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文学院, 辽宁 沈阳110000)
21 世纪以来,汉代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些成果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较以往有所推进。 之所以如此,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勇于尝试新视角与新方法、打破文史哲边界、借助其他学科成果来研究文学问题密不可分。 可以说,这种研究方式,对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学识修养与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类成果有的侧重于文学思想的挖掘,如许结的《汉代文学思想史》(修订本);有的将经学与文学问题参照研究,如张峰屹的《两汉经学与文学思想》;有的将文化与文学问题相结合,如赵敏俐的《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许志刚与杨允的《汉代文化转型与文学流变》;有的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入手,如陈君的《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蓝旭的《东汉士风与文学》。 以上这些成果尝试从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审视汉代文学,都有全新的发现与收获。
龙文玲的新著《西汉昭宣时期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以下简称“《演进研究》”)是在这个研究领域中较有特色的成果。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选题上,首次系统地研究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的关系问题,选题角度新颖。 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强调的“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在某一阶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的是经济、政治与文化上的整体性变化”[1]1,而这对文学产生的影响至深。 可以说,《演进研究》围绕这个论题,对西汉昭宣时期的社会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的整体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对当时的诗歌、辞赋和散文创作产生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颇具启示性。
第二,研究思路巧妙,由微观至宏观,由个案渐及时代,富有特色。 《演进研究》以承载盐铁会议精神的重要子书《盐铁论》作为切入口,通过对《盐铁论》文本的细致分析,探讨昭宣时期由盐铁会议引发的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表现,进而考察昭宣时期的文学演进问题。 正如《演进研究》所强调的,盐铁会议名义上是针对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等经济政策进行讨论的会议,实际上是对汉武帝时期各方面政策进行反思和清算的会议,有力地推动了西汉社会的转型。这突出表现在盐铁会议之后,西汉政府的治国方略由对外扩张政策转向了休息养民。 此书将西汉昭宣时期的文学演进问题放到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打破文学和史学的边界,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观察文学发展的变化,并注意探寻盐铁会议召开的前因后果,揭示盐铁会议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而研究昭宣时期文学发展演进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特征。 研究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富有说服力。
第三,在断代上具有鲜明特点。 在以往的汉代文学史研究中,研究者们习惯于“先秦两汉”“秦汉”或者“西汉”“东汉”这样的断代方式,将两汉中的某一位或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单独拿出来进行讨论的较为少见,而《演进研究》将西汉昭帝、宣帝统治的接近四十年的文学发展演进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汉代文学史研究中大胆而新颖的尝试。 这恐怕与龙文玲重视以小见大、以一斑窥全豹的研究风格有关,其此前的《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就是采用这样的断代研究方式。盐铁会议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 年)召开,而《盐铁论》到汉宣帝时期才由桓宽编撰成书,这本书可以作为观察昭宣时期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演变现象的重要“窗口”,这也就解释了龙文玲为何要选择这个时间段作为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对《演进研究》的选择角度巧妙,观察细微,该成果在西汉文学史研究中有更新的发现。 当然,该成果在研究方法与文献考证上也各有特点,在下文中还有交代。
《演进研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观察文学的发展演进问题,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如何影响文学演进,语言艺术又是如何体现某一阶段社会转型的特点,这种研究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分析法。 其优越性正如赵敏俐先生在《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中所指出:“从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来确定文学的本质,……把文学的发展看成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一个自身独立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也就把文学放在了一个复杂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2]《演进研究》敏锐地观察到西汉昭宣时期社会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的整体性变化,把文学发展放在社会总体转型的背景中考察,思考该时期文学主题的转变以及转变的根源,从而在第四章第四节“昭宣时期社会转型对文学演进影响”中得出了诸多新结论。 这充分说明从社会转型这一角度切入观察文学发展的特点,更容易发现文学史的核心问题。
汉代文学研究,已经雄辩地证明了社会政治经济会对文学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产生较大影响的几种文学史在论述西汉文学问题时,均能从社会背景出发分析西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文学史的论述范围较为宏观,往往把两汉作为一个单元来论述,这样对每个阶段的阐述还不够细致。 《演进研究》这部新著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 此书聚焦于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探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学发展变化的关系问题,如对乐府发展问题的探讨,细化到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乐府各自的阶段性特征,注重分析政策与政治思潮的背景因素。 同时该书在对文学主题的探讨方面,分析了盐铁会议召开之前的“过秦”主题以及盐铁会议中形成的“崇文过武”的新文学主题,强调了在促进文学主题变化的因素中政治变革的需求与盐铁会议的作用。
《演进研究》对社会转型的分析,是从《盐铁论》入手来观察盐铁会议对昭宣时期社会转型的影响,作为分析社会转型对文学发展演进影响的基础。 这种从微观入手进而深入到问题内部的“打井”式的学术思路,即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会发现一些以往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 比如,该书第二章第二节分析盐铁会议与昭宣时期社会经济转型的关系时,充分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根据昭宣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地位,将社会阶层分为四种类型:皇室成员、官僚、未宦文人和平民,一一考察了这四个阶层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并指出:“盐铁会议前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收入悬殊,苦乐极其不均。 在社会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多数人对现行经济政策的质疑,从而导致对当权者的信任危机。”[1]121通过分析,有力地揭示出盐铁会议召开的紧迫性及其对调整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演进研究》作了大量的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这突出体现在龙文玲先对《盐铁论》作了系统的考证,得出不少新见,然后立足于文献考证、量化统计,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西汉学术文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演进研究》在对西汉昭宣时期的社会与文学关系进行研究时,以《盐铁论》作为考察的切入点,但《盐铁论》部分内容的真伪还存在争议,不同的《盐铁论》版本在文字上也存在差异。 另外,对《盐铁论》部分内容的解读,不同的注本也存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演进研究》对《盐铁论》进行了多方位的整理和考证。 如从分析《盐铁论》的典籍引用入手,指出《盐铁论》第四十二篇至五十九篇非桓宽臆造;考证指出国内外图书馆著录《盐铁论》藏本的失误,肯定涂祯刻本为十行二十字本;在附录(昭宣时期文学编年)部分对一些作品、文学事件的编年提出了新观点。
《演进研究》一书还对《盐铁论》的版本和注本作了全面调查,并给予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这是很有价值的。 其材料搜集勤勉细致,使得该书在同类问题的讨论上踵事增华,提出了新见解。同时,发现了明清时期的二十余种版本,并且对这些版本进行了梳理,列出主要类别:明初十卷《新刊盐铁论》、明弘治十卷涂祯刻本、明嘉靖十二卷张之象刻本、《永乐大典》本等。 此书搜罗的《盐铁论》注本范围很广,包括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注本,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近四十种注释本作了介绍和评价。 如对王先谦和王利器注本的评价,认为王先谦的《校勘小识》的校勘成果被后者所采纳,王利器的校注本“堪称最佳校注本”[1]43。 同时也指出王利器的校注本“未采用徐培德、林振翰等人的成果,不免有所遗憾”。 这些观点因建立在全面把握《盐铁论》版本与注本的基础上,故极具说服力。
《演进研究》注意到《盐铁论》大量征引典籍文献的特点,做足了文献统计与分析的功夫。 通过全面梳理《盐铁论》典籍引用的材料,剖析此书独具的文献学价值。 统计出《盐铁论》引用汉昭帝之前的典籍“近六十种”,就连对古诗、俗语、民谣的引用次数也作了统计,对于未能确切断定出处的五处引书也逐条进行了说明。 此外,对《盐铁论》化用典籍的情况也作了统计和说明,依次关注了先秦和汉代典籍的数量、名称、出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学术文化特点。
关于儒家文化,《演进研究》认为,汉昭帝时期的儒家典籍在士人间接受程度很高,《诗经》《公羊传》《论语》是其所属类别文献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董仲舒的著述则在所有汉代儒生中被引用频率最高。 关于诸子学在汉昭帝时期的地位,也以统计数据来立论,除儒家典籍外,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是道家和法家著述,从而得出结论:汉昭帝时期“不仅朝中官吏重视刑名法术之学,那些修习儒家经典的在野文人也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关注道家与法家著作, 并以之为论理的依据”[1]53。 这一结论有力地揭示了汉武帝时期在“独尊儒术”官学思想转变后,知识分子阶层在文化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淮南子》《史记》均成书于汉武帝时期,距盐铁会议的召开时间很近,《盐铁论》对这两部书的引用情况也引起了龙文玲的重视。 她在《演进研究》中列举了《盐铁论》引用《淮南子》和《史记》的例子,并分析了这两部书受关注的原因,认为《淮南子》主张“权事立制”、守静应变的政治思想迎合了汉昭帝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政治心理,而《史记》虽然在当时流布有限,但是在内容上,“对汉武帝朝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事件均有详细记载。 正为盐铁会议论辩双方援引这段历史或作为批判的靶子、或证明其观点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文本依据”[1]56。 这些都合理解释了《淮南子》《史记》在汉昭帝时期受到朝野士人关注的原因,值得学界重视。 书中还通过对《盐铁论》引诗用诗的文献考察,认为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不仅在野的士人不专习一家诗说,而且在朝的官吏也兼习几家诗学”[1]69。 这些结论都是在大量文献统计基础上获得的,具有说服力。
龙文玲的《演进研究》在对西汉昭宣时期社会转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受其影响的昭宣文学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涉及的领域有乐府、汉赋观念、文学主题以及王褒创作等。
《演进研究》敏锐地捕捉到昭宣时期乐府与歌诗的阶段性变化,经细致分析考证,提出受昭宣时期社会政治、军事形势与学术文化变化的影响,汉昭帝时期的乐府沿袭了汉武帝时期的传统,但整体上趋于消歇。 而汉宣帝时期的文人在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较汉武帝时期的更具有儒学气息。 因此,乐曲风格更趋于典雅,这些因素促使汉宣帝时期的乐府歌诗在主题上改变了汉武帝时期的对征伐武功的赞美,转向侧重于赞美偃武兴文。
在汉代,政论散文在思想主题上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潮,汉赋也常常以讽谏时政为追求。因此,政论散文和汉赋是观察汉代政治思潮变化的风向标。 龙文玲的《演进研究》对此有准确的把握,该书细致地剖析了盐铁会议中贤良、文学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弊端的批评与反思,揭示了西汉政治思潮由汉初的“过秦”向昭宣时期的“崇文过武”转向的过程。 如该书第四章第二节“盐铁会议与昭宣时期汉赋观念的演进”,在归纳汉赋观念的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昭宣时期对赋的审美功能与社会功用反思的种种表现,指出昭宣时期汉赋观在赋学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一个时期自上而下的政治思潮转向,在士人的政论散文中往往体现得最为突出。 该书第四章第三节“盐铁论争与西汉文学‘崇文过武’主题的形成”,注意到昭宣时期的奏疏文的主题与汉武帝时期的相比有了明显变化,这与盐铁会议的论争有密切联系。 经细致分析这部分《盐铁论》文本与相关文献后得出结论,认为盐铁会议的论争一方面继承了“过秦”的社会批评精神,另一方面重视反思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并与汉文帝时期的进行对比,由此形成了“崇文过武”的文学批判主题。 而这一社会批评主题与汉初的相比,有所拓展和深化。
《演进研究》第四章第四节还就西汉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创作新变的影响问题进行了个案研究,讨论了王褒文学创作的典型性。 这部分细致地剖析了《四子讲德论》的主要内容:颂扬汉宣帝治世之功,讴歌汉宣帝的各项惠民政策,反映了休息养民、兴文偃武政策下国泰民安的社会状况。在《四子讲德论》《甘泉宫颂》中还有对“神雀”“麒麟”“凤凰”等祥瑞意象的刻意表现,体现了对汉宣帝德治的赞美。 这也是王褒的创作相较于此前作品所呈现出的新变化。 这些都证明了之前的结论:汉昭帝至汉宣帝时期文学主题的变化,与该时期社会转型密切相关。
《演进研究》在写作中亦存在可商榷之处。汉代文献散佚严重,尤其在诗歌方面,就保留下来的有限的两汉乐府诗里,无法准确判断部分作品,能够准确系于汉昭帝、汉宣帝时代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 这就造成了此书相关论述的天然缺陷,如在论述社会转型对当时诗歌的影响时,相关文学分析常被迫转为推论式的分析。 当然,这也是受文献限制的无奈之举。
观察社会转型对文学的影响,是《演进研究》的主要视角,具有其独特价值,因而取得了上述的成果。 然而,在最后一章的论述中,也有为了突出社会转型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其他影响因素论述不足的现象。 如在分析“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内容新变影响”和“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艺术新变影响”两个问题时,对前者的论述确实是一针见血,揭示了王褒作品内容倾向变化的关键。 相比之下,在对后者的论述中,将王褒作品的“声偶渐谐,声貌穷变”“舒缓语气词和节奏平缓句式”两个特点,归结于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艺术新变的影响。 然而,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往往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关系更密切,故这里将论述重心放在社会转型这一外在因素的影响上,说服力还不足。 如果能关注到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王褒的个性化因素,研究将更加完善。 当然,这些问题,与该书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自然是瑕不掩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