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延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突破了传统的舆论传播模式,使“人人都是自媒体”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状态。这样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加速了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也拓宽了舆情的传播范围,网络舆情传播演变出三个明显的规律特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网络舆情则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表达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从一些高校的突发事件来看,不管是来自群体性公共管理事件,还是来自安全事故事件,抑或来自心理障碍事件,都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在事件初始期,大多数师生对高校内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是有一定认知的,也在一定范围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由于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很难在心里形成完整的应对风险的清晰认识,所以突发事件刚发生时,一般还未得以大范围传播。此时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给学校综合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舆情愈演愈烈,还可能影响到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及公众形象,甚至引发混乱。
当前,我国有8 亿网民、12 亿手机用户,高校大学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年龄与文化背景接近、思维方式与利益观点趋同、接受信息与发布信息能力较强,容易对某些热点、言论或话题产生情感共鸣,继而在自我认知中形成整体性认识。一旦校园中发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就会通过微信群、QQ、微博、播客、贴吧等网络媒介在学生中传播。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与分散性共存,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与畅通性并存,传播方式的实时性与互动性交融,客观性与非理性交织”[1],网络舆情很可能被无限放大和非理性扩大,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落与消退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关注突发事件的人数不断增多,网络传播高潮期随即到来,校内外媒体舆论激烈碰撞。此时,善于网络表达的意见领袖开始引领舆论话题,聚合大众意见[2];符合绝大多数师生心理认同和社会大众普遍看法的优势舆论逐渐清晰,少数非主流的劣势意见开始淡出;高校官方媒体公众号、新闻发言人或网络舆情管理者权威发声,及时回应校园舆情,发布权威处置信息,对突发事件牵涉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协调,及时公开事件原委,澄清谣言、解决冲突,安抚师生情绪,让主流信息和权威声音占据网络平台,获得师生认同。此时,突发事件舆论信息流与观点流逐步趋同,舆论场也由扩散期的复杂多样进入消退期的平稳规律。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近年时有发生,其内容覆盖面广,成因及特征动态多变。研究网络舆情视域下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引导,除了要了解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的规律特征,还要明晰当前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与引导机制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如防范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预警管理机制不完善、监测与引导手段不健全等[3]。只有从问题根源入手研究解决办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负面舆情的发生,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引导策略,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阶段,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难以做出准确清晰的判断,加之自我意识强、敏感冲动,有可能被不法之徒利用、被不良信息迷惑,成为突发事件负面舆情的推手。
首先,高校网络管理者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关口前移。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安全、网络环境复杂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网络危机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鉴别力和大局观;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网课、微课堂,主动向学生传递正向信息[4],宣传优秀的网络价值观,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激反应疏导等;健全完善各类红色主题网站,弘扬正能量,规范网络行为,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
其次,高校网络管理者要确保师生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随着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个别大学生有将传统的诉求表达发展到网上的倾向,易成为校园不稳定因素,抑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因此,保证高校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是推进高校法治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预防、处置和化解突发事件的重要方式。以2005 年某学院群体聚集事件为例,该事件由学院深层次的、带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而未解决的事由引起。事件发生后,省、市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面对面诚恳对话,正面答复学生的合理诉求,并公开做出承诺,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及时平息了事态。学院对该事件的处置体现了领导重视、回应及时、研判准确、预案充分、决策正确,把握住了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首先,加强突发事件研判。突发事件大多带有随机性、偶然性,但从事件发生的客观规律看,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还是有一定苗头或征兆的。因此,高校宣传部门网络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校内外舆情做出研判,并通过建立舆情预警系统来分析把握相关征兆,进一步查询、搜集可能潜伏在校园及学生中间易引发突发事件的迹象,即使警报响起,也会因事先的考量和准备,为应对突发事件争取充足的时间。加强突发事件研判预警,能够更加有效地干预危机、控制舆情,把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其次,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舆情处置团队。高校突发事件预警工作,需随时关注校园师生的思想动态,因此必须打造一支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舆情处置团队。这个团队的工作人员要包括专家和重要职能部门的干部,最好由具备新闻学、社会学、统计学、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构成。团队人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具备相应的能力:收集、归类、分析、统计信息的能力,监测、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能力,事件发生时及时调配人力、快速处置的能力,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出权威声音、正确引导舆论走向的能力,协调处理学生、家长、媒体及社会其他团体关系的能力等。专业的团队,能使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与和谐的教学环境。
首先,完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要抓好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与引导,必须建立完善网络舆情常态化监管平台,保持24 小时实时监测。培养一批得力的网络舆情监控学生骨干,将他们培育成意见领袖、论坛吧主、贴吧群主等,由其引领广大学生的网上讨论、话题设计。在回复、转帖过程中收集学生的思想苗头,甄别学生的敏感言论,借助新媒体大数据,及时统计、分析、评估舆情风险,为学校舆情管理部门提供直观的舆情发展态势信息。
其次,完善危机应对处理机制。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首要目标是应急反应、及时处置,让可能的危害、损失或影响最小化。在事发后,舆情处置团队要遵循如下应对原则:一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调动校、院、系三级资源和各方力量;二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事态发展过程;三是领导干部靠前指挥,面对面诚恳对话,听取当事人意见诉求;四是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五是化解危机,稳定局面。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态度决定一切。不回避、不说谎,正面回应论事实、公开透明讲真话,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宝。
最后,完善媒体沟通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前后,校内媒体要公布事件的进展和结果,必然受到校内师生和校外民众的舆论监督。高校官网等媒体应及时、客观、准确地回应师生的疑问和关切,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校外媒体发布信息。这种沟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快高校突发事件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比如,与校外媒体的有效沟通有利于舆情信息的互通有无;与安全部门的及时沟通有利于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及社会的安全稳定[5]。当然,也有个别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习惯性地选择回避、遮盖事件真相,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不能及时将舆情信息公之于众,常常会加大师生对学校态度、立场的猜疑,徒增不稳定因素,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学校声誉。因此,完善突发事件舆情预警引导,应当采取积极的媒体沟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