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玉
(环山集团养猪事业部,山东 威海 264400)
“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猪是六畜之首,是保障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价格也是影响CPI重要的指标[1],所以生猪产业的发展对国计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猪存栏数量及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居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自2018年8月3日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该病传播速度较快,猪场损失较大,对养猪行业以及与养猪相关的上下游行业来说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但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较大,仍有一半以上的ASFV编码蛋白功能尚不清楚[3],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使用,这给非洲猪瘟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如何做好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确保生猪养殖安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这是疫病防控的基本法则。文章简要介绍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在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猪群健康管理、猪场出入口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以期提升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规模猪场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猪场以前容易暴发的疫病,多数因为有对应的疫苗或者药物可以控制能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所以大家把疫病的控制寄托在疫苗和药物上,忽视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后,因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用,改变了养猪从业者对猪场疫病控制的策略,转向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从新猪场的选址、栋舍布局、人员淋浴通道、物资消毒方式、出猪台等硬件设计建造上加入了防止病原传入的生物安全理念。另外对于场外饲料运输、猪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人员招聘、人员隔离、人员培训等管理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转变。
我们的前辈一直在倡导对于动物疫病防控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这一理念在没有有效疫苗和药物可用的非洲猪瘟疫情面前得到了重视。对于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提高猪群的抵抗力,需要从猪群需要的饲料、饮水、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
在确保饲料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确保饲料的安全。第一,要对饲料原料进行严格把关。将饲料原料进行生物安全分级管理,对有生物安全风险的动物源性蛋白原料,可用植物源性蛋白原料替代,同时进行定期检测筛查和监控。第二,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管控。目前行业内普遍认可的闫之春、秦英林等提出的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进行85 ℃高温加热3 min的处理方式,确保生产出来的饲料即便含有病原也不具活性。第三,对饲料的运输环节进行管控。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人员的接触污染,可以通过使用散料车直接运送至猪场外,隔墙打入场内的散料塔;对于没有散料塔的猪场,可以等员工下班前进行卸料,卸料后直接下班不再返回生产区,同时对饲料熏蒸消毒或者常温放置15 d之后再使用。
除了要确保水源的水质达到基本的《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之外,还要确保水源不含有非洲猪瘟等病原的污染。最常用的做法为使用深水井或者自来水的水源,不使用浅表水或浅水井的水源,同时可以考虑使用过滤设备或者消毒设备对使用水进行过滤或者消毒处理。
猪只的生长离不开周边的环境,但是猪只大小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为了给不同猪只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根据猪只日龄大小,通过监控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的基础上,使用湿帘、风机、燃气加热器、锅炉等设备设施,调整环境参数处在一个猪只需要的、可控的范围内,在满足猪群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也不造成能源的浪费。
对于规模化猪场,猪场的入口处管理主要是指对入场的人员、物资的管理。但严格意义也包括对进入栋舍的空气等所进行的管理。
首先,对需要入场的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因业务拜访、技术交流等类需要入场的人员,坚决禁止入场;对其他必须入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淋浴并更换干净的衣物隔离后入场,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人员入场前进行湿纱布采样检测。其次,对于入场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分类管理。非必须入场的行李箱、背包、衣物等可以放在猪场外部的库房,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携带入场,场内所有人员需要的生活物资全部由公司统一采购配置。必须入场的手机、电脑、充电器等设备需进行严格的酒精擦拭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对于贴身的项链等贵重物品,建议放在家中,如需入场必须在淋浴时进行严格冲洗。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工作服的颜色对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出猪台等区域进行颜色分区管理,用于提醒不同区域人员避免交叉接触。
对于公司统一采购的办公、动保、劳保、维修配件等物资,全部按照分类分别采取高温烘干、消毒药擦拭、常温静置等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凡是可以高温烘干的物资,优先使用烘干房进行烘干处理后入场。对于不能烘干且不着急使用的物资,全部常温静置15 d以上再使用。疫苗、公猪精液等不能高温且不能长时间放置的物资,可以采取拆除外包装,用消毒药擦拭消毒或者用加消毒药的冰水混合物浸泡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
对于猪场的通风管理,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猪场的选址和猪舍的设计上加以生物安全考虑。如果能将猪场建在远离其他猪场、屠宰场、高速公路等有一定风险的地方[4],将非常有利于猪场疫病的防控,确保猪场周边安全不会因为短距离空气传播而造成猪群发病[5]。对于高等级的曾祖代(GGP)种猪场和祖代(GP)种猪场,除了在猪场选址和猪舍设计上考虑生物安全之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正压空气过滤设备或者负压空气过滤设备对进入猪舍的空气进行过滤,以除去可能造成猪只发病的病原,保证通风的安全。
猪场出口处的生物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供仔猪、退役猪出场的出猪台,供死猪出场的通道等区域进行的管理。
基于出猪台直接与场外车辆接触、使用频率高,猪只易调头等生物安全风险点,目前常采用的管理措施有:首先,对出猪台进行脏区、净区严格的分段设计,且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标识,同时为不同区域准备不同颜色的专用工作服、水鞋和一次性隔离服,所有进入出猪台的人员必须使用对应区域颜色的工作服,更换黄色的水鞋并穿一次性隔离服。其次,选用生产场长、主任等生物安全意识比较强的员工负责此区域的相关工作,在合理协调里外的工作进度的同时安全地处理一些应急突发的事件。最后,可以为出猪台区域单独配置高压热水冲洗机、单独的排污管道等,确保清洗出猪台时不会给猪场带来生物安全风险。
死猪出场及无害化处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死猪与场内外设备和人员的接触。死猪出栋舍或者场区时,可以使用翻斗机或者铲车隔空翻到围墙外面,使内外人员设备不接触,避免外界人员和设备可能携带的病原反向污染场内人员或设备。同时,为了防止公共无害化处理中心的车辆污染场区,要避免无害化处理车靠近猪场,可以考虑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在场区周边共建一个小型的无害化处理点,供猪场专用,进行分段运输,并由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管理。
车辆是一个猪场不可缺少的工具,比如种猪的销售、猪只的淘汰、死猪的处理等,均需要使用相应的车辆。但是车辆也是疫病传播中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据统计,我国40%以上的非洲猪瘟疫情是由车辆或人员等带毒传播引起的[6]。所以对猪场所使用的车辆进行管理也是一个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车辆的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根据不同区域的生物安全风险大小划分不同车辆的使用范围,让不同的车辆只在固定的区域、区间范围内工作,专车专用避免造成交叉污染。同时,所有的车辆作业之后,需要根据风险大小去往不同的洗消中心或指定洗消点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为了达到较好的清洗消毒效果,猪场可以建设专用的洗消中心,其中配置发泡机、高压热水冲洗机、大力吹风机等常用设备,同时配置水质软化剂、清洗剂和消毒剂等。洗消中心内的地面需要做成斜坡状,方便污水集中流出并容易集中进行处理。为了保证人员的生物安全,洗消中心需配置专供司机使用的淋浴间,保证所有的司机可以做到经洗澡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后再进入车辆。条件允许的猪场,可以同步建设车辆烘干房,在车辆清洗消毒后进行60 ℃烘干30 min[7]以上,彻底杀灭车辆上的病原。
对于车辆清洗过程和清洗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只有彻底清洗干净的车辆,消毒药才能更有效地杀灭病原。所以洗消中心要有专人对车辆的清洗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要求不能有肉眼可见的猪只粪便杂物等。彻底清洗之后,对车辆容易污染且不易清洗干净的轮胎、挡泥板、车厢角落等地方进行采样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同时使用泡沫型消毒剂对整个车辆进行消毒。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定期对车辆的清洗消毒程序进行优化,从而不断地提高清洗消毒的效果和质量。
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就是要对猪场从进口到出口所有猪群可能接触的物资形成闭环的生物安全管控,确保猪群不接触到病原,同时通过饲料、饮水、环境控制等方面改善猪群的健康度,降低猪群感染疫病的风险。
农业农村部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中国畜牧业协会李希荣会长在2020年《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生猪产业峰会》提到当下以及未来畜牧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中第一条即为“非瘟疫情长期存在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规模化猪场要抓住机遇,制定适合自己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猪场的安全,确保生猪的供应量和猪肉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