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以康县城关第一小学为例

2021-12-03 10:53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城关第一小学黄康燕
家长 2021年35期
关键词:乡土校本家乡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城关第一小学 黄康燕

一、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独特,文化资源丰富

我们的家乡康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气候湿润,环境优美,不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可考的“康北茶马古道”古代商事文化和氐羌部落文化,更有全国唯一的“康南女娶男嫁”的婚姻文化等。自20世纪20年代末,我县部分文化学者和教师整理出了《木笼歌》《锣鼓草》《康县民间唱书》等民间音乐读本,拍摄了大量的农村庙会、社火、羊皮扇鼓表演等视频,制作了我县对外宣传片,包括康县特产、旅游景点、美丽乡村、民风习俗等主题。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一切为我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乡土文化基础薄弱,与学习难以相得益彰

一个人的成长,与他的童年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我校提出的“智慧人生,幸福之路”,培养“具有山一样坚实厚重,水一样灵动包容的幸福少年”育人远景目标,就要靠富有浓厚的“家乡味”“乡土情”的校本课程来实现。

我校之前开发了校本课程《康县风光》(有文本),在学校校本课程品牌“幸福大课堂”中开设了《棒棒鞭》和《康县饮食之面茶》(只有课程方案)等。但相比较课程要求的严谨性、科学性、知识性都比较零散,尤其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不到位,只管开,不管评,缺少系统的评价制度。我校大部分土生土长的小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文化了解很少。例如,家乡的美食罐罐茶,大部分小学生只知道是康县当地的一种美食,对它所需材料、制作过程等知之甚少;每天都在跳和唱的省级非遗项目“棒棒鞭”,但对这项活动背后的故事不甚了解等。

二、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及情感的培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你身处何地,作为土生土长的家乡人,我们不能忘了根,忘了本,应该把优秀的乡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家乡的发展是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苦心经营,努力奋斗出来的。家乡人民过得好与不好,经济发展如何,人们的生活水平怎样,环境是否优美等,仅靠课堂上教师讲解、传授,并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认识到、感受到。借助校本课程开放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乡土,心系乡情,了解家乡,长大后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这也再次体现了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2.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外面的世界,很难长时间专注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听讲,而校本课程正是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需求开设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在贴近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基础课程所代替不了的优势。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参观、访问、查找、实地考察、动手制作等,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际能力,合作探究创新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了综合能力。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

校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开发者,更是学生的合作者,需要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实践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当中一个人单打独斗,一味地给学生讲解传授一种课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另外校本课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识理解、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这些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时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汲取新的营养,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方能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向合理,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在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目标政策下,每所学校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本着为学校、为学生、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宗旨,都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可以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扩大招生资源,扩充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当地的乡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本地的情况来看,有很多传统文化遗产与年轻人一代的生活相隔甚远。比如有名的“茶马古道”,婚姻习俗方面的“男嫁女娶”,饮食罐罐茶的由来,枫杨传说,《木笼歌》《康南锣鼓草》等民歌,孩子们了解的少之甚少。如果把这些内容纳入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讲解给学生,甚至抓住机会,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幸福感、亲近感、归属感,让乡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下深深的根,与自己的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建设家乡,进而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五)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可以促进同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现在各省、市、县都提倡学校之间互帮互扶。当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时,既增进了双方的友谊,又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更能从对方那里汲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独具的办学特色,从而取长补短,达到合作共赢的教育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2.可以引起家长、社区对学校的支持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们美好的将来。把孩子们教育成既高分又高能的人才。开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可以充分活跃家长的参与感,社区的支持,使家长、社区全力以赴配合学校工作,给相关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利信息,丰富内容,提出修正意见,从而使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趋向全面,完善。

三、结语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多方合力,共同参与,共同开发。让乡土文化植根在学生心中,使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从而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康县乡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7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乡土校本家乡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