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 刘菊红
高中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内容,听和说是从小学就开始教学的内容,已经融入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在高中阶段不再单独作为教学内容开展,而阅读、写作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的重点。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高中阅读教学以课文作为范文,教会学生对事物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厚积薄发,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和写作素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通过归纳、分类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和领悟运用语言的规律,学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写作事由。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不会体验生活,导致写作素材缺乏。学生在写作中想敞开胸怀去写真实的故事时,却因为心灵的感受与真实的思想被有限的言辞和固定的作文模式束缚着,加上大脑中没有写作的词语和素材,导致写作无从下笔、无话可写,只能生搬硬套和虚情假意。对此,高中作为要以真实生活为基础,让真实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在写作中流露出来。其实写作就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将生动的生活搬到作文本上。
教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制定者,是作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引导着作文教学方向。高中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经典词语的借用和华丽语言的运用,而是如何用朴实无华的词句将学生的思想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课一练,根据写作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高考作文要求,构建发挥学生潜能的作文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特有的时代思想意识为基础的作文教学体系。在作文写作中,教师是写作的辅导者,也是作文的评价者,学生是作文的创造者,通过作文流露出自己的思想。
学生是作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独立思考,交流互动、乐于表达和敢于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高中作文写作教学必须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和在书本中学到的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作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从点到面、从浅到深、从表到里的思考过程。
顺畅地运用语言是以自觉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为前提的,只有把语文知识有机地整合才能实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但是,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很少,没有积累多少语言,及时积累的语言都是照搬照抄,不会进行梳理和整合,导致作文中的某些词句显得干巴空洞、错误百出且词不达意。学生缺乏语言积累,脑子一片空空,写作中胡编乱造,文章苍白无力。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与时事热点相关紧密,而死记硬背的词句已经无法套用,需要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语言。
高中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很紧,即使学生喜爱阅读也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许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从直觉思维出发,忽视了形象思维,导致写作的文章结构陈旧、内容平淡其语言直白。有些学生虽然具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意识,但是不能在笔尖上流露出来,文章思路不清、条理性较差,甚至价值出现严重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有限的作文教学时间用于写作训练,而教师的点评时间较短,学生很难意识到作文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校正作文的错误方法和思路,导致他们的作文水平很难提升。
阅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有效途径,但是学生没时间阅读或不爱阅读,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无法提高,也无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较差的学生,作文内容单薄、语言苍白、主题平淡,无法用丰富的语言表达生活和思想,作文水平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大部分学生以语文课本知识为主,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读名著,从而也感受不到名著写作手法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力量,平时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完成月度任务即可,从不思考名著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比较单薄。学生文对一些文化问题只是看看或者满足好奇心,从来不深思其中的原因,也不有意识的认知其中的文化意义,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文化空间中运用着不般配的写作素材,使他们的文章缺乏智慧。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要经历低级到高级、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先是表象思维,再经过实证变思阶段进入联想和想象阶段,最后进入批判与自我批判阶段。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选取一些经典型的文章让学生去欣赏和模仿,首先激起学生的相同思维,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批判,最后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独特思想的文章。模仿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具有一些技巧:一是学习行文结构。行文结构就是写作思路,要做到先模仿后创新;二是分析文章语言特色,要深刻理解经典名著中某些经典词句的运用;三是模仿经典的写作方法,文体不同写作方法不同,在阅读中要仔细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生相互评论和交流作文,可以使学生在欣赏、感受别人文章的同时思考自己文章的不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修改和创作文章。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互评交流的文章是学生自己的文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提高鉴赏和评价能力提供了机会。学生互评与交流文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合理分组学生、合理分发学生的文章,避免重复分发或者学生分发自己的文章,提高学生互动交流的热情;二是教师要制定一个学生互评互改的参考标准,使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有参考思路并反思自己写作的方法,通过互评互改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既学习传统文化又学习当代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学习优秀文化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使文章充满文化气息。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还不够,还要关注当今的文化发展动态,站在当今文化的丰碑上去思考传统经典文化,才能找到新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提升作文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对学生的经典名著阅读课做以下指导:一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名著,要求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且在阅读中做好笔记、积累素材,为作文打下坚实的文化素养基础;二是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开展专题教学,将某种文化进行强化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借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图稿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