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传统戏剧,有着“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
既然叫作“采茶戏”,自然与采茶有着深厚渊源。采茶戏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赣南地区茶叶生产非常繁盛,最原始的采茶戏便是民间传唱的采茶小曲。后来,部分赣南茶商便用采茶小曲搭配简单歌舞表演的形式来招待远方茶客,这种节目在吸收了赣南其他民间艺术的精华后逐步演变为成熟的采茶戏,从而成为中国民间小戏的一支。
由于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起初的采茶戏带有即兴表演、自娱自乐的性质,其人物较少,布景和道具都十分朴素,简单到三个人便可以搭个班子唱台戏。实际上,许多早期的采茶戏团都是“三角班”,只需“生、旦、丑”三个角色,便可以组成一台乡土小戏。
采茶戏简单的舞台表现形式非常适合在山区流行,加上采茶戏来自民间,戏剧内容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景况,曲调唱腔也多为民歌风味。因此,采茶戏自诞生后便广受人民群众喜爱,并迅速风靡起来,邻近的闽粤湘等地区竞相传演,蔚然成风,当时南方的许多戏种都受其影响。
清代乾隆年间流行在赣南地区的一首《南安竹枝词》曾写道:“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当时采茶戏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不过,随着采茶戏的深入发展,其剧目内容也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警惕,比如其爱情题材与封建伦理相悖,部分以喜剧形式影射、讽刺封建社会现实的内容更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清代中期以后,采茶戏曾多次遭禁演。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赣南地区所剩的采茶戏团已屈指可数,而且大都只能藏匿于深山中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采茶戏获得了新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赣南各地陆续新办了许多专业采茶戏剧团,采茶戏从此走上了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演员素质、演出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提升。经过改编后的《补皮鞋》《十带货》等采茶戏作品陆续进京演出,并得到了各界广泛称赞。
赣南采茶戏的主要音乐成分是赣南客家民歌,同时融合了各式花鼓调和小调,唱腔则与客家话语调相吻合,同时又融入了大量衬词,比如斑鸠、蛤蟆的叫声,甚至连街巷的叫化歌也被采茶戏所吸收了,因此其缠绵委婉或激情奔放的曲调中富有浓郁的市井与田园风味,显得活泼而诙谐。
的确,作为一种源自民间的小戏,“诙谐风趣”是采茶戏最鲜明的特点。跟大剧种中丑角通常作为配角的形式不同,采茶戏中的丑角十分重要,甚至还有“小丑当家”的说法。采茶戏里的丑角不仅外表滑稽、语言幽默,而且身段灵活。小丑又有“正丑”与“反丑”之分,“正丑”多为善良男性,通常丑行俊扮,而“反丑”多为地痞无赖等,因此通常是丑行丑扮。
采茶戏里的小丑一般脸抹白鼻,从外形上便能给予观众喜感,丑角的虚张声势中又带着几分滑稽,却也不一而同地有着各自的弱点,常常闹出各种笑话,观众看到丑角的行为动作,便能不由自主地被逗乐,并在欢乐中收获教益。
此外,“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是构成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三大表演技巧。“矮子步”是采茶戏中的基本步法,源于赣南客家人民登山曲腿、挑担负重等田间劳动,动作独特而有趣。“单袖筒”即左衣袖加长用以挥舞,与另一只手的“扇子花”相对称。踏着矮子步,一手甩袖,一手舞扇,幽默诙谐的风格让采茶戏成为中国戏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