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与线上消费双轮驱动,内需市场明显回暖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和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相继出炉。我国GDP同比增长18.3%,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表明行业生产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生产形势得到全面恢复。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巩固向好,线下与线上消费双轮驱动,内需市场明显回暖。此外,纺织行业出口规模也超过了疫情前同期水平,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651.1亿美元。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纺织服装行业抓住复苏的窗口期,实现了向好发展之势。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疫情将会加速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促使企业思考未来的布局和发展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创新、安全、环保势必将会成为行业的关注重点。
一直以来,展会都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自2020下半年起,纺织行业各类展览会接连回归线下。尤其是今年3月下旬刚刚结束的中国纺联春季联展上,5大展会共迎来了14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洽谈,纺织行业双循环节奏已经大步迈开,面料、纱线、服装等火热的商贸对接落地并向装备端延伸。在延期8个月之后,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将于6月12-16日举办,众多知名纺机制造商将向业界展示最新的应用动态和技术进步。疫情冲击之后巨大的市场空隙、亟待填补的新生需求以及积压已久的商贸诉求将在这届展会中得到集中释放。
本月,《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如约发布。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市场强劲增长。而作者林刚却抛出了关乎该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新兴国家的碳纤维如何赶超发达国家巨头?可以预测的是,未来3~5年内全球产能排名会有剧烈的变化,能进入世界前十名的起码需要万吨以上产能,中国厂家预计有5家企业入围前十名。届时中国的碳纤维产能有望超过世界产能的50%,成为最大生产国。
wangfei@c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