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婉婷
摘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之后,基层社区开启了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的社会自我调节型发展新模式。三社联动的模式即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联动式创新管理在诸多城市取得实践成功,正在逐步消化单位制后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为社区更好承担基础民生职能和基层服务职能提供更稳定的资源平台。
关键词:社会治理 三社联动
一、创新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社会治理”概念是对多年来推进社会建设、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经验与教训的吸取和总结,目标是将原有的 全能型和全包型政府的“大一统”管理格局转变为强调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功能、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与居民的内部自治功能。以社会治理来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能力和增强社会协同合力,在社会发展规律与新常态下,推动基层政府治理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
社会治理强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社工、社会资源和公民个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共存的关系,强调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不同定位、责任与功能。因此,“三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的新型框架、作为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机制,得到了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的重视,开始在实践领域广泛开展。
二、“三社联动”的产生背景
“三社联动”是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产物。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是政社合一的社会,国家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体系运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政企职能和社企职能独立分开的步伐加快,“单位制社会”逐渐被替代,大量冗余的社会职能开始凸显,需要有相应的机构去解决对应的社会问题。
民政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社区服务。200年民政部明确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把工作任务分解为城市社区绿化、卫生、公共安全、文化设施、体育环境等物质环境改善,也要解决了社区弱势群体的现实困难。这种“社区建设”体制下社区仍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单元”。而另一类民间力量社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进入“增速发展期”。如何发挥好这些社会组织的作用,承接让渡出来的部分政府职能,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人员的力量引入成为必然选择。社会工作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它可以帮助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和孵化成型,同时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提高社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
“三社联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日常活动和基础设施为载体,社区整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三社联动”逐步显示价值,它是一把可以统筹调动资源、凝聚社区居民、创新服务机制的钥匙。
三、“三社联动”的现状与问题
(一)“三社联动”的发展模式三社联动最初在上海进行试点,做为一种推动社工和民政事业协同发展思路被提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互动”成为发展社会工作的一种推进策略。上海也成立了最早的三大社工机构,由专业社工介入“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第一次整建制地深入社区,为社区中“三失”青少年、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同时,部分三社联动形式以街道、社区为平台,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独立社工机构承接社区各类民生项目运营,这样能够为社区普通家庭和老年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群等提供服务。这样有效实现了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在城乡社区平台上的对接。还有的城市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建立“三社联动”联系会议制度,建立街道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为民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上协同行动。部分城市则采取了政府让渡空间,让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融入社区工作场所,分担部分社区的职能工作,推动社会工作进社区。
(二)“三社联动”在社区发展中的实效性
聚焦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时代新发展的阶段,贯彻新发展的理念,构建社区的新格局,就需要开创现代化社区事业“三社联动”建设新局面。以加强本土化、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为发展理念,将“三社联动”与精准救助先行区、医养康养先行区、温情服务先行区相融合,做到站在民众立场去完成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社联动”中对专业社会工作普及化,让民众充分感受到社会治理中的自我调节模式。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进入社会组织孵化中信的建设中,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三社联动”长效机制,以更加专业化的方式推动。
(三)“三社联动”的组织孵化功能
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旨在打造“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細化的服务。各地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会),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培育孵化、资金管理、人员培训和招募、项目执行监督等综合服务。这样完善了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机制,强化市、县、乡、社区四级微公益创投机制,政府资金以公开公平的模式进入到社区运营中。
【参考文献】
[1]叶南客 陈金城.《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2]中华社会工作网.《【社会工作10年巡礼之七】三社联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深耕细作》http://mzzt.mca.gov.cn/article/sggzzsn/shgzsnxl/201611/20161100887314.shtml.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