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
(辉县市北云门镇人民政府,河南 辉县 453600)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机化推广工作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前提。随着现代新型农机设备的广泛应用,农作物播种、灌溉、收割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便利条件[1]。加大基层农机化推广力度,让广大农民学习农机专业技术,以科技力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为响应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文件精神,本文结合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农机化推广实践,就其主要做法、现存问题、改进思路等进行归纳梳理。
北云门镇地处辉县市西南,全镇面积49.6 km2,其中农业耕地0.31 万hm2,辖29 个行政村。北云门镇农机服务中心是衔接县级以上农机部门与机手、农机市场等主体的桥梁,在实际农机化推广工作中,主要围绕农业生产领域开展各类农机设备的管理、养护、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北云门镇科学统筹乡镇所辖行政村农机使用情况,做好记录,落实各项农机技术宣传与推广服务,构建乡镇农机具档案管理体系,为深化农机化推广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一方面,定期调查各行政村农机具使用状况,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使用及技术需要,加强农机具安全知识教育,规避农机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广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加强农机具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讲活动。农忙季节,北云门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田间,组织农机推广人员指导农机具使用方法,以减少农机具违规操作行为。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涵盖面广、工作点琐碎,农机推广人员需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微媒体平台,做好先进农机具、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以便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多样的服务,真正提升农机具使用、管理效率,促进乡镇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规范化开展。
北云门镇农机化推广工作,充分结合各行政村农业生产需要,围绕农机与农艺现代化发展需要,引入新型农机具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行政村每年结合农业种植、收割需要,选购各类新型农机设备,并结合农艺项目,拓展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提高了各村农技、农艺管理水平,如推广秸秆利用设备、秸秆收集设备,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另外,北云门镇组织农户与农机生产企业对接,引入高效植保、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畜禽粪污资源化设备,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北云门镇农机化推广过程中,将上级农机学校教育工作与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规划相结合,明确分工,细化职能,有效协调了农机化推广与农民培训工作。北云门镇围绕新型农机具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专门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学习和交流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机化推广和培训班,从新型农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环节,做好农机化技术服务,落实好农机化科技项目。例如,北云门镇每年对购置新型农机具农民进行免费培训,免费发放学习用具、教材,提供新型农机具维修指导服务,解决了农民购机的后顾之忧。
北云门镇农机化服务,强调“服务至上”理念,面向广大购机农民,整合乡镇农机市场资源,化解购机农户遇到的难题。北云门镇围绕补贴农机具的销售,以乡镇农机市场展开集中购机,形成农机具申请、购买、补贴、上牌、技术培训、建档立卡、配件供应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新型农机具、农机技术服务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力,需要依托科技力量,通过新型农机具及农业技术的推广、投入等,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考虑到基层农机化推广实际,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基层农机化推广人员少,科技素质有待提升。从全镇农机化推广工作来看,农机推广队伍相对不足,且人员结构老化。随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县乡两级推广机构由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业务指导关系,进一步削弱了农机管理职能。从人员编制与经费投入上来看,相对不足,特别是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被动,人力不足,青年人才补给不到位,科技水平与农机专业化技术偏低,制约了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全面展开。第二,基层农机化推广经费不足,导致新型农机具购置、技术论证、改良工作难以跟进。乡镇农机化推广过程中,缺乏专门的项目推广经费,农机推广人员多以入户宣传、资料发放为主,每年的农机服务培训活动规模小,农民参与积极性不强。第三,基层农机化工作协调不畅,导致推广工作被动。从县乡农机化推广工作衔接层面来看,由于机构改革带来的农机推广职责、职能划分不清,一些工作上传下达找不到落实对象,一些地方农机科技活动少,农机推广职能无法发挥。
推进乡镇农机化管理,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理念,将农机化建设作为“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应结合乡镇实际,做好农机化规划,加强农机化组织管理与队伍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确保农机化推广服务工作有序展开。乡镇基层是农机化推广的重点环节,不能仅停留于宣传层面,更要结合各行政村农业、农艺发展需要,将农机化知识、设备、技能、服务落实到位,让广大农机户能够增收致富[2]。农机推广人员要肩负责任,将先进科技融入农机领域,做好农业机械、农业机具的推广工作,积极宣传、主动讲解、深入基层,指导农机户科学作业,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基层农机化推广要从新型机械化设备投入出发,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目标。
针对基层农机化推广面临的问题,国家要从政策、法规方面,出台一系列农机购置政策,特别是要健全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加大基层农机化推广力度,促使广大农机户使用节能、环保、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为落实乡镇基层农机化工作,政府要加大农业生产投入,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农机化环境,如细化农机购置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有能力购买新型农机具,从而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此外,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从农机化推广实践中,兼顾各主体的有效对接,进而提升基层农机装备水平;要加强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激励,通过政策激励,让更多的农机推广人员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如健全乡镇农机化推广机构,明确职能,细化岗位,落实责任;要健全农机化队伍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和政策,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考核与激励,并组织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学习,进而提升自身专业素能,为农机化推广提供智力支撑。
从推进基层农机服务工作任务来看,农技站建设不能缺位。基层农技站是宣传农机推广工作、服务广大农机户的重要组织机构,因此要结合当前农机化服务需要,细化职能。一方面,了解和收集乡村新型农机具使用状况,组织各乡村农机户参与统一的农机具学习活动,对农机户展开针对性业务指导;另一方面,细化基层农技站服务体系,特别是从政策解读、农机户服务工作机制建设上,要深入各乡村,理顺乡镇农技站与县级农机管理机构的职责关系,将农机化服务重心下移。此外,要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要引入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效能。例如,搭建乡镇农机化服务网站,开通乡镇农机化微信公众号,宣传农机化服务方针、政策;对农机项目进行推介,让广大农机户体验到农机化推广的便捷、高效。同时,要拓深基层农机化服务领域,依托基层农技站,开展农机销售、农技推广、农机租赁、农业设备市场交流等服务。
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需要懂农业、懂技术的专业化技术队伍。现阶段,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型农机具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农机推广人员要积极学习,丰富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农业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农机推广技能培训活动,促使农机推广人员熟悉新设备,了解新工艺,掌握新型农机使用、维护方法,进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此外,针对当前农机推广人员的管理,可明确考核体系、量化标准,并将其纳入薪酬、评奖评先、晋职晋级中,注重奖罚分明,通过绩效考评择优劣汰,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机化推广队伍。
在基层农机化推广工作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善于总结问题,并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农机化服务质量。同时,要立足基层,拓宽推广渠道,为乡镇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