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2-03 07:28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十五沟小学
亚太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十五沟小学 屈 直

提问能力即质疑能力,质疑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思考力和思维水平。一个善于质疑提问的人一定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开阔的思想视域,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人,他的思维是僵化的。故学生的提问能力代表了一个学生思考力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喜欢提问的习惯,这既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及认识。

一、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思考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要紧紧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想方设法去激活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积极、自由地思考,在思考中养成提问的习惯,让问题意识深入孩子的心灵,做任何事情都能够问个为什么。根据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现在的孩子都不喜欢思考,更不喜欢提问,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就会下降,创新就无从谈起。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践行。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我们去用心研究的一项崭新课题。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提问能力是数学素养的良好表现,也是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表现。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考,促使学生在问题中去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奠定基础。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天地中自由思考、大胆质疑,从问题的探究思考中获取学习知识的渠道,使他们会学习、能学习,为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一扇思想之窗。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与新课改精神相契合的,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孩子的思想自由驰骋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守正出新,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以科学而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去激发孩子的思考意识,把孩子们带入问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要想让孩子能够提出问题,有勇气去质疑,自由思考是先决条件。其实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上出错,只有孩子以错的形式呈现自己,教师才能根据孩子的真实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在错误的课堂教学中才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笔者曾在观摩一堂小学数学课时发现,这位教师的课堂特别完美,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可是等到课堂结束时,笔者对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随堂做了提问,发现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似是而非,似乎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从这节课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看似积极认真,其实只是一种表演,没有深入思考,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不够透彻。笔者认为,完美无瑕的课堂其教学效果未必能够达到目的,真实的课堂一定会有纰漏和错误,有了纰漏和错误才能够引发师生的思考,才会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主,自由地思考发问。

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孩子思考发问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严肃,不能有效地去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么孩子们质疑提问能力的培养就如同空中楼阁。只有在同伴的引领感染下,人的思想火花才能够被点燃。笔者曾经在执教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一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入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让学生在古诗的涵泳中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形成的不同认识。如诗中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探讨着他们对物体的认识。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被拓展,激活了问题意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语文课本中所学过的内容竟然跑到数学课本中了。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时,一位同学的发言让笔者记忆犹新,他说道:“我在观察物体时,发现了不同角度的美,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思维,是提问思考的能力。问题意识是一个孩子身上尤为宝贵的学习品质,当一个学生拥有了提问思考的能力,他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人的自我发展意识就能够被唤醒。

四、以竞争评价促进学生努力思考的自觉性

人的惰性思维往往是安逸的生活环境所致,在安逸享乐中人就会逐渐丧失思考能力。一个经常读书的人和一个经常看电视的人其思考能力会有质的区别。看电视的人每天所接受的信息是被动的,直观的画面并不能冲击他的思维,他在享乐中愉快地接受着连续性画面信息的输入;而一个经常读书的人,他在非连续性的文字世界中获取着他所需要的信息,他如果不思考,自己所获取的文字就无法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只有努力思考,他才能于文字的世界中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尝试着以竞争评价来促进学生思考的自觉性,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抓住机会,对那些喜欢思考和提问的同学予以表扬和激励,让其他孩子们看到课堂积极思考所获得的那种成就感。在这种竞争中,积极提问的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享受合理的特殊待遇,而那些不愿意提问、不愿意思考的同学在这样的竞争比较中,也会慢慢地开始思考,思考的自觉性就能够被激活。在这样的思维竞争激发中,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提问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思维能力也能够获得有效发展。

五、发挥家校合力,在大数学教学观中提升孩子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孩子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之内。数学教师要有开阔的教学视野,既能够在课堂上努力想办法提升孩子的质疑能力和思维水平,还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去探究思考,如何能够把自己的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这考验着执教者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勇气。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家校合力,重视家校育人功效,把自己的数学教学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在学生回家后,少给学生留一些书面作业,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数学,在生活中去思考数学,这也是新课标的根本要求。

比如,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共同制作一个钟表,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长方体,让学生独自去超市购一次物,像这样简单而生动的数学实践活动举不胜举。和家长共同制作钟表可以让学生真切直观地去认识钟表,课堂上的讲解也许会让他们感到空洞,当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后,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让学生去超市购物可以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钱币的价值、意义。诸如这样简单的数学课外实践任务,可以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自觉地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让家长能够认识到保护孩子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让家长为孩子的自由思考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于家校共育中保护孩子的思想萌芽,提升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孩子于真实的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极地去提问、去思考。这也是笔者所倡导的大数学教学观,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总之,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孩子思维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承担着培育孩子数学思维、激活孩子问题意识、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要紧紧抓住孩子学习成长的这一特殊而有利的阶段,努力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其在提问中获得思维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