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1-12-02 12:31韩芸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一带贷款

韩芸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制造了重大机遇,企业纷纷探索有效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在政府扶持之下走出国门,早日站上国际舞台,展示自身的强劲实力。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有力支持,才能保证运营发展的稳定性,免于陷入破产和淘汰命运。严格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推出更多利好政策,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开展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才能更加稳健。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强力后盾,会顺利攻克融资难、门槛高的问题,大幅降低融资风险,企业将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为国家争取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一)符合我国企业融入世界的迫切需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竞争形势愈发激烈,我国企业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企业充分意识到了快速融入世界是自身稳定立足于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快转型升级速率,收获更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对外贸易合作创造了诸多机会,构建了全新的经贸合作组织,与周边国家维系着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走出去会得到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任何障碍都会逐渐消弭于无形。

(二)为我国企业转型发展指明方向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构建资源和利益共享的供应链,使得我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愈发关注自身的改革和转型。抓住时代赋予的有利契机,对“一带一路”予以深入解读,大胆地运用新思路、新技术实施转型,重视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赢得良好的口碑,有利于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得到国内外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赖,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带动对外投资,提升产能利用率

与我国众多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资源储备不丰富。我国企业纷纷开展对外投资业务,既可以帮助睦邻友好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又能够提高产能利用率,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企业走出去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工作,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的真正实现。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企业走出去实力弱

纵观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不难发现,其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运营管理中普遍暴露出了财务内控不严密,财务信息公开不及时,产品附加值不高等弊端,意味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赖。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低,大型、正规的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其贷款,走出去企业得到的贷款通常来源于中小型金融机构,受到贷款产品的限制,企业投入过多的融资成本,只能得到很少的资金,贷款时间也比较短,加重了走出去企业的经营压力。

(二)融资准入门槛较高

我国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往往优先考虑抵押物充足、经济实力较强、信用可靠的大型企业,这种心理同样存在于境外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很难扭转,给我国走出去企业融资制造了重重困难。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对走出去企业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繁琐,无形中增加了融资成本,从贷款申请到放款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影响到了走出去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落实,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

(三)境外融资平台较少

一般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遍布着大量的发展中国家,思想较为封闭,近些年刚刚开始与我国合作,当地金融机构没有开通对我国走出去企业的贷款服务,致使我国企业在相应国家很难得到贷款支持。我国大部分走出去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企业在融资时频频碰壁,大大打消了企业走出去的热情,长此以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巨大阻碍。

(四)境外信息掌握不足

尽管在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企业走出去,借此来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促进多边经贸合作,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可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较为匮乏,最为突出的就是无法获得真实完整、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对海外市场发展变化形势缺乏准确掌握,再加上受到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走出去企业制定的管理决策和融资方案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吸纳的资金有限,不足以支撑项目的长效开展,面临的融资风险更是居高不下。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融资问题的应对措施

企业走出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融资难度大、风险高,限制了企业不断向前的步伐。针对融资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应该携起手来,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机制,制定更加灵活的利好政策;金融机构推出更多贷款业务,专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走出去企业则要明确融资风险,增强自身风险抵御能力,彻底脱离融资困境。

(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金融机构在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立足于金融机构的角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要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凭借国家主权信用先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再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转借给国内没有主权评级的金融机构,让走出去企业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要科学设计贷款利率,降低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要考虑到贷款过程中自身可能遭遇的风险,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三是走出去企业和金融机构预先签订贷款协议,说明融资项目获利之后如何分配所得收益,以降低前期的贷款利率,精简贷款程序,快速获得项目启动资金。

(二)制定开放、务实的经济政策

走出去企业的融资需要政府宏观上加以管控。“一带一路”背景下,政府部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控力度,以我国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本国利益原则,制定开放、务实的经济政策,转变陈旧观念,助力我国企业勇敢地走出去,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增加国民总收入,制造全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拓展海外市场、扶持走出去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对税收制度和财政政策予以调整,适当减免走出去企业的缴税额,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除此之外,对于那些经营状况良好,财务内控制度健全、财务信息透明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强化走出去企业防控融资风险的能力。

(三)走出去企业要采用差异化的融资策略

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走出去企业应该明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应该运用差异化的融资策略,以满足融资需求,尽可能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所获收益。国际市场瞬息万变,有些融资方式并不适合于我国走出去企业,对于企业而言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制定科学严谨的融资方案,会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比如说,在走出去企业的创业阶段优先考虑运用内部融资方式,建设阶段使用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等到企业步入国际化经营成熟阶段,可以进行国际股票融资、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这些融资策略的应用可使我国走出去企业成功解决融资问题。

(四)完善信贷考核和政策体系

为了保证“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机构能够积极为走出去企业发放贷款,应该完善信贷考核和政策体系,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将走出去企业的融资风险分担给金融机构,能够大大降低融资风险的发生概率及酿成的损失,促使金融机构更加关注贷款客户的信誉,全过程地对走出去企业的经营现状、资金利用率、还款情况进行审查,履行监督管理责任,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力随之提升。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样适用于保险领域,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到国际市场,为走出去企业兜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捆绑的格局,提高“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类融资项目的成功率。

(五)组建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走出去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强了对企业资信评级的管控,给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类型、保险范畴、保险成本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当务之急是要组建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对商业出口保险的类型、范畴以及覆盖区域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以短期保险为主体,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同时,放宽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资质的相关限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危机意识,使其不断更新业务类型,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企业的海外项目融资的相关诉求,防范融资风险,扩大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要给走出去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经济政策,完善信贷考核和政策体系,组建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彻底消除走出去企业的后顾之忧,助力海外项目的高效开展。政策和制度的大力扶持之下,我国走出去企业在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抓住行业改革浪潮,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一带贷款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还贷款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