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深化方向

2021-12-02 19:09华东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中心卜玉华
少先队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少先队爱国主义国家

华东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中心 卜玉华

众所周知,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的前期组织形式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国家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在不断更新着自身的使命和教育方式。无论如何变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主题。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简要阐述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深化方向。

一、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基础

在中国传统社会,儿童主要以家族传宗接代的未来形象而存在,加之儿童在传统中国人眼中是脆弱而需要得以保护的,因此,很少有人将儿童与国家的未来建立起确定性或必然性的关系。虽然儒学思想家一直希望每个少年儿童长大成人后都能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愿景,但“治国、平天下”的愿景通常是儿童成人以后的事情,儿童与国家的关系并未如此紧迫,这个命题通常也就不被重视。但是,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让当时的先贤们认识到儿童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国家应对儿童实行强迫义务教育。“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

梁启超认同康有为的观点,并作了更为有力的论述:“少年明智国家就明智,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盛国家就强盛,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比欧洲胜,国家就比欧洲胜,少年在地球上称雄,国家就在地球上称雄。红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它发出的光芒无限长。”梁启超48岁时写了一篇宣言文章《少年中国说》,他将年轻人被置于国家文化、种族和国家身份的中心。在《论儿童教育》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指出,孩子有两个优点:容易引导,容易控制。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启发,他建议国家应该充分利用这两个特点,教育公民走向成熟,尤其要重视儿童之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梁启超让中国人认识到少年儿童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的鲁迅、丰子恺等人便也运用文学、艺术等作品形式向民众传达着儿童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或许受到这些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儿童教育思潮的兴起,童子军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立,以及20世纪20年代劳苦大众儿童的艰难生存状况,工人阶段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等,中国少先队最早儿童组织——安源儿童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其诞生之初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决定了中国少先队的产生与国家发展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即它是在国家处于生存危亡之际而诞生,为拯救国家命运而诞生的一个儿童组织。自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便成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主题内容之一。

二、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之百年历程

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包括对爱什么样的国家,如何爱国等两类问题的回答,前者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后者是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鉴于篇幅有限,我们主要从主题角度分析百年来少先队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1945年,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反帝反封建。

这一阶段包括大革命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国家正处于反帝反封建的两大斗争主题之下。这意味着,人们在为一个具有独立国家主权、民主平等的国家而斗争。这时,中国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自然是反帝反封建,以殖民、压迫、剥削、苦难,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反对封建文化的糟泊和追求国家主权、民权、民主、民生、幸福等为主题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宣传口号和实际行动进行的。少先队被作为小革命战士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行动之中,在行动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爱国主义要求。

2.第二阶段:1945年至1949年,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反对权贵富豪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共产主义国家。

这一时期是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形象而斗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为广大劳苦大众建设一个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国家;而国民党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则是有阶级剥削、压迫的国家形象。因此,这一阶段,少先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围绕反对暴力统治,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共产主义国家这一主题进行。同时,在解放区还开始一些以反对封建主义、追求男女平等的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

以上两个阶段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以耻辱感作为情感基础,耻感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所强化的是青少年对内的认同与爱国力量的激发,对外的仇恨与排斥心理。

3.第三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包括五个方面。

这一时期,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内忧外患的发展局势之下。内部方面,根据共产主义的标准,阶级仍然存在,阶级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消灭剥削阶级,建设共产主义国家便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之一。另一方面,国家经过多年战争,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如何尽快建设一个富强的共产主义国家便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主题,也成为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之二。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小五年计划”“除四害、讲卫生、学讲普通话”“学雷锋、见行动”等内容上。对外,新中国成立后,因美国原因,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十分紧张,以及抗美援朝的战争形势等,使得反对帝国主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三个重要主题。第四,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理解新中国革命者和建设者的光辉形象,让少年儿童对新中国产生自豪感,拥护和认同新中国,也是重要主题,比如,讲革命英雄的故事,表演革命英雄的故事,学习雷锋精神等等,都是这一主题的体现。第五个主题是反封建主义的专制、迷信、旧道德和旧文学,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少先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自然也融入了这些主题。当然,这五个方面的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也因时代主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重心。

4.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10年,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主要是热爱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发展迈入了全球化时代,于是,一些青少年在面对国外文化时,开始妄自菲薄,甚至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出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在此背景下,1986年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在全国少先队员中进一步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教育”,要通过“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少年儿童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指出,少年儿童“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应包括: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以学英模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最高准则的集体主义品德教育三项内容。

1991年3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给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副主任何东昌的信中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并指示要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江泽民的这封信,成为后来经党中央批准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及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的指导思想。“两史一情”教育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主要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围绕“两史一情”教育,少先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类教育活动。

步入21世纪,少先队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和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等各类服务少年儿童成长的活动。

可见,这一阶段开始扭转前三个阶段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之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始倡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培养青少年儿童的民族精神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基础由原先以耻辱感为主,转向以自豪感为主。

5.第五阶段:21世纪第二个10年,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转向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2009年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全委会,明确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第一个层次是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有条件的少先队组织要在少年儿童中培养审美意识;第二个层次是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2010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明确儿童性是少先队的基本组织属性,政治性是少先队的本质组织属性。并进一步强调:“要特别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最重要的内容,始终不能动摇、不能含糊、不能放弃、不能遗忘。”

2015年全国第七次少代会上再次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强调“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同年,《少先队改革方案》也明确指出,少先队改革要坚持牢记队的使命的基本原则,“以思想引导为灵魂,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9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致建队70年贺信精神,全国少工委提出,“构建党团队一体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培养少年儿童朴素政治情感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少先队员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了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新历史条件下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总体上,这一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主要以自豪感和认同感为主线,向少年儿童宣传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促进少年儿童对国家的认同与热爱,如宣传抗日战争故事等。爱党和爱社会主义教育则以讲党与新中国发展伟大成就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的感恩心、自豪感相统一,以培育少年儿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 百年来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与未来深化方向

1.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综合百年来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事实,我们可大体上将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总结为如下三点:

第一,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与国家发展的历史与时代主题密切相联。五个阶段的历史表明,每个历史时期,少先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都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国家发展主题进行的。这样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方面能够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建设的一分子,与国家建设同命运、共节奏,从而产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因为少年儿童正处于认知水平的具像发展期,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很难以超越抽象的概念理解,简单地进行理念灌输效果不理想,只有让他们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爱国行动中去,在行动中感受和体验爱国主义的情怀,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

第二,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因历史与时代主题的不同而着重于不同情感类型的培育。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少先队的爱国主义教育着重于讲述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造成的伤害,以及封建主义对人性自由的压迫等。改革开放之后的全球化背景下,则着重于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而培养少年儿童的文化与民族自豪感。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家治理越来越走向善治,国内外发展局势更为复杂,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少年儿童对国家的自豪感、感恩心与认同感等多重情感。

第三,少先队注重运用多种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爱和践行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包括;与国家领导人通信;每周的升国旗仪式;讲述红领巾与国旗的关系;讲述革命英烈的故事,现在更是强调运用故事讲述“四史”;参观红色基地;以研学行走方式了解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开展调查研究或大手拉小学的社会实践行动;等等。这些都是少先队行之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

2.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训与未来深化方向

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也是为了总结教训,更好地面向未来。百年少先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也需要我们总结教训。比如,我们要避免简单化或绝对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即历史上出现过用“好”与“坏”等价值观简单地教育少年儿童的现象,从而造成少年儿童误认为所有留过学的知识分子都可能是叛国者,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少年儿童的判断力尚不成熟,尚不能进行充分的辩证思考,如果简单化地教育好与坏,则容易产生盲目的爱国主义情感。此外,我们还要避免爱国主义教育的成人化倾向,尊重儿童的成长特点,避免过度强调一点而牺牲其他。

面向未来,中国发展越来越融入世界格局之中,爱国主义教育命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化探讨。如,如何辩证看待国家与全球的关系,当代少年儿童有面向世界的情怀,培养他们的全球素养,以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之中,又使少年儿童在面向世界的同时,更能够坚定地认同国家,这是一个需要妥当处理的关系问题。当前少先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大多是以讲历史故事、树榜样和参观等方式进行的,少年儿童忙于应对各类学业压力而无力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少先队的独特价值而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一个有待于深化探索的重要命题。

猜你喜欢
少先队爱国主义国家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让光荣感与少先队同行
加入少先队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