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

2021-12-03 10:55吴祚绅张盛俞晓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土地利用规划

吴祚绅,张盛,俞晓

(1.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0;2.宁波市达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1 评价的意义

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是以规划区域环境调查研究为基础,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此为基础预防一些对环境不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持续监控的目的。进行评价的意义[1]:

首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才能使得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对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达到从源头上控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土地资源可以一直利用。

其次,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可以使得土地的利用更加的完善和合理,为地表生态系统的保持和完善提供了基础。我国已经将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纳入了综合考虑的范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结合,使得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是可行的。对于某个土地利用规划区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会在根本上避免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也会阻止对环境的破坏。在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过程中把环保的措施和对策考虑在内,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土地利用对环境的破坏和负面影响,土地利用也更加科学合理。

再次,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针对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这有利于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善。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很成熟,但是还是有一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最后,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与之前的土地利用相比,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会在从经济角度利用土地的同时,还会将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都考虑在内,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地分析,摒弃了一些只为利益最大化而利用土地的方法,将区域的整体发展作为目标和导向。

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作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一部分的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的进一步深入。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现阶段对于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有些人研究了评价体系的划分和建立,有些人研究的是评价的方面。在进行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战略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模型还不太成熟,在这方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和专著进行学习,很多方法和理论还要完善。通过对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战略环境影响的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发现该项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2]:

首先,我国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方法还不全面系统。我国现阶段的评价方法主要来自于一些探索性的文件,这些文件一般直接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摘抄过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实际操作的难度大。由此可见,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方法的重要性。

其次,我国当前对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缺少定量评价的研究。我国当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对环境的评价上,一般采用定性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没有将环境和土地利用的规划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这样不能很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的规划对影响程度。

最后,我国现阶段的评价工作一些指标体系需要继续完善。我国现阶段多是以项目原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将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还有一些基于原有的模型进行建立,它的评价指标的实际操作性差,不能很好地将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对环境的影响的关系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指标体系。

3 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对于战略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对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战略环境的影响[3]。

首先,介绍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人类的一系列活动使得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总体来说就是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环境的影响按照程度分为可恢复的影响和不可恢复的影响两种类型,按着影响的来源又可以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三种类型。环境影响评价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从那时开始人类才开始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的好坏取决于人类。但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满足环境评价的需求,不能只从产生影响的时候来评价环境的质量,一个新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应运而生,它主要应用于项目的开发、区域规划、国家政策等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识别和评价,它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们将环境因素作为一个重点考虑到决策当中,这样才能让环境和人类活动更能兼容。当前世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解释,我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解释为项目的实施和规划进行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评估,并针对可能产不好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它主要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和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工作主要考虑方面是生态系统的属性信息,它通常是根据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所选择的区域的生态环境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环境的现状和规划提供依据,并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给予参考的标准。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和预测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分,这样才能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生态环境或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环境评价主要是对污染影响的评价,这就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评价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无法到评价的深度,内容也不全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环境评价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将项目的开展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性质进行确定,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功能性和资源能被人类持久地利用下去[4]。

第三,是对战略环境的影响评价。战略环境的影响评价是在战术层面上对环境的影响原则和方法进行评价,它是以正式的、综合地以及系统的评价方式对政策、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他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因为战略部署的不足对环境的破坏,可以达到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当时主要局限于建设项目上,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通常不会再考虑战略环境的影响评价。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才将规划和计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考虑进去,在进行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影响。现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包括一些国际组织,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它们希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可以通过战略环境评价来实现[5]。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了有关环境评价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它所包含的方面及政策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少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大的项目和重大决策,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及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相关的工作,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就已经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了法律当中。经过我国的不断努力,我国现阶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了计划、规划和政策等多个方面[6]。

4 结语

我国的经济突飞猛的增长,导致需要的土地量非常大,这就引起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以及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现状,对其进行了评价。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土地利用规划
基于“风险—效应”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识别与测度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规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