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2 月24 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举行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机械行业运行情况。他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规模继续增长,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产业基础有所增强,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完成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走势。截至2020 年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92288 家,较2015 年末增加6833 家;资产总额由2015 年末的19.27 万亿元,增至2020 年末的26.52 万亿元,累计增长37.66%,年均增长6.6%。
(2)经济效益实现增长。“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主要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机械工业增加值年度平均增速为7.5%。2016~2018 年可比口径下,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7.6%;2019~2020年可比口径下,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为3.5%;总量上始终超过20 万亿元规模。机械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4.7%,总量始终保持在1 万亿元以上规模。
(3)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累计生产大中型拖拉机193 万台、发电设备59091 万千瓦、工业机器人76 万台(套)、汽车13589 万辆、挖掘机124 万台、叉车278 万台、机床407 万台、其中数控机床113 万台、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383 万台、金属冶炼轧制设备556万吨、变压器205 万千伏安、交流电机13652 万千瓦、电力电缆36881 万千米,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设备供应与保障。
本刊编辑部摘编
2021 年2 月
2 月24 日,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举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机械行业运行情况。现摘选部分内容如下。
(1)研发体系建设加速。“十三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2016~2020 年,共分3 批批准建设机械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8 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24 家,重点实验室23 家,创新中心1 家。截至2020 年底,已挂牌运行和正在筹建的创新平台241 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29 家,重点实验室111 家,创新中心1 家。通过持续的发展,这些创新平台已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制造、成形加工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2020 年机械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16 万亿元,同比增长5.08%;实现利润总额1.13 万亿元,同比增长13.07%。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增速,分别向上拉动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3.8 和9.8 个百分点,对全行业实现较快恢复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在全行业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0 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75.1%和76.95%,比2018 年(可比口径最早年份)分别提高2.93 和7.54 个百分点。
(3)重大装备有新突破。在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重大技术装备实现突破发展。自主设计建造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 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制造。装机总容量达1600 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为目前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的设备制造全部实现国产化。昌吉-古泉±11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全压通电成功,张北可再生能源±500kV 柔性直流电网的投运,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和柔性直流电网已居国际领先水平。中海油惠州石化120 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其关键设备乙烯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压缩机)全部由国内企业制造。工程机械实现了掘进机械整机系统集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15m 及以上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和超小直径(≤4.5m)盾构实现了施工应用。
(4)一批基础共性技术取得突破。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在可靠性技术、试验验证技术、基础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效推动了机械装备及配套零部件的性能、质量水平的提升。突破大型升船机复杂系统可靠性多元评价方法与长寿命高可靠服役策略、大模数重型齿条制造技术与寿命评价、升船机可靠性评价准则与工程验证技术,有力支撑三峡和向家坝两大世界级升船机安全可靠运行;掌握了大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柔性高效精确成形关键技术、复杂铸件无模复合成形制造关键技术。
(5)若干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在国家“强基”工程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实现了技术和规模应用的重大突破,部分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问题有所缓解。工程机械、大型锻压机械用高压、数字液压元件和系统,农业机械用静液压驱动系统等一批高端液压产品研发、生产取得重大突破。高端核级密封件系列产品实现了世界上最低的泄漏率和最高的安全水平。三峡升船机提升系统、海洋平台齿轮齿条升降传动装置、200km/h 级高速客运机车和重载货运机车齿轮传动装置等高端齿轮产品已经基本满足配套需求。
(6)部分基础制造装备取得进展。近年来,国家和全社会逐步加大对基础制造装备的重视程度,不断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十三五”期间,以高精高效五轴加工中心、超重型数控机床、大型压力机等为代表的创新成果逐步进入重要用户行业,航空航天、电力、汽车、船舶制造等领域的装备供给能力提升明显。高档数控机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实现了从500h 到1600h 的艰难跨越,部分达到国际先进的2000h;精度整体提高20%。我国主持修订的“S 试件”国际标准已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并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检测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7)智能制造发展迅速。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数字化制造已在机械各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工程机械骨干企业相继构建了自身的数字化研发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了研发、管理与服务的升级。部分农机企业通过应用管材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人、环保涂装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提高了加工制造能力,保证了产品一致性。在铸造行业,很多规模以上企业已采用自动化生产线,部分企业建成了数字化生产车间,少数企业走在了智能铸造领域的前沿,如发动机缸体数字化车间、砂型3D 打印智能工厂等。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0 年,总体来看汽车行业表现大大好于预期,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的支持,二是行业企业自身不懈的努力,三是市场消费需求的强劲恢复。
从市场情况来看,2020 年,汽车销量自4 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增长,全年销量完成2531.1 万辆,同比下降1.9%,降幅收窄,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从细分市场来看,商用车市场2020 年率先加速,全年销量呈现大幅增长,乘用车市场全年销量仍呈现下降,但降幅收窄至6%,并且从9 月开始,乘用车单月销量增长贡献度已超过商用车,反映出消费需求正在恢复。新能源汽车自7 月开始月度销量同比持续呈现大幅增长,全年市场销量好于预期。汽车出口在结束了前8 个月的低迷后,9 月以来开始恢复,并且11 月、12 月连续两个月出口量刷新历史记录。
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消费需求还将加快恢复,加之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判断2020 年或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底年份,2021年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 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0 年,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在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 万辆和136.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 万辆和111.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 万辆和25.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从月度产销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从7 月份开始呈现增长态势,增幅逐渐扩大,12 月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2020 年1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 万辆和2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7%和49.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 万辆和21.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2%和47.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 万辆和3.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2%和71.6%;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 辆和229 辆,同比分别下降81.3%和83.7%。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1 年1 月5 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召开2021 年新春媒体座谈会。毛予锋常务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协会郭长城执行副理事长、王旭监事长等参加座谈会。王黎明秘书长主持会议。
对于行业现状,毛予锋指出,分析近20 年来全球及中国机床产出和消费情况可以看出,近10 年全球都处于缓慢增长阶段。期间,受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市场出现了断崖式下落,但随着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增长,机床市场也得以恢复,到2011 年需求达到了最高点,之后波动下降和回升,但至今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位。
毛予锋认为,机床工具是与需求牵引相关性极强的一个产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也是事实,主要表现在:(1)高端需求与供给能力不匹配。即国家战略需求的急迫性与国产高端机床的支撑能力不匹配,而且产业链短板比较突出,高端机床及关键基础配套件仍依赖进口;(2)能力水平的导向不平衡。重主机、轻配套,重样机研究、轻应用验证的现象虽有改观,但由于机床产品离散性和个性化较强,中高端产品与用户协同创新实践仍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探索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体制机制,在重大需求拉动和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更希望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3)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部分领域深陷“大而不强”的发展陷阱,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高端人才缺乏,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企业。
毛予锋提出,目前需要对供需关系有新的认识,机床工具行业已从产品的专业化向市场的专业化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1)市场需求从完全依赖投资向投资兼顾消费方向转变。比如,从过去的主要为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服务,向兼顾为3C、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半导体等众多领域服务转变。即需求关系发生了改变。(2)行业的供给方式从批量化向定制化转变。由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向以提供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为主的市场导向。即供给方式发生了改变。(3)产业链的角色从需求实现向需求创造转变。从以前的被动跟随式解决用户需求问题,向与中高端用户联合预研新需求和新工艺转变。即要真正成为用户的“工艺师”。(4)制造系统从离散型的自动化向全系统的智能化转变。人口红利逐步丧失、企业招工难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倒逼行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型升级。即深度解决需求层次多样化、需求消费个性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等问题。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1 年2 月22 日,德国柏林。据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ZVEI)的消息,中国2020 年再次成为德国电气产品第一大出口目标国。2020 年德国电气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总额为233亿欧元,同比增长6.5%。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2019年增长为4.3%)。
与此同时,德国电器产品对外贸易在去年年底显著恢复。2020 年12 月德国电气产品的出口额为171 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而进口则呈两位数增长,达13.1%,同样达到171 亿欧元。
该行业12 月的积极发展也促成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全年来看,下降幅度不及2020 年上半年可担心的程度。最终2020 年全年,德国电气行业总出口下降5.7%至2027 亿欧元。相比之下,进口电气产品的损失则要低得多,下降了2.1%,为1899 亿欧元。
“德国电气行业的商业环境在2021 年1 月连续第9 个月得到改善。对当前状况的评估和业务预期都增加了。”Max Milbredt,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专家说道,“德国电气行业的复苏也在继续。在去年12 月该行业的订单额比上年同比增长13%,保持连续四个月的增长。”
据悉,2020 年中国也是该行业向德国进口最多的国家。该行业从中国进口数量为549 亿欧元,同比增加5.8%,其增长也高于2019 年的数字(2019:+2.7%)。
“德国电气行业的迹象表明将在新冠疫情的打击后出现重大复苏。这种增长的部分原因要感谢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德国产品对中国市场有极大的吸引力,并且正在加深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Max Milbredt 评论道。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1)合锻12500t 镁合金轮毂全自动锻造液压机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2020 年11 月,合锻智能研制的镁合金轮毂全自动锻造生产线配备了一台125MN 模锻液压机、自动上下料系统和模具自动喷淋系统,实现全自动生产。该生产在一台液压机中实现镁合金轮毂的一次性锻造成形,具有工艺先进、生产工艺流程短、可靠性高等优点。
(2)合锻2100t—5 序全自动高速伺服液压机生产线。2020 年5 月,由合锻自主研发的2100t—5 序全自动高速伺服液压机生产线,采用伺服系统控制,配备三次元机械手,整线生产节拍可以达到6~8 次/min,是目前国内同类液压机冲压线的2 倍,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实现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具有节拍快、效率高、节能环保、噪声低等特点。适用于轻工家电、汽车等领域冲压件的生产制造。
6)苗木处理。一是剪枝。将苗木地上部分的分枝全部剪掉。二是剪根。剪除受损、腐烂和过长的根。三是泡根。栽前将苗木根放入水中浸泡一昼夜,使其充分吸水。四是蘸根。栽植时用磷肥泥浆液(磷肥1.5 kg+黄土10 kg+适量水)蘸根。五是消毒。用代森锰锌+高锰酸钾杀菌。
(合锻智能)
2021 年2 月6 日,扬力集团隆重召开2020 年度总结表彰大会。集团全体管理干部,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党员、团员以及员工代表参会。会议由集团党委副书记孙朝军主持。
会议首先由集团总裁林雅杰先生宣读了2021 年度集团及下辖公司干部聘用决定,林国富董事长向受聘干部发放了聘书。随后,林雅杰总裁分别与各事业部总经理签订了2021 年承包合同书,宣布了新一年度的承包指标,并与受聘的事业群主要负责人合影留念。紧接着,集团总裁班子分别宣读了各种表彰决定。首先,林雅杰总裁宣读2020 年度事业群要素承包嘉奖决定,张军副总裁宣读了2020 年度科技成果、QC 成果、专利奖励、科技论文等表彰决定。然后,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孙朝军先生宣读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十佳员工”表彰决定,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另讯 扬力集团荣获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关于印发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通过复核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的通知》(工信部联政法函【2020】351 号)文件正式发布,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第五批)。
扬力集团自1966 年成立以来,始终贯彻“智能化、专业化、重型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品种,品质、品位”为核心的三品战略,长期致力于冲压、钣金、锻造、激光等各类中高端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制造。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形成了由金属成形装备、数控钣金加工设备、热模锻压力机和金属板材一体化解决方案组成的产业格局,力争为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气等行业提供最完美的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
(扬力集团)
亚威股份用丰硕的经营成果,为新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 年第四季度,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69%:紧抓下游高端市场自动化、智能化需求,金属成形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业务订单突破1.8 亿元,同比增长逾三倍;无畏激烈的市场竞争,激光加工装备业务订单同比增长4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亚威股份)
2021 年2 月22 日,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召开2021 年工作启动会,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总经理李峰主持。
庞洛明总经理作了动员讲话。庞总在讲话中强调,回首“十三五”,国机铸锻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用了2 年的时间让国机铸锻重回行业应有地位,又用了1 年的时间使国机铸锻的发展定位实现新提升,产品创新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刚刚过去的2020 年,国机铸锻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全体职工人心更齐、干劲更足、风气更正,未来更加可期。
庞总指出,2021 年必须聚焦聚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国机铸锻所处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责任、价值、创新、拼搏开启新的一年,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要铭记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国机铸锻已踏上发展的新征程,公司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确保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进新征程再创新佳绩。
(国机铸锻)
2021 年2 月2 日上午,宁波精达召开年终总结大会。对2020 年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突破进行全面总结归纳,规划部署2021 年重点工作。
宁波精达面对疫情,全员逆势前行,履职尽责,保障品质,服务客户,公司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成功举办“宁波精达成立三十周年暨创新成果发布会”,公司2020 年终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电机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池装备、内高压成形底盘件装备、热成形结构件装备、汽车空调装备等领域都取得了进展。总经理在充分肯定各项工作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了2021 年新目标:围绕产业解决方案开展研发和销售,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继续聚焦换热器、微通道、压力机市场,强化优势地位,突破竞争差距。随后董事长宣布精达2021 年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最后公司高层分别带领销售、技术、制造、工艺品质和财务行政团队进行了宣誓,坚定了为更高目标努力奋斗、共创未来的决心。
(宁波精达)
金牛奋蹄开锦绣,凝心聚力启新程。春节刚过,浓浓的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安阳锻压各生产线就已全面开工,各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片热火朝天的新气象。
新年伊始,安阳锻压的订单就源源不断,员工们开足马力、铆足干劲抓紧生产,确保产品如期交付。车间里已包装好的高速液压铆接机整装待发。
高速液压铆接机是安阳锻压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为满足我国汽车工业的需要,引进吸收国外技术而自行开发设计的一种专用铆接设备。近40 年来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安阳锻压的汽车铆接机经过了几代创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车架铆接、机车车辆的敞车和罐车等的侧架铆接、芯盘铆接、侧柱边梁铆接、冲击座的铆接以及航空铆接、矿车底盘、农用车车架等领域的铆接生产工艺中。
由于该设备采用全液压的传动与控制,机器输出压力大,可以实现直接冷铆,提高了铆接质量。与传统风动铆接相比,具有工作环境好,无噪声,操作灵活、轻巧,劳动强度低,铆接速度快,铆接质量好等优点。
安阳锻压还起草制定了中国液压铆接机行业标准。从20 世纪80 年代安阳锻压研发出国内第一批高速液压铆接机开始,发展至今型号齐全,可以常温铆接8mm~16mm 铆钉,热铆10mm~28mm 铆钉。安阳锻压的铆钳是一体弯曲锻造,保证了金属纤维的整体性,并确保工作寿命更长,是一汽、广汽、宇通、江铃、凯马等汽车厂家的一致选择。安阳锻压的所有铆模出厂均采用磁粉探伤等周密检验,确保了产品质量。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源源不断的订单证明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
(安阳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