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玉 周珂
摘要:由于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发展,新闻生产开始逐渐变得智能化,这使得自动化新闻已然成为当下新闻发展与生产的新模式。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在提高稿件时效性和稿件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真实性难保障、数据采集侵犯个人利益和程序运作掩盖新闻立场导向性等。对于产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记者主体性、加强组织机构对技术的监管、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进程、加强道德规范等手段,推进自动化新闻在智媒时代良好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新闻;算法
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因其处理信息高效快速、能为受众提供定制化新闻内容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闻生产环节中。自动化新闻在为受众提供更具时效性、专业性新闻内容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生活化、定制化的新闻内容,所以如今其作品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新闻真实性难保障、数据采集侵犯个人利益和程序运作掩盖新闻立场导向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的现状
自动化新闻依靠大数据,运用算法自主选择和套用新闻报道模版,完成新闻内容的生产,已然成为现阶段新闻发展与生产的新模式,在如今的新闻生产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自动化新闻的含义
自动化新闻指的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在没有或者有限的人类干预下,由预先设定的程序将数据转化为新闻文本的自动算法过程。”[1]自动化新闻的生产流程大多都是先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再经由机器进行结构化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内容,在选定报道选题后加以模版套用,最终经过加工润色生成稿件。
(二)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的现状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人们积极尝试推进新闻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新闻自2015年在国内开始发展以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闻生产环节,发展态势良好且成果喜人,如其中颇具代表性的由今日头条研发的“Xiaomingbot”、由新华社研发的“快笔小新”、由腾讯研发的“Dreamwriter”和由阿里巴巴集团与第一财经共同研发的“DT稿王”等,在报道有关体育和财经等内容的新闻时,不仅能快速准确,而且用词专业、语言生动,还能通过对用户喜好和兴趣等数据的读取与分析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定制化的新闻内容,以受众角度进行新闻生产,大大提高受众满意度。但是,自动化新闻也出现了新闻真实性难保障、数据采集侵犯个人利益和程序运作掩盖新闻立场导向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的特点
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具有生产效率高、时效性强、新闻稿件质量优、信息准确度高等特点。
(一)新闻生产效率高,时效性强
自动化新闻使新闻的生产效率被大大提高,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得以保障。在对事实性新闻尤其是突发性新闻进行报道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尤为重要。
(二)新闻稿件质量提高,信息准确度高
自动化新闻所生产稿件的质量和信息准确度越來越高。自动化新闻依靠大数据技术收集素材,再经由机器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内容,在选定报道选题后加以模版套用,最后经过加工润色生成稿件。这种新闻生产模式规避了一些如拼写有误、要素缺失、计算失误等记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新闻信息的准确度被大大提升。另外套用模版后在保证用词专业度的同时,又经机器的加工润色生产出语言更生动、内容更具丰富性、更具人情味的高质量新闻内容。
(三)新闻信息定制化,受众满意度高
自动化新闻通过提供定制化新闻生产服务,提高了受众满意度。自动化新闻不仅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分析当下社会颇具关注度的话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新闻内容的生产,而且可以通过读取用户喜好等数据为受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新闻内容,以受众角度进行新闻生产,满足受众的不同“口味”,摆脱以往新闻生产环节“众口难调”的困境,大大提高受众满意度。
三、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自动化新闻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如新闻内容真实性难保障、数据采集侵犯个人权益和程序运作掩盖新闻立场导向性等问题。
(一)新闻内容真实性难保障
自动化新闻在实时快速进行新闻生产的同时,也会让错误被快速制造出来。如《洛杉矶时报》的写作机器人Quakebot曾错将1925年圣芭芭拉发生6.8级地震的消息在2017年再次报道出来,AI研究机构OpenAI有意开发出了一款名为GPT-2的能生产虚假新闻的写作软件,这些会生产出虚假新闻的自动化机器写作软件不仅会使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削弱大众对新闻媒介的信任程度,而且会使网络信息环境受到污染。
(二)数据采集侵犯个人权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隐私权问题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网络中的隐私权指“自然人在互联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区域和个人信息秘密受到法律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通知,收集,剥削和披露的人格权。”[2]运用了大数据的自动化新闻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具时效性、个性化的新闻内容,但有时过度采集用户信息也使得用户的隐私权益受到侵害。
(三)程序运作隐盖新闻立场导向性
与已被大众熟知新闻生产流程的传统新闻不同,自动化新闻如何进行新闻的生产与发布是大众基本不曾涉猎过的领域。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程序运作过程让即使是带有导向性的偏见也很难被受众发现,在这种不公开、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运作模式下大众极其容易被“有心之人”操控利用。
四、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的优化策略
为了防止如数据采集侵犯个人权益等问题进一步加剧,要充分发挥记者主体性、加强组织机构对技术的监管、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进程、加强道德规范等,推动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更好发展。
(一)充分发挥记者主体性
虽然自动化新闻已经接替了记者的一部分工作,但它始终是辅佐我们进行新闻生产的工具,这些程序根本无法取代记者。毕竟“机器和数据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出错可能就会导致成千上万的新闻稿件发生错误,因此在进行写作之前需要彻底对其进行审查,在稿件生成之后,也需要编辑在发布之前对其进行核查。”[3]
(二)加强组织机构对技术的监管
自动化新闻发展日益迅猛,使有关部门缺乏对其管理的问题暴露无遗,自动化新闻尚未公开、不透明的新闻写作流程很可能导致不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此,政府要加强对自动化新闻的监督与管理,将相关各部门的责任范围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严格把控新闻生产环节和生产内容,及时追责失范问题;要提高技术透明度,要求有关媒介公开其开发的新闻写作机器人的算法原理并对所生产新闻内容的生产方式等情况进行公开说明;行业内部也要设置规约条款,严守法律道德底线和新闻伦理道德,自觉保障用户隐私权等个人权益,自觉修改不实新闻内容,不为迎合用户生产假新闻,共同推动自动化新闻良好发展。
(三)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进程
现阶段我国的自动化新闻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发展仍不成熟,自动化新闻给新闻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急需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缺失的自动化新闻相关法规会导致技术应用出现安全隐患,不利于自动化新闻的发展,所以要推动相关立法,防止自动化新闻技术被滥用。
(四)加强道德规范
自动化新闻依靠算法完成新闻内容的生产,新闻写作程序本身不具备主观意识,技术开发者的道德素养会影响程序生产出的新闻内容。所以说研发者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斷提高自身修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将人类基本的道德规范设置成代码输入算法之中,让程序能识别出侵权等新闻伦理失范行为,让自动化新闻能正确处理新闻伦理问题,推动智媒时代自动化新闻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向东,郭萌萌.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自动化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7,(05).
[2]赵丽楠,徐静柳,宋慈,邢梦宇.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权基本概念的分析与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8,(34).
[3]刘迷.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J].今传媒,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