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程度,直接影响水果行业的物流时间、物流成本及运输效率。提高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有效提升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水果产业作为我国农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水果品质、物流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果产业物流链主要由种植基地果农、连锁经营超市、物流中心、农贸市场、水果加工基地等部分组成,并在各个环节之间流动[1]。随着水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产业物流链无法有效衔接的问题日渐凸显。水果供需信息数据不对称、水果运输成本高、水果易损坏、供应链环节过多增加物流时间、供应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制约着水果产业物流链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障我国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解决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面临的问题。
一是以批发为导向的供应链模式。该供应链模式主要以各区域批发市场为核心,进行水果产业相关供需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将种植果农、批发商、加工生产商、零售商等参与主体有效串联,并以整个产业供应链接点为重要载体,相互连通,全面促进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传输速度和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将区域内所有批发市场进行串联整合,便形成以批发为导向的供应链模式,从而为大众群体稳定、快速地供应水果产品,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水果产业主要的物流供应链组织模式[2]。但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不高、过于局限且性价比不高,应积极打破其瓶颈因素,寻求更为高效合理的组织模式。
二是以商超为导向的供应链模式。以超市为导向的水果物流供应链模式,其链条接点较为简单,只涉及到供货方、需求方。商超在跟种植户或农村合作社签订水果销售协议时,主要从果农的种植基地直接采购,避免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供应链传输速度,能够有效保证水果产品的质量。这种水果供应链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口集中的区域,对于小城镇、乡村等地域不太适用。
三是智慧物流供应链模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水果物流行业已无法满足需求,转而寻求与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比如大数据信息平台、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实现传统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向智能化和科技化方向转型升级,打造智慧物流商业模式供应链模式。与前两种组织形式相比,该模式具有物流自动化、物流数字化、物流智能化的显著优势,能够实现水果产业信息要素的集成化发展,包括物流供应链节点集成、物流技术集成、物流组织形式集成,使得水果产业各子系统更加协调发展,进而全面提升水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各运行环节缺乏协同性,使得某些创新要素在应用过程中显得较为不成熟,尤其是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需要从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模式角度出发,构建更加健全且具协同处理能力的智慧物流供应链模式。
一是供应链节点过多且不衔接,增加了物流时间。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水果产业供应链节点过多且衔接度不足,致使水果产品流通过程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显著增加。调研发现,部分区域以供应链为主导的模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我国水果产业的物流供应链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水果产品在最终到达消费者之前,还需经过大量的供应链环节,同时也会经历层层供应商[3]。主要表现为:果农种植户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导致水果运输成本高、物流配送难度大;物流供应链时间成本高,供应链中间环节消耗时间占比在60%以上,无法进一步优化改进;物流运输设备较为落后,缺少冷链运输,容易造成水果腐烂变质。这种“推动式”的物流供应链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供需信息不平衡,采摘到消费环节周期过长,物流管理方式粗放、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多次分装损伤水果,中间参与主体过多等。
二是供应链成本较高,无法保证水果产业的稳定性。近年来,水果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水果市场供需关系极为不稳定,给果农和经销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产品滞销、价格波动的情况常态化出现[4],水果产业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其次,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无法形成闭环,单一发展模式的供应链成本逐渐升高,制约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了果农、批发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的利益。
三是供应链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反馈不及时。现阶段,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但没有真正将水果供应链与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信息化建设落后,致使水果供求信息反馈不及时。对于正在转型升级的物流企业而言,在构建信息化供应链过程中,也会面临着附加成本增加、如何及时有效获取信息数据及实现信息价值等问题[5]。同时,加快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目前,物流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贮备明显不足,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一是积极加强政府引导,充分保障物流供应链各环节有效衔接。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调控作用,提供政策和优惠补贴的支持。首先,要充分保证水果产品的整体质量。对批发市场、商超等中间环节流通的质量不达标的水果,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水果质量安全。其次,针对水果种植户与其他供应链各环节主体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快速有效获取供需信息等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牵头建立信息对称系统,保证物流供应链各环节有效衔接,为水果生产者、中间商、消费群体搭建市场价格、库存等服务,为我国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最后,政府应继续简化繁杂的审批程序,为水果种植采摘、加工生产、物流分配、销售等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组织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国内水果物流产业的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及运输等环节逐步得到有效衔接。从供应链角度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前水果物流供应链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因此,要积极转变零星分散的种植模式,走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完善物流产业的结构布局,进而全面推动整个水果产业的稳定发展。其次,必须建立零售商和果农数据库,实现零售商和果农的有效衔接,实现供需信息、付款方式、标准化管理、计划执行、分级包装、物流运输、销售分配等环节的绩效管理,确保水果供应链效益最大化。此外,应进一步优化水果产业的物流运输计划。即以最短的供应链环节、最少的运输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为出发点,设计各水果种植基地的采集路线,按照其辐射的距离,制定空运、海运和陆运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是切实加强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作为各行业的创新驱动力和关键所在,同样也是水果物流产业的发动机,应充分结合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等新时代产物,全面提升水果产业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目前,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在增加行业订单、促进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能有效刺激供应链上游生产和下游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在下游环节,应根据订单时间和订单量,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物流标准、销售标准、分配标准及客户规模等。在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重点聚焦水果产业数据收集、分析方面,为供应链的无缝衔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6]。比如在物流配送方面,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和云计算技术,科学合理地制定物流配送计划,包括运输车辆信息、行驶里程等。在水果订单管理方面,进行合理分配,实现水果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模式方面,除了依靠传统的广告策划营销模式外,还应根据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主动与线上供货平台、高新技术物流运输企业等主体寻求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面降低物流供应链的成本,提供各环节的物流效率。同时,有效发挥共享经济理念,以更高的定位、更大范围的跨产业形式,实现水果产业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以保证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环节附加成本,需依托智能物流供应链,简化水果产业物流运作流程,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此外,还应该全面加强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物流库存管理环节,优化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方式,显著降低各中间商的库存,并以此为契机,降低供应链各环节的横向中间环节库存和纵向中间环节库存。同时,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有效打破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隔阂,消除“信息孤岛”问题。
物流供应链逐渐成为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水果产业和物流供应链不断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供应链节点过多且不衔接、物流时间偏长,供应链成本较高、水果产业稳定性无法保证,供应链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应立足于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特点,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积极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智能供应链模式,简化不必要的供应链中间环节,为我国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