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临床研究

2021-12-02 16:55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4期
关键词:异体胞外基质补片

董 潇

(单县中心医院,山东 菏泽 274300)

牙科疾病在手术之后出现较大的口腔黏膜缺损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通病。临床上,患者常用临胃粘膜瓣转移或者是游离自体皮片移植法进行治疗,但两种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国外学者自1995年起,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并将其向商品化方向发展。近些年来,脱细胞真皮基质广泛应用,但在我国未见应用在口腔黏膜缺损之中的报告。本文通过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口腔黏膜浅表缺损进行修复,并获取显著效果,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病情的治疗,找出了新型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020年期间诊治的50 例口腔黏膜缺损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患者平均年龄(47.89±9.42)岁,最小年龄29 岁,最大年龄75 岁,病损主要是在口腔粘膜病情切除后、软组织瘢痕、牙槽脊低、多形性腺瘤等。缺损部位包括前庭沟、舌底、口底、颊部、腭部、牙龈以及唇部。

1.2 同种异体真皮基质

选择北京清源伟业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口腔组织补片,为半透明、乳白色、蜂窝状组织片。光滑面是肌底膜面,反之相对粗糙,组织片厚度在0.4~0.6 毫米之间。

1.3 缺损类型

患者口腔各部位的浅肌层深肌层以及牙槽骨暴露的粘膜缺损,所需修复粘膜缺损面积在2.30~12.00 平方厘米之间。

1.4 手术方式

以手术目的为依据,将患者病灶切除之后,对基底做彻底止血处理,选择大小合适的组织补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次数三遍或三遍以上,将粗糙面贴敷在创面处并进行固定。固定方式包括如下三种,首先是边缘严密缝合,在补片中央区开孔选择间断缝合法进行固定。其次,边缘间断缝合,选用碘仿纱布进行反包扎。最后,边缘间断缝合,对基托进行加压固定处理。

1.5 术后观察

医护人员对患者术后补片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并开展术后随访工作。牙槽突粘膜修复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在一个月之后做义齿修复,对其耐磨情况与创面啰嗦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2 结果

50 例患者之中有45 例患者完全成活,5 例患者大部分成活,未发生失败病例。手术10 天之后将包扎以风及缝线去除,清楚见到两种成活成分。首先是上皮化愈着成活,主要表现为补片粉白色、层薄且质地柔韧,和修补口腔黏膜周围近似。共计14 例。其次,为附着存活。主要表现为补片松软、较厚,呈乳白色膜状,在创面上贴敷,未见脱落,能够见到斑点状的组织浸润区,在手术结束后4 周之内,红润区的范围逐渐扩大,连接成片与口腔黏膜组织十分相近,共计36 例。患者的固定方式直接影响愈合形式,反包扎固定以及缝线固定均为附着成活,基托固定为上皮愈着。在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在观察期内,患者修复组织周围未见排异反应,在修复手术结束6 个月之后,软组织肌底修复区域与邻近组织相比,质地稍韧,患者未主诉不适症状。在手术结束4 周之后补片收缩机率为(3.8±1.2)%,术后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未发生瘢痕挛缩。

3 讨论

3.1 本文研究结果分析

此次研究选择脱细胞真皮基质,用异体皮片通过特殊的工艺将表皮脱掉,脱除真皮内极有可能被宿主识别并导致排异反应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皮纤维细胞等成分,制备细胞外基质将真皮层和表皮层的基底膜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不具备明显的种属差异,且抗原性较弱,能够支持源自于宿主且具备再生功能的纤维细胞,并为其提供生存空间,对细胞营养物质的满足提供有利环境。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将基底膜完整保留基底膜,针对表皮细胞的分化以及生长影响至关重要,二型胶原能够使角化细胞游走以及附着能力得到提升,对口腔表皮细胞的发育和生长存在积极的影响[1]。如果不具备基底膜,会导致患者在移植后皮肤出现起泡脆裂的情况发生,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断层皮片进行复合移植能够发生,在基底膜上覆盖自体表皮细胞,将其使脱细胞真皮进行有效结合,不断的增厚并拓展[2]。

在开放皮肤创面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1 周便能够长入血管,使部分位置达到血管化,2 周便能够呈现出具备广泛性特点的血管化,在3 周时脱细胞真皮基质边缘会出现上皮化情况发生,4 周时整个创面被上皮覆盖[3]。在进行口腔黏膜修复术之后的两周组织学表现如下:周围组织逐渐向移植皮片方向生长,使其上皮化并存在宿主细胞浸润的情况发生[4]。在烧伤患者的治疗方面,脱细胞异体真皮已经获取显著疗效。近些年来,牙龈萎缩修复、面部软组织填充等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广泛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

本文研究的患者在进行脱皮补片手术之后全部成活,没有出现因排异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成活病例之中,一些未成活的部分处于补片边缘部位,这一状况与肌底固定不良存在关联性。由此可知,脱细胞异体真皮在未有明显排异反应的情况下成活率较高。通过本文研究观察两种成活形式,主要是附着成活,成活期粘膜组织与坏死组织不同,红润区属于先期倒状在补片宿主组织长入,能够为细胞外基质的整体成活提供保障,细胞外基质以及上皮细胞为支架四周覆盖。上皮化愈桌成活过程与之相似,因选择基托固定,因此压力均匀,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宿主组织之中,患者口腔上皮的细胞能够在短期之内生长,在短时间内与周围黏膜组织生长相似,显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基托进行固定。组织学上,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呈胶原排列失调领悟作者在叙述、弹性纤维缺乏;无细胞真皮基质提供有规律排列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能与宿主组织进行无差别整合,因此移植后收缩性较好,无挛缩性,术后收缩可发生于整个宿主组织进入、上皮覆盖之前,一旦融合完成后再停止收缩,临床观察中的收缩作用主要出现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后趋于稳定[5]。

本文选择50 例浅表口腔黏膜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在治疗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3 个月-1年的随访。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知:45 例患者完全成活,5 例大部分成活,未发生失败病例。脱细胞异体真皮的存活形式包括两种,14 例患者上皮化愈着成活,36 例附着成活。术后2-4 周发生收缩,术后4 周之内收缩机率为(3.8±1.2)%。术后3 个月病情基本稳定,未发生瘢痕挛缩。

3.2 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比对分析

根据王怡丹[6]的研究结果得知: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去除异种皮肤和异体中的细胞,保留并降低其抗原性,对异种种植或异体种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制取方法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将表皮脱掉,将真皮内极有可能被宿主识别导致排异反应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脱,除制备由蛋白多糖、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和糖蛋白等组构而成的细胞外基质。此类细胞外机质多孔性三维膜性支架空间结构对宿主成纤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沁润长入存在积极的影响,继而在宿主组织在不具备细胞免疫反应或者是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之下,做到无差别整合。

因细胞外基质种属不具备明显的差异,且抗原性较弱。正因如此,在机体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之后,其引发的炎症低于自体的粘膜移植或者是皮肤移植。在此同时,该方法应用便捷实际操作的时间与自体组织移植时间进行比较较短,能够应用在无法耐受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中。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够将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基底膜保留下来,这对表皮细胞的分化以及生长而言意义至关重要,基底膜层二型胶原能够使角化细胞的附着能力与游走能力得到提升,对口腔表皮细胞增长有积极的影响[7-8]。此次研究选择海尔口腔修复膜,将此作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蛋白是其中主要成分,选择生物工程学技术将会导致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成分去除,将细胞外基质的基底膜和真皮支架保留下来。

此次研究未发生失败病例,共有17 例患者进行修复,在手术10 天之后全部成活,在大部分成活病例之中,周缘部位有未成活部分,这与基底固定不良存在直接关联性,针对口腔黏膜来说,修复膜不具备明显刺激性,在移植后口腔黏膜无溃疡异常增生出血的情况,结缔组织未发生血管扩张、出血和充血的现象,未出现因排异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由此可知,修复膜在不具备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下成活率较高。

综上所述,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替代自体皮片能够获得良好口腔黏膜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异体胞外基质补片
疝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用于应对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经编补片研究进展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运动对衰老的骨骼肌中MMPs及TIMPs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