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立
摘要:我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属于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棉花栽培种植期间,整体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提供,需重视对棉花栽培技术的科学运用,同时,病虫害问题同样属于影响整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需重视对常见病虫害采取科学防治,以此为棉花栽培种植提供可靠保障。对棉花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有利于棉花整体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关键词:棉花栽培技术;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前言:棉花栽培种植阶段,培育过程相对繁琐,且种植时间相对较长。棉花生长发育期间,土壤、气候与温度、水分等,均会对棉花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对棉花栽培技术加以科学运用,对棉花生长发育则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此外,棉花栽培种植期间,还需对病虫害防治加以重点关注,避免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此,通过科学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促使棉花整体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1棉花栽培技术
1.1种子选择
棉花栽培种植,有关品种选择方面,需保证具备优质高产、抗病、苗期长势旺等优势特点,优选良种,能够为棉花整体产量与品质提供可靠保障。所以,选种期间,需做到仔细认真,应选购正规厂家,以保证种子质量符合严格标准,若质量明显较差,则活力标准以及成熟度,势必会受此影响。除此之外,选购种植期间,还需结合土壤条件,选择符合土壤条件的优质良种,以此为优质高产提供可靠保障。
1.2选地整地
棉花栽培种植,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为充分保证棉花种植能够实现优质高产,务必对选地整地加以重点关注。地块选择方面,需保证土壤疏松,耕作层相对较深,且富含充足有机质。同时,前茬作物完成收获之后,需及时完成深翻整地,标准深度保持介于25-35cm,确保对犁底层完成打破。实施整地期间,可同时完成施加基肥操作,以充分腐熟有机肥为主,并搭配相应的氮、磷、钾肥。对肥料采取均匀混合,并在田间地块完成均匀播撒,随深翻操作翻入土壤下部。此外,为对杂草采取有效控制,可通过福乐灵乳油,浓度标准48%,完成均匀喷施。
1.3种子处理
有关地区气候、地理等方面因素,需对此加以综合考虑,以此完成品种选择,保证结铃率以及抗病性相对良好。基于地区具体情况,对适合品种采取重点推广。品种明确之后,播种前15d,需完成晒种操作,时间标准控制约45d,确保种子发芽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为有效避免病虫害频发,需对种子采取必要的消毒处理。此外,基于地区常见病虫害,选用适宜药剂,完成药剂拌种,如敌克松、多聚灵等,浓度标准50%。
1.4播种
播种时间需合理明确,以此确保结铃期能够有效延长,促使棉铃结铃量可以得到有效调高。鉴于此,棉花栽培种植期间,需对品种、气候等众多因素采取综合考虑,以此对播种时间做出合理明确,通过适时播种,保证整体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提高。如鲁西南地区,多以4月中下旬为主,完成适时播种。
1.5苗期管理
播种结束,则需对播种地块及时完成覆膜,并仔细检查,以防由于大风天气造成地膜受损。出苗之后,对棉花幼苗采取及时释放,以防由于高温等对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棉花幼苗生长至2叶期之后,可及时完成定苗操作。幼苗叶子生长至4-5片,可及时完成间苗操作,对小苗、弱苗与杂苗等采取全部剔除,确保添加密度能够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完成深中耕松土,标准控制为15cm,苗期阶段,中耕次数控制介于2-3次。为保证苗期不会出现徒长现象,可对化学调控药剂加以科学合理选用,如缩节胺等。
1.6现蕾期管理
棉花生长发育阶段,为保证植株获得足够养分,种植人员务必做好追肥,可通过沟施方式,以复合肥为主,亩施标准15kg。部分地块,若植株长势相对缓慢,可通过磷酸二氢钾,浓度标准0.2%,对叶片完成均匀喷施,充分保证生长速度。追肥完成,可通过沟灌等方式,及时完成灌溉,基于土壤墒情与天气,对灌溉量做出合理明确[1]。
1.7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阶段,植株对养分需求相对较高,可以氮肥为主,亩施标准10kg。若遇到干旱天气,则需及时采取合理灌溉。除此之外,果枝台数保持约8台的情况下,及时完成打顶操作。部分田间地块,植株长势相对旺盛,打顶前后需对植株长势采取密切关注,可通过缩节胺,完成化控操作,避免出现徒长情况。
2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病害防治措施
有关常见病害,以枯萎病、烂铃和红叶茎枯病等居多,面对此类病害,需通过科学防治措施,以此保证棉花产量、品质不受影响。针对烂铃病害,多为玉米螟和棉铃虫所引起,通过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可对害虫完成有效杀除。针对枯萎病,则可通过绿丰95喷药机,搭配防死乐,以此完成均匀喷雾,或是位于植株根部完成施药。同时,通过爱农喷雾,搭配解害灵药剂,间隔7d完成喷雾,有效避免枯萎病症状进一步加重。针对红叶茎枯病,则可基于病害具体情况,通过甲基托布津,浓度标准70%,以800-1000倍液为主,搭配绿丰95,完成综合防治,以此可对红叶茎枯病完成科学有效防治[2]。
2.2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栽培种植期间,虫害问题频发,不同类型害虫对应的防治措施存在区别差异,需基于具体虫害,以此实施科学有效防治。针对棉盲蝽害虫,可通过乐果乳劑,浓度标准40%,以2000-3000倍液为主,以此实施科学有效防治。针对玉米螟和金刚钻害虫,可通过敌百虫,浓度标准90%,以1000-1500倍液为主,以此实施科学有效防治。棉花栽培种植期间,同样较易发生棉铃虫虫害,可通过敌杀死,浓度标准12.5%,以2500倍液为主,以此实施科学有效防治,实现虫害问题的及时解决,确保棉花能够保持正常生长发育。此外,棉花生长初期直至生产结束,切勿滥用农药,避免对土壤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若出现滥用农药的情况下,有可能对害虫天敌造成杀死的现象,以此对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明显阻碍影响,使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2.3提高棉花抗病能力
棉花栽培种植期间,需对打顶、整枝等加以密切关注,保证打顶、整枝可以做到及时有效,使棉花能够保持良好长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棉花栽培种植期间,打顶属于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可对顶部优势形成有效消除,保证侧芽能够获得良好生长,为棉花整体良好长势提供可靠保障,以实现整体产量的明显提高。针对打顶方法,可基于棉花生长实际情况,对打顶方式加以科学选择,第一,一次性完成打顶,时间以7月中下旬为主,及时完成打顶操作,对枝叶顶尖采取整体打落,为整体良好长势提供可靠保障。打顶技术之后,会长出新枝,确保生长足够花蕾,以实现整体产量的有效提高。第二,保留棉花枝叶,待生长至3-5枝情况下,对棉花定心采取整体摘除。棉花生长若表现出不健康情况,则需及时完成打顶,若长势良好,保持健康状态,可对打顶时间采取适当延长,以此为整体产量提供可靠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棉花栽培种植期间,科学运用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对棉花整体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所以,务必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保持高度重视,对棉花栽培技术加以科学运用,对技术要点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同时,有关常见病虫害,需重点加强科学防治,避免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实现棉花整体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提升,促使种植经济效益得以真正提高,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佼,冉辉,徐园.棉花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8):95-96.
[2]阿依孜瓦尔·阿不杜拉,阿佳古丽·阿不都.棉花优质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新农民,2020(3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