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875)
2021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成立6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由一个小小研究室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值得回顾一下走过的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了翻译室,主要是为苏联专家做翻译,同时翻译苏联出版的教育著作。但从1956年开始,我国从总结经验入手,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以后,随着苏联专家撤回,翻译室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于是在1961年,北师大教育系将翻译室改建为外国教育研究室,把一批懂外语的教师调到这个研究室,任命欧阳湘教授为研究室主任,符娟明为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这就是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前身。1979年,外国教育研究室扩建为外国教育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9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20世纪60年代,是国际风云剧变的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破裂,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核子、电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在当时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的动态。为此,教育部在1964年决定于北京大学设立外国教育情报资料室,清华大学设立外国技术教育情报资料室,北京师范大学适当充实外国教育研究室的人力。这些机构的任务是搜集、整理、编译有关外国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历史、现状和动向的情报资料,供领导研究参考。[1]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际问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批准了原高等教育部递交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研究外国问题机构的报告》。随后,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建立了40余个外国问题研究机构。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在这段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而且,北师大在外国教育研究室之外,又建立了苏联哲学研究室、苏联文学研究室、美国经济研究室,并于1965年12月将四个研究室合并为外国问题研究所。
1964年,中央宣传部提出要为地区一级干部了解外国教育办一份内部刊物《外国教育动态》,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1965年秋天,研究室开始筹备出版试刊,至“文革”前共出版试刊两期、正刊3期。“文革”期间,《外国教育动态》停刊。1972年11月,国务院科教组邀请北师大、上海师大(即现在的华东师大)、吉林师大(即现在的东北师大)、河北大学的有关人员就开展外国教育研究问题进行座谈。会后,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室开始逐步恢复对外国教育的研究,并不定期地内部出版《外国教育动态》,截至1979年共出刊22期。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2]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讲话和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并为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带来了教育研究的春天。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开始认真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开展了有关教育本质等问题的讨论。我国当时还迫切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新经验,为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经验借鉴。这给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1979年1月,北师大党委决定撤销外国问题研究所的建制,成立外国教育研究所。1979年4月,经邓小平同志批准,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成立,并于当月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暨第一次教育科学规划会。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为此次会议提供了论文《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教育》,在该文中较早地介绍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以后,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复刊《外国教育动态》。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不久,我们便就此向当时国务院分管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写信,并很快得到他关于同意期刊复刊并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批示。1980年,《外国教育动态》正式复刊,成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刊物之一。《外国教育动态》本着早发现、新动向、快传播的理念,介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经验;介绍发达国家的教育新发展、新理念、新经验,为当时各级各类学校的重建和改革提供国际视野。1991年起,期刊兼作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刊,并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从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起,期刊从64个版面逐渐扩增到今天的112个版面,为我国了解国际教育发展动向和改革经验提供了重要窗口,也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平台。2012年,《比较教育研究》入选首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
第二,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当时为该学位条例的制定,为决策部门收集了大量有关各国学位制度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后来,外国教育研究所撰写了《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再如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前,外国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教育部部署的任务,集中全所力量搜集、整理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以及教育体制、管理、财政、立法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写成了一份30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供决策部门参考。此后,外国教育研究所又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供了咨询材料。
第三,介绍外国教育发展动向和世界各种教育思潮。改革开放后,大家迫切希望了解国外教育发展的情况和经验。1977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戴河召开外国教育座谈会。会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了“外国教育”丛书。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许多老师参加了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此外,外国教育研究所翻译、编写、出版了《十一国教育发展概况》《欧洲七国第三级教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苏联的教育管理》等著作,还介绍了美国《国防教育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英国的STS课程和中等教育改革,以及德国、法国、日本几个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动向。与此同时,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率先在我国介绍了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翻译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最早引进终身教育概念及其引发的教育思潮。
第四,开展国别研究和专题比较研究。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承担了历届教育科学规划的重点课题或青年课题。在教育科学第五个五年规划期间,我们完成了《战后苏联教育研究》;编辑出版了《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法令汇编》《苏联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法令汇编》;研究撰写了《比较高等教育》《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比较师范教育》《比较成人教育》《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等专著。
第五,开展广泛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1974年,我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1975年、1982年,周蕖两次参加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考察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1980年,我和苏真参加了在日本埼玉县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此后,外国教育研究所的符娟明、毕淑芝、赵宝恒、邢克超等研究人员陆续参加各种国际会议,逐渐进入了国际教育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
我们很早就开始“请进来”和“派出去”。早期接受我们邀请访华的著名比较教育专家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胡昌度教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的横山宏、英国著名学者埃德蒙·金(Edmund King)、美国著名学者菲力普·库姆斯(P.Coombs)等。与此同时,外国教育研究所派遣王英杰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派李守福赴日本广岛大学攻读博士课程,派肖甦赴苏联攻读博士学位。此后,研究所的邢克超、张曼云、方苹、王义高等都先后在国外进修,最终使全所研究人员都具有国外学习的经历。
此外,北师大国际与比教育研究所在1996年5月举办了“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研讨会”,来自18个国家的110多名外国学者和150多名中国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此后,研究所(院)差不多每年都会举办国际研讨会或论坛。作为我院品牌的“世界比较教育论坛”至今已召开了7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8月22-26日,我院承办了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专家和学者与会。国际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国际教育的广泛交流,增加了学者之间的互相了解,让我们结交了许多朋友。
第六,服务我国教育一线的改革实践。1990年4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王英杰、曲恒昌等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研究”。曲恒昌等多位老师到陕西延安、四川凉山彝族地区进行考察,调研我国农村教育。此后,我院的研究人员不断深入到我国教育基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院许多老师积极参加我国基础教育一线改革,到中小学介绍国际教育改革动向,帮助他们开发各种国际课程,推动中小学的国际化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我院开展的几方面工作,由此来说明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院走向国际化的历程,但并非罗列全部研究及成果。
1980年3月,美籍华人胡昌度教授应邀来北师大讲学,并组织了一个高等学校比较教育教师进修班。进修班结束时,大家认为,应该重建比较教育课程,当务之急是需要编写一本教科书。于是,我们邀请了老一辈比较教育学者王承绪、朱勃、檀仁梅教授来指导,经过两年的努力,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终于在1982年问世。我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也从此开始。此本教材不断修订,至今已出版第五版,一直被全国各师范院校使用。
1979年外国教育研究所成立当年,我们便招收了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通过后,1981年7月第一次学科评议组会议就通过、批准了北师大的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我们此前招收的研究生就此转为了正式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82年经论文答辩获得了我国第一批比较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198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学科评议组会议,通过了北师大和杭州大学的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任命我和王承绪先生为第一批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经过认真准备,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于1985年招收了我国第一位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英杰。1988年夏天,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比较教育学专业的博士。1993年,我们还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自韩国的具滋亿是我院招收的第一位外籍博士研究生。他于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中国文科类专业博士学位的外籍人士。
40多年来,我院已经培养了582名学术硕士和297名学术博士。2019年,我院开始招收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国际教育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专业人才。
21世纪以来,我院与国外学术机构开展了人才培养合作项目。2011年,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开办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留学生硕士项目,2013年又开始举办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留学生博士项目,至2020年已经招收206名硕士生和132名博士生,学生分别来自六大洲的60多个国家,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毕业生已经遍天下。从2012年开始,我院先后与奥地利、德国、芬兰诸国大学联合开办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的“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硕士生项目。我院已经成为世界比较教育界重镇,在国际教育学术界已有一定影响。
我们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至今,我院已经开设了比较教育、国际教育、发展教育、区域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国际与跨文化教育比较方法、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教育管理比较研究、基础教育比较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等60多门中英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我院就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研究了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式,提出了“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比较教育文化论”等观点,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促进了我们与国际上比较教育学界的平等交流、对话。1988年,我院比较教育学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再一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我院成为中国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高地、人才培养的基地。1999年12月,我院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我院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2017年,入选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我院已成为比较教育学术中心、教育教学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和国家教育咨询服务中心。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总结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的发展经验,我认为有几条值得坚守。
第一,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办院方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迎接新的挑战,努力吸收世界优秀教育成果,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培养的人才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欢迎和肯定,为国家的繁荣强盛作出贡献,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坚持办好《比较教育研究》。刊物面向全国教育界,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发表平台,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时,通过全国各地乃至外国学者的来稿,我们广泛收纳了我国以及世界比较教育的重要最新研究成果,为我院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资源。
第三,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我院既是一个研究单位,又是一个育人机构。我院在编教师并不多,每位教师都担负着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工作十分繁重。每位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勤奋努力,不辞辛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完成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第四,精诚团结,守成出新,加强研究院的文化建设。我院是一支精诚团结的团队,同事之间互敬互爱,在工作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照。研究院的老师们接到集体工作任务从不讲条件,努力完成。特别是老一辈教师,他们无论是职称晋升还是出国进修访问都互谦互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60年来,研究院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他们都能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同时又不断创新,开拓新的工作领域。我们要把这种优良传统永远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不断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我们的教育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人才。面对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我国的比较教育应该更加有所作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和服务能力。面向未来,我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和建议:
第一,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长期以来,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研究,但总体上还是未成气候。“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们才发现对沿线国家的教育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组织力量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的深入、系统研究。“一带一路”跨越了欧亚大陆,沿线国家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民族文化风情不同。比较教育研究者不仅要掌握这些国家通用的语言,而且还应该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对他们的教育改革要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样才能做到民心相通、共建共荣。
第二,服务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参加全球教育治理。但是,当前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比较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策略和规则的研究,分析其他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把握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需要国际化人才做支撑,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和培养方式方法的探讨。
第三,加强对世界教育微观改革和发展新动向的研究。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今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课程、教学、评估等微观层面问题的探讨,研究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服务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四,用国际上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对外介绍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在普及教育和教育扶贫方面的经验,讲好中国的教育故事。
第五,继续加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是要完善比较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二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的时代新人。
今天,我们纪念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成立60周年,不是炫耀我们的成绩,而是认识我们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创造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