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一个练习”“一个项目”“一次比赛”“一个岗位”培养学生的创意素养,形成学长助教、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职业导师“四师”交融授课主体,打造佳作课堂、名师课堂、校友课堂、名企课堂的专业实践四大课堂。借助四大课堂完善教学过程中“目标明确——探索自学——合作展示——能力验收”四个环节,检验学生的理解力、行动力、执行力、专业力四种能力。依托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平台,构筑“共学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以“链接——导入”“经历——体验”“汇总——分析”“反思——应用”模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通过融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实践,推动创业型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创业型大学;艺术专业;培养模式;产学协同
创业型大学是随知识经济、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大学形态,它颠覆了传统大学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的刻板印象,以顺应区域经济和发展需求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就创业技能、折射知识生产模式、提高社会创新能力、驱动社会发展进步为目标[1]。“创业型大学之父”伯顿·克拉克曾指出:敢于变革的创业型大学依赖于发展“五要素”: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完善的发展外围、多元的筹资渠道、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整合的创业文化[2]。唯此其保存和传播知识的职能才能拓展、知识资本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有所体现。与理工学科的产业强转化能力不同,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生源选拔标准单一,技术和艺术课程简单堆积,教育实践环节存在重表面轻内涵、重表现轻创意、重技术轻艺术等问题成为影响创业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难以与职业需求相匹配成为创业型大学发展的重要阻碍。在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紧跟数字技术动态和媒介特性的前提下,对艺术专业的课程设计、实践训练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使学生艺术素养和岗位能力同步提升、技术操作和创意能力同步锻炼、专业意识和职业意识能同步养成,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创意”“创新”“创业”语境下创业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题中之义。
“三创”指创意、创新、创业。形象表述三者关系的话,创意是点,创新是线,创业是面,合格专业人才的培养正是连点成线、划线成面的过程。创意是将旧元素进行新组合,是在破旧基础上的出新,是创新的基础和萌芽;创新是创意的深入、细化和实践,也是创业的先导、核心与本质,是能力呈现的革新创造;创业是将创意和创新进行现实转化的过程,它依赖于创意和创新提供的能量,又为其提供载体与实现形式。创意、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创业成败往往存在正相关。从本质上看,创意、创新、创业三者是灵感、思想与行动的各自指向,创意注重瞬间想法的突破、创新侧重于思想和实践体系的突破、创业则是上述二者特质整合的实践[3]。高等教育中,“三创”意识的养成,意义正在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在满足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突破“无思维”的教育困境,在教育中融入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与互联网发展休戚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事关其能否识别被他人忽视的机会、勇于感知机会风险、是否善于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机会意识、创新精神和理性冒险精神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和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也是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下述三方面的意义:
(1)改善创业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老化、教学方式僵化、考核评价机制教条化的问题。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改善艺术设计专业部分课程理论知识体系陈旧、大多数实践课内容单一无特色、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简单乏味、综合能力考核评价主观片面、学生专业综合素养能力缺失等现状[4]。通过改革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结合传统文本和体现专业特色的数字文本方式动态记录学程,融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肯定学生成果价值。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强化学生创意技能,掌握熟练运用新媒体完成专业作品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凸显专业特色。
(2)提升创业型大学通过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就业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开发,开拓专业实践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实践岗位,对接行业需求。通过改变目前艺术设计专业一直沿用的理论和软件学习为主、教师主观命题为辅的教学定式,将对接企业需求的项目、案例导入课堂,借助创意完整流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核心专业素养、感受行业脉搏。探索具有地方特色、院校个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
(3)解决创业型大学借助课程平台建设实现政府、学界、业界资源共享的问题:通过艺术设计专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丰富学生实习渠道,实现学校与新媒体、文化传播机构、数码艺术培训、设计公司等单位的艺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问题。通过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促使院系兼具开放与共享功能的教学大数据中心建设,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教育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推动院系发展做贡献,解决大数据观融入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问题[5]。通过探索教学交流互动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辅导方法和手段,为学生专业素质养成做好积淀。通过协同育人合作企业及产教融合基地实验室项目的合作,使学生了解行业及项目运用流程,为就业及创业积累经验。
3.1.1 用教学过程的四个“一”打造课程实践“四”课堂
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每次专业技能课程完成知识点的“一个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链中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定时定量地检测每节课的学习效果,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将课内实践的优秀作品进行整合,形成佳作课堂。通过对佳作的分析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的应用,通过作品的启发示范性,促成学习重难点的掌握。课程大作业安排“一个项目”,将之前的知识要点进行串接,通过校内项目实践,借助学校电视台、教师工作室、学生校内创业自媒体平台,打造由电视台负责人、专业名师、创业学长组成的校内实践名师课堂,检测校内实践平台的及时与共享的有效性。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比赛命题作为网络实践环节,通过一学期“一次比赛”,实践信息收集、问卷的发放与整理、创意环节的执行力。邀请业内知名校友与学生进行网络连线,对作品提供专业视角和行业理念的修改意见,构建校友课堂,增强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的互动链接,使在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毕业生的指导下所有提升,毕业生对在校生的创意制作能力有所了解、为院系向企业的人才输送作储备。在专业学习第四年,通过岗位体验打通毕业设计与行业成品之间的通路,让应届毕业生在产学协同育人单位岗位上,将实习期间需要完成的行业命题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主题,在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确定职业发展方向。通过“一个岗位”来构建名企课堂,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接受企业、行业、职业要求的检测,借助现场教学的方式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
3.1.2 用课程实践“四”课堂落实专业实践“四”环节
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技能实作的前提下,艺术设计专业不少创意制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在遇到需要进行创意阐释的场合,往往会不知所措。其表达能力的缺失反映的是教学过程中沟通能力和合作交流环节的缺失。任何一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一样,都是人才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6]。只会做不会讲、只管设计不懂阐释、只能单打独斗不懂通力合作的人才不是合格的专业人才,即使工作之后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获得理想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艺术设计专业具体项目实践环节采用跨年级教学的实施方式,联合不同年级、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任务“发布——认领——交互——呈现”的环节明确进行线上线下同步交流。借助问题引导实施启发式教学,通过不同年级成员间的小组讨论、模拟创意提案等方式,促使学生在技术之外获得“话术”能力的提升,将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锻炼和整合,进一步强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素养,使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技艺”之外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之外的人文素养,践行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补齐短板,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学长助教、协同育人企业导师、本校专业教师、政府职业导师 “四师”交融授课主体基础上,通过佳作课堂、名师课堂、校友课堂、名企课堂,完善教学过程的“目标明确——探索自学——合作展示——能力验收”四个环节,进而从行业、学业、职业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意能力引导。
3.1.3 用专业实践“四”环节验证人才培养“四”能力
创意素养培养的“明确目标”环节以讲解法和比较法为基础,通过对课程核心知识点的呈现以及案例分析和命题实作练习,让学生对课程要求的重难点有直观认识和体会。该环节中课后命题练习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作业呈现检视学生对要点的分析运用,呈示学生的理解和创意能力[7]。“探索自学”环节通过课程结束后的大作业来达成。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于练习实践法和项目驱动法,学生将实践课程的零散知识点进行整合,通过分工合作和创作,行动力得以锻炼和提升。“合作展示”环节通过每学年参加的一次比赛项目来完成。学生通过模拟公司创作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创意呈现等流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模拟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在命题解读、创作、业界反馈、反思纠错等过程中实现提高学生执行力的目的。“能力验收”环节倒逼高校专业学生走向岗位、面对行业,通过现场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全流程、真实践的岗位锻炼中有针对性地考察自己专业所学与行业所需之间的匹配度,在岗位实战中养成自己的专业力。“目标明确——探索自学——合作展示——能力验收”四个实践环节分别对应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力、对专业核心技能整合的行动力、合作过程沟通协调和执行力、与岗位要求是否符合的专业力四种能力。围绕教学系统中“学生”“学校”“企业”三主体,利用逐层推进、逐步深化的环节推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通过将学习成果针对性地指向教学目的,收集教师实践教学方案、学生作品呈现、学生岗位表现等静态数据,跟踪教师实践教学监控、学生实习实践等动态信息,建立可溯源的教学电子档案。引入协同育人企业导师、校友、用人单位等第三方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形成评价与反馈,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目标可循、过程可控、结果可见”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素质要求达成的支撑矩阵。四种能力的养成有助于专业建立“教学开放、任务驱动、行业链接”应用型实践教学生态。
依托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及合作平台,创建合作基地、成立研究机构、建立教学联盟,构筑“共学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服务。
3.2.1 共学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体系
在服务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优势、瞄准传媒专业前端的前提下,将知识和技术更新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方案中。依托合作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面向艺术设计专业一线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理念分享、项目合作等工作,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知识体系随行业的动态发展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将产业和技术前沿进展、行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更新,实现知识体系的动态更新,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做积淀[8]。在选课阶段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引导,使学生能有意识地依据行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自身兴趣、职业规划、行业需求相吻合的能力培养课程,避免脱离行业需求、忽略学生兴趣和能力差异的课程设置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明确方向细分的前提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视觉媒体艺术人才实践课程设置。
3.2.2 共商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方案
由业界专家、协同育人企业高管和高校学科带头人、系主任、骨干教师组成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为培养方案的完善和课程的设置做决策。形成以业界专家、学科带头人、系主任为设计层、骨干教师为执行层、产学协同的校企合作机构相关部门为检测层的协同育人机制。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整体嵌入教学设置中,通过教学内容进行理念渗透,构建差异化培养、模块化教学结构、动态化培养方案修订机制的三位一体柔性培养体系,最大可能地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加强育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互动,减少人才培养极差现象,使培养的艺术人才所具备的创新素养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3.2.3 共建实践桥梁,铺就育人路径
整合“文化产业需求→用人单位要求→学生个性追求”,形成实践育人新思路。校企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多方合力,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学程定义分段、培养定位分层、职业定向分类、协作定时分享”的人才培养合作路径。对高校而言,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检测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学校只有积极与协同育人企业、用人单位多方联动,才能明确了解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设置调整的依据。在行业需求与高校育人间建立起可调节的体系框架,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培养环节,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避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3.2.4 共享实践成果,创建共赢生态
深入调研艺术产业链在技术、理念、人才素养、作品标准等方面的供需态势,通过产业生态视角下的成果共享,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的职业认证需求、技能标准制定。通过课程练习的理解力培养、项目操作的行动力培养、参赛经验的执行力培养、岗位实践的职业力培养,围绕课内、校内、网络、社会四个层级打造佳作课堂、名师课堂、校友课堂、名企课堂四大课堂。落实实践教学的启发示范性、及时共享性、互动连接性和交融开放性,形成教学与产业对接、线上与线下、学业与职业联动的三维动态实践时空。完成校企合作的智慧课堂建设,实现高校教学流程、企业管理数据的融通与共享,为艺术行业良好生态的建设作贡献。采取“岗位分析+教学目标拆解+技能训练”的方式细化课程教学任务。通过微课、慕课、行业专家远程连线指导的方式实施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创业通路有很多,主要有IP设计及创意理念孵化的概念创业,依托电商平台进行业务营销的兼职创业,加盟知名文化企业的依附式创业,组建全新品牌创意工作室的拓展创业等。如何具备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才是困扰学生创业的首要问题。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意识形成的[9]。”换言之,创业教育并不神秘,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获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养成可以从下述四方面努力:
(1)以“链接——导入”的方式强化用户思维、树立创业意识
意识是主体对行为的心理倾向。创业意识支配着学生的创业行为,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业意识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等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崇高社会理想的树立。艺术作品属于创新行为,它与发明不同,是在广泛汲取多方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纯艺术创作相比,数字艺术作品的出路是应用,因此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可否经受得起市场的检验是衡量数字艺术作品成功的标准,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每次创作之初就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树立用户思维,它事关作品能否拥有市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业积极性。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简约友好的互动为设计理念、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数字化的设计和服务是用户思维引导下创业意思的核心。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和项目伊始,教师就要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项目市场前景的兴趣,触发其学习动机。以“链接——导入”的方式,链接市场需求,导入用户视角,让学生以关注需求、关注市场作为创作指挥棒,久而久之形成用户思维导向的下意识。
(2)以“经历——体验”的方法培养迭代思维、铸就创业精神
与单一的艺术创作相比,创业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使学生正视问题、迎难而上,这是逆商教育的价值所在。通过逆商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毅力,使学生练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激发其预判潜能,能助力学生创业的顺利推进。“经历——体验”的方法是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创作、课后作品修改完善、电商营销、参与艺术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视作品的不完美,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次意外都视作机遇对待,而不是沉溺于困境一蹶不振。关注困境后的反思,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迭代思维,让学生在逆境中总结经验,思考什么是受市场欢迎、被社会需要艺术产品。在不断总结思考中养成谋求发展的危机感,以不断进步的意识、跟进消费者日益更新的需求,这也是创业精神的组成部分。创业精神包含开拓的激情、积极的心态、敢为的魄力、诚信的态度、超强的适应力等。创业者的素质、道德水平、精神面貌是创业之路能否走得长久的保证,是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监控、企业社会责任感等企业文化的重要背书[10]。因此创业精神的养成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3)以“汇总——分析”的手段养成数据思维、形成创业理性
在实践教学开始前利用网络方式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创新创业和岗位需求,让学生参与问卷统计环节,学会以数据等方式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这是大数据思维的第一步。大数据思维要求学生能以数据作为决策依据,会收集、分析、整理数据,并从数据中发现创新创业的机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宏观视野下,还要利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的契机,在艺术设计专业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搭载智能营销实训实验室,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练就扎实艺术素养的基础上,掌握以“云技术”为中心的技能素养,养成对“云资源”的敏感、学会利用“云平台”、体验创业“云流程”、运营“云业务”,使学生能有机会从决策者层直面市场、消费者、发展前景、竞争对手等方面现实,提升其创业研判能力。数据思维的学习和掌握可以辅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创业所需的资源,练就互联网数字营销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对创业市场进行预估,反推自己产品或设计的市场定位。通过及时更新的大数据发现市场新需求,利用便捷的数据获取低成本的网络流量资源。对学校而言,探索人工智能推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路径,可以拓宽学科发展平台,促进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知识深层次融合。在协同育人背景下促进专业建设软硬件提升,对推动校企合作的开放性媒体实验室建设、工作室创办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相关的岗位体验,创造了解行业流程的机会,使其学习效果得到检验,为职业规划提供方向。
(4)以“反思——应用”的迁移锻炼跨界思维、践行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培养包括洞察商机、管理、营销、沟通、公关、把控全局、决策能力等诸多方面,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以跨界思维来打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里,设置《营销学》《品牌学》《数字产品著作权经营》《制片管理》等跨专业课程。通过案例中不同行业间、实体和虚拟经济间的运作,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创新创业课程、竞赛等模拟或实战中,通过案例将所学创新创业理论、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营销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系统学习形成网状知识结构。在数字艺术大赛、创新创业比赛中鼓励学生组建跨专业创作团队,以比赛作品检验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实践教学链式效应生发。将整合后的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使学生养成把握市场规律、预测行业发展方向、实现数字技术+实用艺术+营销资源的整合能力。
除了课程设置,还需要转变思路,构建融艺术性和科学性、整合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艺术表达能力、体现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展现学生跨界思维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学校课程命题实践练习、协同企业实习、就业前的毕业设计环节都严格执行分层管理。通过前期抓选题、中期抓执行、后期抓完善等环节,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和协同企业资源对各个环节具体目标进行跟进和落实。将不同阶段控制结果纳入毕设评分体系,细化到每门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要求,形成完备明确的规定和操作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产学协同育人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将单一课内定时指导转变为课内课外全程指导。在协同育人企业支持下,实行就业直通车制度,学生在实习阶段进入相关企业,与企业导师依据工作内容、利用实作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形成由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毕设答辩团队。答辩环节也全面接受行业、学界双重督导,让学生直面行学界、企业质询,保证毕设质量。通过作品展示和创意陈述选出优秀学生作为企业拟录用人员,在毕设之后择优完成签约。以岗定陪、以案代作等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实践技能。通过协助协同企业完成项目来提升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掌握完整的行业运作流程,被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所熏陶,达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校企业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挥结合的目标。化解专业发展有特色无根基、人才培养有热情无举措、人才需求有市场无销量的尴尬。
产学协同视角下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是瞄准学科前沿、坚持专业特色、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其探索能够为明晰艺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践行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平台提供载体与条件。借助其导入行业需求、嵌入整体教学、植入职业平台、介入企业培养、回归市场检验等手段,实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把教学质量监控重点从刻板的计划性转变到灵活的有效性上,并覆盖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实践,构建人才培养的课内创意教育体系、课外创新教育体系、业内创业能力训练体系。依托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融合的“高素养”教学培养平台,实现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注释:
[1]陆珂珂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发展的若干思考》,《江苏高教》2018年第11期。
[2]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32页。
[3]吴霁虹·桑德森:《众创时代》,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90页。
[4]张昊民等:《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3页。
[5]杰克·M.卡普兰,安东尼·C.沃伦:《创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25页。
[6]王珊珊:《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第184页。
[7]胡洪春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传媒教育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33页。
[8]何军:《“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45页。
[9]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王孙禺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26页。
[10]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王孙禺等译,第1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