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 林珠英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程度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是否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的重要标准,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始终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原则。因此,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应该放置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上,那么教师就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这些能力逐渐延伸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来看,物理观念是人对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基本认识。一般情况下,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等相关内容。
所谓科学思维,是指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这是基于经验事实来构建理想模型的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事实基础之上对相关内容做出一个科学的推断,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而能够创造更加具有见解性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实验探究需要先提出问题,然后形成一定的猜想和假设,再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基于现有证据得出结论,并且做出相应的解释,同时还需要对相应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
我们需要在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之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进行理解,同时还需要逐渐形成一个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逐步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开展教学,通过加强团队合作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将不同的教学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并发布作业报告来完成学习任务,并让每个小组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再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探索“压力的作用效果”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能够对压力的性质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压力的作用效果和规律。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成和怎样描述力等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先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物体A对海绵产生压力的视频,再将物体和海绵的变形展示出来,同时还需要标识出各个位置的速度和受力,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海绵受到了什么样的力?力的方向是哪里?”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动力学的角度与组员讨论运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得出相应的答案,最终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所谓物理思维,是指学生可以从物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且总结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知识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再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相应的物理知识,以让学生透过生活实例认识相应的物理知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去观察,进一步强化观察能力。
例如,在教学“运动的快与慢”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够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在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分析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那么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来看,可以发现这节课如果进行单纯的讲授,可能会十分的枯燥,学生也不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现象,如以学生的跑步为例,让学生思考一下我们在跑步时,每个人的速度是否一样,说一个人跑步快也仅仅是相对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理解速度概念,明确如何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由此可见,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并且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将物理前沿信息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全新的信息当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物理知识和素养,积极关注当前的科学动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探索宇宙”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的视频,然后根据视频内容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例如:“杨利伟在太空飞行时处于什么状态?神舟五号飞船是如何到达预定轨道的?”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学生了解这些内容的物理原理。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在课上引入前沿的物理动态,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形成更科学的态度,对物理学有更多的了解,知晓当前物理学科发展的方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认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进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学习物理知识,没有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那么即便是学了相关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卷面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借助相关机会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物理体系,利用物理实验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学会如何实践,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调查生活中的摩擦力,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生活中的摩擦力进行调查,哪些摩擦力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我们应该如何增大这些摩擦力,而哪些摩擦力又是对我们有不利影响的,并针对那些有不利影响的摩擦力进行研究,探究应该如何减小摩擦力,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所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和讨论,以便让学生对所调查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问题进行紧密联系,实现了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各种资源去开展教学,让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塑造良好的物理品格,进而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