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四川 内江 641100)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可扩大乡村就业、整合优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一系列问题。目前,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程缓慢,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加强分析研究,针对内部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农村电子商务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而言意义重大,其能加快扶贫工作进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增加了农村就业岗位,促使许多村民有机会通过辛勤努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使原本信息闭塞的农村更加开放。农户可自己创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促进了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对接,提高了农业经济利益。除了增加农民收入外,农民还可通过电子商务购买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有效节省了开支,脱离了区域市场的垄断限制。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生产方式,避免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实现了精准化生产和销售。为了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许多地区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农产品网络销售质量,维护了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1]。
许多农村地区位置较偏远,且村庄分布散乱,难以实现集中管理,虽然地方政府能认识到电子商务扶贫的重要性,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工作推进缓慢。许多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号覆盖不强,且费用相对较高,使原本不富裕的农户不愿花钱购买网络服务。加之农村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特别是丘陵地区,许多对保鲜度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均会出现较大的运输损耗,在成本支出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
我国农产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较为滞后,许多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质量保证和品牌建设意识。此外,农产品货源比较分散,无法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难以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准则,只能各自为战,不能发挥规模效应。即便建立了品牌,也会出现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导致市场口碑差异较大。有些品质上乘的农产品由于缺乏宣传推广,销路难以打开,而有些低品质农产品极力打压价格,虽然销量良好,但对整体发展而言并无裨益。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上具有天然的弱势,对冷藏、包装、运输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易出现较大的损耗,且许多农产品是未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本身附加值较低,加之各项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盈利空间十分有限,甚至会出现损失。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依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仍存在一定的瓶颈,需政府大力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否则很难调动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2]。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真正愿意到农村踏实苦干的青年才俊并不多,在开展帮扶培训工作时,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许多农民依然停留在表面理解上,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简单地将农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未能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产业链、品牌效应、质量标准、市场规则、营销手段、法规政策及行业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难以真正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
3.1.1 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农村地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很难对企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对此,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利用政策引导,通过政企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快网络通信、交通道路、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平台支持,并给予农民适度的优惠政策,激发他们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脱贫致富[3]。
3.1.2 发展特色产业。在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寻找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模式,如果缺乏特色产业,可积极引进市场反应良好且适于当地种植生产的优质产品,通过内外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应积极鼓励农民与企业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树立先进典型,加强电子商务模范基地建设,通过交流学习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另外,要不断完善地方法规,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的规范性,避免野蛮生长影响整体品牌形象。
3.1.3 培养专业人才。农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缓慢,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政府需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引进精通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以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此外,在提高扶贫教育培训质量、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还应为当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知识讲座,以便为广大农户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或利用网络培训资源进行集中学习,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科学全面的市场数据,规范引导电子商务发展,同时应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约束市场行为,避免出现恶意竞争的现象。此外,要加强标准化管理,搜集整理不同农产品分类标准,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打造区域电子商务品牌,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共同发展[4]。
3.3.1 更新经营理念。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更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的针对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利用自身优势将电子商务业务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3.3.2 准确发展定位。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持续繁荣发展,企业需根据自身实力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做好计划管理;应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加强消费者需求分析,研究挖掘产品开发潜力,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打造优质的企业和产品形象,加强宣传推广,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利润。
3.4.1 迎合消费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农户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积极改变传统种植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树立绿色产品理念,引进绿色生产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下,积极迎合绿色消费需求,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3.4.2 加强知识学习。广大农户需针对电子商务展开积极学习,以提升自身思想文化水平,可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科普知识,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参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不但要学会新的农产品生产模式,还要懂得产品电子营销,以便能掌握先进理念和技术,使自己成为有想法、有技术、有能力改善生活的新农民。
3.4.3 保证产品质量。让优质产品获得更好的效益是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因此生产优质产品是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对此,应制定专用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农户应积极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从事生产活动,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市场标准[5]。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农户角度出发,研究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如充分认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户综合素质,通过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和市场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