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铭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近年来,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形势喜人。这种经济模式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将两个彼此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飞出地”与“飞入地”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研究表明,赋予经济发达地区更大的管理权,让其全面主导飞地建设管理,能使单纯承载落后产能的飞地发生质的变化,推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1]。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对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预计2021 年将突破909 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市场总体用人需求缩减,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发展“飞地经济”,通过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基层就业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发展“飞地经济”,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为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应依托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构建基层建设人才库。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为大学毕业生创设在基层一线展现自我的机会,磨炼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基层建设的中流砥柱,充实基层人才队伍。通过发展“飞地经济”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基层工作才干,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最终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近些年,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比例在20%左右[2]。与80%左右的非基层就业比例相比,20%左右的基层就业比例相对较低。这部分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事公务员等比较稳定的工作,或者报考大学生村官、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等。随着“飞地经济”的发展,入驻“飞地经济”产业园区的企业日渐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机会(如乡镇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等)逐渐增多。相比于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虽然提供给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岗位在增多,但是决心长期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大学生比例较低。大学生基层就业流失率较高,有小部分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是想通过获得基层工作经历,实现更高一级的跳跃,把自己仅当成短暂停留的过客,踏踏实实扎根基层的想法不够坚决。
1.个人因素。一是对基层就业的认知。虽然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基层就业能够给自己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但是仍有个别大学毕业生认为基层就业环境不好,生活条件艰苦,到基层就业不够体面。二是基层就业意愿。有研究表明,从学历层次上分析,选择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与学历层次大致呈负相关关系[3],到基层就业的意愿由强到弱依次为大专院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家庭因素。大多数家长渴望子女在年轻时到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就业,认为念完大学到基层工作是书没念好,在城市找不到合适工作,才选择到基层就业,基层就业的职业前景可能受限,因此会反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一种趋势,要趁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时大胆探索尝试,积累基层实践经验,不要因当前城市的高薪诱惑就放弃这难得的锻炼机会。
3.政策因素。当前,政府积极制定政策扶持基层就业,如对下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考试予以加分等。这些政策引导、支持和促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使基层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但这些政策在连续性、长效机制、长期激励效果方面还需加大力度[4]。大学毕业生结束基层服务后,又要面临升学考研、考公务员、创业或再次就业等新的问题。
4.高校因素。个别高校没有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及时做出调整,而是盲目追求与城市中“高大上”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缺少对基层企业的深度挖掘。在教学中,关于基层就业政策尚缺乏较强的宣传渗透力[5]。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关切的基层现状、基层单位各类人才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职业晋升空间等问题,还缺少细致的描述。可见,个别高校在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还需下大力度开展工作。
5.社会因素。大学生基层就业岗位多位于县城、乡镇、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等,这些区域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存在一定的短缺不足之处。如医疗条件没有城市优越,尤其是山区看病买药较为困难;交通出行不如城市便捷,如偏远山区进城需要翻山越岭,耗时耗力;教育资源不及城市丰富,将来子女教育问题也会对就业地点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就业环境优越程度、就业资源丰富程度都是影响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另外,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导向作用。
发展“飞地经济”能有效带动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员到基层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要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理性就业观,通过参加“飞地经济”人才交流洽谈会,应聘适合发挥自身潜能的工作岗位,或者在“飞地经济”双创园区寻找适合投资的创业项目。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在基层岗位上历练,会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业务,使人生成长道路越走越宽。
发展“飞地经济”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需要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合理设定子女期望值。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以平和的心态设定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其次,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和经济发展动态,多关心省内外“飞地经济”发展情况,积极鼓励和引导子女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子女面临就业选择时,家长要倾听子女所思所想,提出合理建议,尊重子女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杜绝盲目攀比心理,否则会大大损害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鼓励市、县、乡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当地“飞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例如,为增强吸引力,针对在“飞地经济”项目基层就业的外地大学生,提供住房补助、交通补助、伙食补助等待遇;基层就业满2 年或3 年后,可通过“飞地经济”园区集团公司内部考核选拔,到集团公司交流轮岗,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各地政府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努力畅通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降低大学生基层就业门槛,帮助大学毕业生减轻就业压力,促进大学毕业生持续不断地到基层建功立业。
发挥高校这一人才培养主体的功能,使其与“飞地经济”园区企业对接,大力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基层单位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提高对基层岗位职责的认知,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为基层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事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刻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经常带领大学生到基层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基层就业政策知识竞答等校园文化活动,多角度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基层的认知。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是“飞地经济”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6]。为有效吸引投资者到“飞地经济”产业园区投资办厂,促进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必须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体系。政府应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综合评估“飞地经济”产业园区交通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状况及现有产业基础等,邀请相关规划专家建言献策,明确“飞地经济”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定位,通过科学论证和布局,制定满足企业投产需求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规划。充分借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为广大的大学毕业生创造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