研发,将对小径材的改造作为目标,据此发展新型的木材产业。发展人造板加工业,通过改进技术,紧扣市场需求,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对人工林木材改性技术以及装饰木材制造等创新技术进行研发,对木产品加工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人工林木材产品的性能和档次,发展深加工木产品和精加工木产品,促进木材综合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7]。
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开展树种选择,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实现对林分质量的有效改善。林业部门要对树种进行科学选育和合理开发,并重点培育良种壮苗。要对树种进行科学选育,并对树种选择的具体范围进行扩大,对造林树种呈现出的单一化局面进行改变,秉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对人工造林采用的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对各类阔叶树,诸如栎树、水曲柳等的实际种植比例进行适当增加。明确森林培育的具体目标,追求优质、丰产、速生、定向等目标种植建设商品林。对于工业原料林,要加强树种选育,形成具有高度集约化特点的人工林,实现对加工业需求的良好满足。要构建种苗生产和良种繁育的生产基地,依托先进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增加种苗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针对良种种苗构建繁育开发、生产供应和监督管理一体化的体系,促进苗木质量实现大幅度提高,通过良种壮苗培育高质量的木材资源。
综上所述,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利用,能促进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强化对森林生态的有效维护,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良好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类需求。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缺乏对森林资源的良好抚育、森林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造林树种和林种结构较为单一。对此,要通过对森林资源开发模式进行创新、加强对次生林的有效培育、提高森林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加强树种开发和种苗种植建设等对策有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