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瑜,尚海龙,潘盛名,杨德慧,周磊,邰青山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传统资源丰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当加以保护的村落[1]。在文中的“传统村落”是为有关部门所提出的定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朗德苗寨也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之中。村庄是人类精神物质化的产物。它关系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其他行为。传统村落的外部环境、形态与风格、道路水系、建筑风格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先民创造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中国地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朗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北面郎德镇,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巴拉河上游为主要聚集地,苗寨主要沿巴拉河上游支流报德河分布,分上下两个村寨,上游为上郎德村,下游为下郎德村,是雷山县的北大门。郎德村和下郎德村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
笔者在村民口述中了解到郎德上寨是为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朗德苗寨是苗族由古至今聚集而来的自然村寨,至今全寨有147多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村民,以陈、吴二姓为主。朗德上寨山川环绕,四面环山,古老的吊脚楼建筑群被茂密的森林和竹林衬托着。绿树和青藤之中隐隐若现的小路蜿蜒曲折。美丽的苗族民歌不时的回荡在深山之中。在村寨前,蜿蜒曲折的报德河是该村寨的“生命之源”,为村寨提供了水源。南面的“护寨山”苍松和柏树苍翠茂盛,北面是杨大六桥—“风雨桥”。在1985年,上郎德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民俗文化,首先作为旅游去对外开放。自此,上郎德寨成为贵州省重点旅游村寨之一。笔者走访得知郎德有上寨与下寨之分,村民称之所以名称为下寨是为了与上游的郎德上寨照相呼应,与上寨大小规模相差不大。郎德村寨四面环山,地势西面高东边低,它由西向北、东、南倾斜。大部分的山都是绵延不断的,更有的是重峦叠嶂的,岩寨山在村寨的东边,朗德镇政府就在此选址布局。
在黔东南,是以好客和民族团结而闻名的苗族,苗族是以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闻名,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至今仍被保留与传承。关于郎德苗寨的村寨发展历史,并没有确切记载。经询问几位村寨寨老之后,才提供了打开寨史之门的钥匙。郎德苗寨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在村寨历史石碑上以及村民口述,笔者了解到朗德苗寨大约发展于元末明初。本文主要探讨了朗德上寨村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变。清末咸丰郎德上寨就有有70多户200多人。然而,“咸同起义”失败后,他们被清军血洗一空。后来从凯里舟溪,几个吴姓苗族村民迁移过来,和姓陈的互称兄弟,因此两姓不得婚配。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远离外界压迫,延续了自己的生活,也保留并发展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直至解放初期,才恢复到50多户260多人。又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在有100多户,500多人。战争影响着村落的演变,大自然给予人们的资源是村落空间形成一种制约因素。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陡峭,群山环抱,山川河流,灌木丛生,多为山区,少数平地,耕地较少。此外,由于地处东南季风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特征湿润多变,不易干燥。由于纬度因素与地形因素的影响,日照日数少,土壤湿度大,更是使得朗德苗寨的空气湿度相对较高。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人们非常重视建房。居民选择傍山而建,多是借助自然环境的牢固的防御屏障来增强村寨本身的自卫能力;朝南朝北,既能防潮防虫,又能接受更多的阳光沐浴,使水迅速蒸发,从而保持房屋木材的干燥,增加房屋的使用寿命。
贵州是山区,平地很少,不宜在山区开垦广袤的土地进行住房建设。砖房底气比较严重,经济成本很高。另外,在深山中,苗族部落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使用现代材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为了节约土地,当地居民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选择住在600坡的山坡上,以增加粮食产量和养家糊口。
影响黔东南传统村落布局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貌形态,黔东南的地形多为山地地形,地势崎岖不平,而地面又是承载村落建筑的基础。所以,地形是直接关系到传统村落空间的分布格局。
朗德苗寨第一个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群山怀抱,傍山而建,村落聚落分布于山脊或山谷地带,不仅朗德苗寨的空间形态如此,大多数黔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亦是如此。
形成这样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因为朗德苗寨是苗族村民聚集的村落,苗族素有“高山苗”之称,明代记述苗人“择悬崖凿窍而居,不设茵茅,构竹梯而上下,高者百初”,清代也有相关记载“行黔西五尺道,道左右高山矗矗,皆苗所蔫居”[2]。在苗族村落的空间布局中,山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黔东南有山有水,可以提供种植、养殖、养殖等便利的农业活动,既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其次,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村庄周围有大量原始山林,可以涵养水土,涵养水源,对径流调节和小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从传统历史和社会因素来看,朗德苗族人出于防御意识,选择高山陡坡建村。1855—1872年,清朝咸丰与清朝作战,起义失败后,起义军将领杨大六在此驻营,他在这里修建碉堡和壕沟,借助自然环境的防御优势,增强村落自身的自卫能力,清军用了18年时间才平息,可见防御性意识和选址效果明显。
所谓的“领域”是指某些物体占有的区域,是一个表示范围的概念[2]。一个领域可表示一个村落即一个村落就是一个领域,而村落范围与村落领域应该统一理解,领域是由村落范围边界闭合轮廓曲线围合而成的。这里村落边界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村落外部空间的边界即“边界”,二是指村落内部空间的边界即“内部边界”。
首先,黔东南山区地形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给了村子一定的圈地感。朗德苗寨建在山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有这样一个外部边界,但这种的边界并不明显。总体上看,郎德苗寨的平面空间虽然没有被包围,但由于周围山地地形等自然环境的限制,其边界实际上已经形成。村落的地域感主要依靠特殊的地形形成自然屏障,如山峦起伏、河流分隔、植被变化等。这些都给了这个村子丰富的圈地感,但边界并不明显。这种封闭感只会使居民产生一种本能的属地意识。
其次,天然林与房屋建筑之间采用自然过渡形式,不符合一定的形态组合,它形成了一个与自然兼容的灵活的内边界,但并不明显。郎德苗寨的吊脚楼建筑基本沿等高线分布。每一座吊脚楼建筑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格局,他们的分布在村庄周围较高、较陡的地方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造成村庄的内部边界并不明显。村寨大门是唯一明显的内部边界节点。黔东南大部分传统村落都会设置村寨大门是标志着村落空间的开始,郎德苗寨也不例外。总体上,苗族村寨房屋与天然林之间一般采用自然过渡的形式,并根据情况以自然环境为导向,形成与自然相适应的灵活的内部边界。
朗德苗寨村民们遵循地形、水文、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村落里建成的建筑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体现出朗德苗寨的内部空间建筑是以人为本的。苗族的吊脚楼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单体成为朗德苗寨内部建筑群的基本组成单位,吊脚楼是黔东南苗族传统村落的建筑特征。建筑群空间格局特征可以通过建筑朝向、建筑组合、集散程度和村落内街巷格局体现。
3.3.1 建筑朝向
朗德苗寨吊脚楼建筑的方向性选择并不是偶然。它是随着苗族的传统文化长河沉淀和苗族居民长期以往的特殊生活方式发展而来。此外,地理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郎德苗寨各单体建筑及整个建筑群的朝向。
第一,黔东南传统村落的建筑群结构都比较松散,而且整体建筑群的方向性并不明显。归纳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像朗德苗寨那样的凸曲线形状,多分布在山脊上,有着不太明显的离心和发散的感觉;另一种是凹形的,多分布在凹陷处如山谷、山坳,有着不太明显的向心和内聚形态特征。像这样整体建筑群的朝向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朗德苗寨的面河而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则之一。
第二,每个独立的建筑都没有固定的朝向,由于房屋的阴凉面(背面)与山体向阳的一面相对,村落建筑可以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所以,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基于向阳的原则,正所谓“负阴抱阳”。由于黔东南传统村落大多位于山区,山势起伏,日照时间相对较小。因此,选择这样的朝向之后,后面的山可以阻挡冬季的寒流,迎着太阳可以争取更好的日照和阳光。
第三,黔东南传统村落中的建筑大多位于山区,形成了随机有序的空间结构。从平面空间布局上看,大多数村庄顺应自然地形标高,房屋与等高线平行布置,一般为排、柱形式;从竖向空间布局上看,房屋、建筑物的布局根据潜力沿斜坡逐层布置,在空间构图中形成强烈的秩序感,但同时,它相对自由灵活,不受约束。
3.3.2 建筑组合
黔东南传统村落内的主要建筑组合形式有三种类型:组团、带型、散点。群体形式,也就是组团,这种形式是黔东南传统村落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团组的数量,可分为“单团聚合”和“多团聚合”。带型则是建筑沿河或者公路两旁分布,散点的建筑组合形式在黔东南最少见。朗德苗寨的建筑组合形式是组团中的“单团聚式”。
其原因是受人文因素的影响。村落最开始的形成是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与当地原住村民一起发展形成。村落内一般有一到三个姓氏,形成家族式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组团式发展。郎德上寨以陈、吴二姓为主,一个姓氏可以有一到两个家族,所以家族是否强大决定了该村落的发展。
3.3.3 集散程度
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整个建筑群结构的分布程度,即朗德苗寨每座吊脚楼建筑之间的距离。在朗德苗寨,吊脚楼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挨家挨户”这一概念在这个建筑群里中体现,几乎没有开放空间,特别是血缘亲属关系的居民,他们的房屋建筑更为紧密。建筑物以交错或平行的方式彼此靠近,形成了较为均匀的分布,且吊脚楼建筑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具有紧凑的空间特征。当村落扩大时,新建的吊脚楼建筑总是填补村内外的空隙,以提高空间密度。当然它的紧凑并不是指把空隙填满,在村寨中,蜿蜒盘旋着铺满鹅卵石的石子路。但是也不难看出,紧凑型建筑群结构的空间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至今,它不仅仅停留在现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延续。
村落处于山区之中,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加上土地贫瘠且开垦不易,村民为了留出更多的土地面积用于耕作。种种因素之下宅基地的选择就变得很困难,村民们只好选择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吊脚楼是为半吊式,这种吊脚楼的后半部分落置在山地的坎坡上,有的会用石块支垫,另一部分则会吊脚架空。笔者特向村民询问种类型建筑在当地有何优势。村民回答:“木房子(吊脚楼)一般起得高,木材太重不行”因此这样的房屋形式不仅减轻重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材料,节省工程量。而且山地地区耕地面积少,吊脚楼相互挺近排列组合可以减少土地占用,既保护了耕地又解决了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