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元
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思考
吴德元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江洛林场甘肃陇南742305)
在我国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林业资源对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病虫害问题始终是营林造林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从林业病虫害的类型特点入手,分析了营林技术对治理病虫害的意义,提出了运用营林技术对防治病虫害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林业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林业病虫害;营林技术;治理
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若林业病虫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对林业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在开展林业建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合理采取有效的林业技术手段,对各种病虫害加以防治,为我国林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科学的营林技术和手段,加强营林日常管理,确保林区的苗木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及侵蚀,不断提高植树造林成林率是当前林业病虫害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能够为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林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病虫害治理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影响着我国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林业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林木从播种到幼苗生长,再到逐渐成熟,不同生长阶段都可能会由于病虫害问题而影响其健康生长。病虫害主要包括虫害和病害两大类,其中林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疾病被统称为病害,而侵害林木影响到其生长的各种虫类,被统称为虫害。引发病虫害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于林区土壤中原本就存在病虫害,这种情况的治理难度较小;另外一种是通过外界传播而出现的病虫害,这种病虫害大部分都是由境外传入,在当地少有天敌,因此能够迅速繁衍,在较短时间内不易找到有效的防治方式,因此会对林木的健康生长造成较大的威胁[1]。
我国的林木类型多种多样,因此病虫害的类型也较多,以往相关部门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严重危害,未能及时开展防治,导致不少地区在开展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长期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和影响。就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情况而言,病虫害始终都是影响林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防治形势严峻,对我国的生态平衡和林木的健康生长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受自然生态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林业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整体上皆体现出以下特点。
(1)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尽管根据危害位置可将其分为枝干病虫害、种子和苗木病虫害、根部病虫害、叶果病虫害4大类,但要从病虫害的种类上进行细分,大概有1 300多种,其中天牛、地老虎、蚜虫、舞毒蛾、立枯病、根腐病和白腐病都是较为常见的林业病虫害。
(2)林业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性较大,虽然不同病虫害对林木造成的危害不同,也不能对所有的林木树种都形成危害,但由于病虫害能够快速蔓延传播,会严重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若不能及时加以防治,极易造成林木的大面积死亡,甚至会出现大范围的虫灾,对于我国林业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3)林业病虫害还有易发生、难治理的特点。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其发生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管是在何种自然条件下,林木都有可能会出现病虫害,而一旦病虫害快速蔓延开来,再进行治理就会变得非常困难[2]。
随着各地植树造林面积的日益扩大,苗木的种植种类和林木结构也日渐复杂,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变异从而导致各种新型的病虫害的情况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营林管理人员对病虫害进行治理的工作难度。为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林业人员需加强对营林技术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当中,营林技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不断加强营林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营林技术做到合理应用,从而对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病虫害防治是营林管理当中的重点内容,目前防治病虫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生物防治、植物检验和人工捕杀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营林技术也得以完善,能够应对多种新型的林业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营林技术在病虫害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开展营林造林建设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可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营林管理工作,通过充分应用营林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尽量选择具有较好抗病能力的树种,并对苗木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另外,还应对当地林区的综合情况做出细化分析,从中总结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确保林木正常生长,为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育苗是营林造林前期工作的关键环节,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概率较小,因此在开展育苗工作时,常会将提高苗木成活率作为工作的重心。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若可以从育苗阶段就开始病虫害的预防,那将会大幅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因此在开展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积极调整育苗方式,一方面通过合理选择苗圃位置、改良土壤和科学灌溉来不断提高苗木自身的免疫能力,防止滋生各种有害物质,这样等到完成苗木栽培后,其免疫力也会相对较强,因此后期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要避免在苗圃中对同一树种实施连作,否则若病原物在土壤当中逐渐累积起来,苗木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即使由于受条件所限必须要连作,也需要在苗木移植后,对苗圃实施全面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处理,将土壤、枯落物当中的病原物全面清除干净[5]。
虽然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大等特点,但大部分病虫害都只会发生在特定的一种或几种树木上,对此,林业人员可以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多营造混交林,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树木来起到延缓病虫害蔓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对树木造成的影响,及时发现尽早治理。此外,混交林枝叶的枯落物也会形成高营养、易分解的凋落物,为多种生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长此以往,将会增强混交林的生态多样性。森林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完善,那么即使林区中出现病虫害,由于受到其他生物的抑制,也会将病虫害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5]。
林木的免疫能力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密切相关,若林木生长情况良好,免疫力自然较高,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及受其影响的程度也会相对较小;反之若林木生长情况不佳,其免疫能力较差,就会大幅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从而形成较大危害。因此在开展营林造林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始终秉持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来进行栽培种植,由于这类树种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生长过程中的免疫能力也较强,甚至会对一些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着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从根本上就可以起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6]。
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林木的正常生长及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开展营林造林的过程中,林业人员应尽量减少对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频次,尽量采用生物手段在短时间内完成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这样会让树木的生长环境无限接近于天然林,能够让森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快恢复,从而让林业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林业人员应加强森林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林区当中的腐烂物、病死植株和垃圾等,避免为害虫或病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
林业病虫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传播速度较快,仅凭林业人员的日常巡查是难以及时全面地发现各种病虫害问题的,为此,相关林业部门需要有效应用GIS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林区生态监控系统,对森林当中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林治理措施,积极促进林木的正常生长,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应即刻定位并立即采取针对性的生物、物理控制手段,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治理[7]。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及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林木种植过程较为突出的病虫害问题,会导致林业资源大面积减少,而营林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病虫害防治效果。针对新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林业资源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各项营林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采取及时清理林地中的病虫害木材、建设林地害虫隔离带及运用混合种植技术等措施提高营林技术水平,为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推动作用。
[1]黄万萍.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5):194.
[2]宫希成.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11):176.
[3]杨宇,赵雪松,杨国方,等.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4):49.
[4]蒋运辉.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11):52.
[5]周芝淼.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4):284.
[6]胡艳,胡博,张楠,等.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0(16):50.
[7]尚正洁.利用营林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8):75-76.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46
S763
A
2095-1205(2021)1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