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2021-12-03 10:35:27李雄德
乡村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林规划设计树木

李雄德

(宁明县自然资源局,广西 宁明 532500)

近年来,我国多数林区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面积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林业部门需积极开展造林规划工作,通过先进的造林技术人工增加森林面积,以调节自然生态平衡,提高自然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1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营林生产过程中的营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营林生产效率与质量,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

1.1 树苗基地建设有待完善

对于营林生产工作而言,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适合树木生长的环境极为重要。虽然播种育苗能提高树木的生长适应性,但所需的生长时间较久,因此可选择建设树苗基地,为大量培育树种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通过移植栽种的方式弥补播种育苗方式的不足。但目前多数地区并未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树苗培育基地,且许多地区生产的苗木质量并不统一,整体树苗培育品质仍有待完善[1]。

1.2 树木质量与数量不成正比

为保证树木健康、快速地生长,技术人员在林木培育过程中需严格遵守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目前,多数林区技术人员均缺少较强的专业性,虽然短时间内提升了林地内的树木质量,但其与树木数量并未呈正比增长。长此以往,会损耗过多的营林生产建设成本,限制营林生产效益增长。

1.3 林业建设与市场协调性不足

木材市场与林业行业的良性发展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增长、行业的持续发展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因此,在营林生产过程中需注重林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平衡互补性。目前,许多林场在营林管理过程中盲目进行生产建设,缺少对市场需求的合理分析,进而出现了木材供应不平衡等一系列不利于林业行业发展的状况。

2 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

2.1 造林规划设计原则

在林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造林规划设计需对林地进行实地考核,了解现有造林规划布局情况、林业生产进度、林地自然气候条件、造林规模大小、造林技术、造林目的和林地发展方向等。在正式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工作时,需遵守以下几条原则:一是资源共享原则,一份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设计需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只有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沟通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提高工作效率[2];二是遵循便捷原则,造林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要尽量简化设计方案,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规划设计方案能够发挥出原本的作用;三是拓展性原则,造林设计方案需具备一定的拓展性,以便为后期调整、改进方案提供便利,造林规划设计需根据营林生产的实际状况、规模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2.2 规划造林

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是开展营林生产的基础条件,造林规划设计是否具备科学、合理性与营林生产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需重视造林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造林规划是对营林生产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营林生产的整个施工进度、改造规模、改造方式的规划等,其是营林生产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在规划设计造林过程中,需将营林生产的要求作为基础,通过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改造,以契合营林生产实际发展需求,进而提高营林生产的整体质量。

2.3 调查规划

要想保证造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则需前期对营林生产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根据所提出的营林改造任务要求,积极与林业单位进行沟通交流,以调查数据作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质量。

3 营林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3.1 整地

造林技术中的第一个环节即是对营林地的地面进行处理与清洁,首先需要将造林生产区域中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可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将整个区域内的垃圾、杂草等清理干净,避免过多的杂草和垃圾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其次要在清理完地面杂物后,对营林生产改造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面消毒,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从源头减少病虫害,以提高树木存活率。

3.2 分殖技术

营林生产过程中需重视对造林技术的应用,树木成活率不仅会受到环境、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其对植树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是在气候较为特殊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则需更加重视造林技术的使用,以保证树木成活率。造林技术能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分殖造林技术是营林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种植技术,主要是利用树枝或根系进行新的树木培植[3],其原理是利用树木根茎的再生能力实现树木的生长,这样能在减少生产经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殖技术可操作性较强,且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能保留原有树种的特性。

3.3 播种造林

植树造林技术主要在种植区域较大的林区内应用,而播种造林技术适用于各种大型的营林生产项目。其技术原理是在种植土地内直接种植树种,利用树种的萌生力与严格的管理措施促使其生长,达到较高的栽种效果。采用播种造林的方式能够简化营林生产过程,操作方便,同时也能节省更多成本。但播种造林技术易受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要想获得较好的播种造林效果,需确保土壤质量及种植抚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3.4 植苗造林管理

植苗造林技术是通过对树木幼苗的养护管理实现高效率的造林技术管理,这项造林技术对苗木的出芽率要求较高。移植树苗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护,只有在精心护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好的种植效果。树木幼苗对生长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加之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此时需根据树种调节生长环境,以确保树苗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4]。植苗造林技术与其他传统造林技术相比,对树种的要求略高于对土壤的要求,其适合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

3.5 加强对灾害的防治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对树木危害最大的即是自然灾害,因此防治灾害是营林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自然灾害与病虫害是较为常见的灾害,需使用科学的防灾方式,才能有效减少树木的损耗,为营林生产提供相应的保障。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灾害、恶劣天气等,需要通过人为的方式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暴雨天气做好排水工作,干旱天气做好补水工作等。对于病虫害防治则需定期观察树木的生长状态,通过定期施肥、除草保证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当发现病虫害后,要确定病虫害种类,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处理。另外,还需在前期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树种,加强科学管控,以尽可能地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生长造成危害。

3.6 控制生产投入成本

针对营林生产,需要科学控制种植密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苗木投入;通过合理应用造林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避免增加过多的资金投入。另外,在整地、栽种、抚育管理等技术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从各方面减少营林生产成本。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营林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营林生产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在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技术工作开展过程中,需遵守造林规划设计相关规定,做好前期的造林规划、调查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方案,并做好营林整地工作,通过科学的造林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尽可能地减少生产投入,通过严格的造林管理提高树木成活率与质量。只有提高营林生产水平,增加森林覆盖率,才能带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营林规划设计树木
规划设计作品
树木之最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6:34
辨认树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9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43
树木也睡觉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51
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