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邓敏,吴蓓,李健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应用好专业课堂教学的主渠道[1],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改进,并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以强力有的方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随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全国各个高校得以深入开展[2]。为了实现专业教育与各产业整体发展相适应,高等院校各工科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新工科专业的构建与布局[3],旨在能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深厚、技能扎实,且具有极强创新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以及跨界能力的人才。纺织工程专业是传统的轻工类工程专业之一,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又具备创新意识及深厚的国家社会责任感、担当和奉献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纺织类院校教师迎接新工科建设和专业思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政教育可增强本科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意识、纺织文化认同,促进学生对纺织行业认可。为在专业课程上挖掘纺织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案例,探究其中的纺织思政内涵,并通过多种形式应用于教学中,让纺织工程各主干专业课程发挥其潜在的立德育人功能[4],本文从纺织工程的主干专业课程思政的意思及目标入手,探索纺织工程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体制和教学方式,深入剖析纺织元素的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指高校各专业的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作用[4]。专业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的主阵地,但知识与社会密切相关,知识与意识之间存在引力,缺乏意识的引领,专业知识的传授就如风中随风飘摆的旗帜,无章法与方向可言。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可通过课程思政挖掘专业课的思政案例与要素,将思政教育融于专业及技能教育中。
自古以来,我国的丝绸制品经海路和陆路输送至西方世界,开启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如今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引领下,我国正由纺织大国加速向纺织强国推进。在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典型的人物和重要事件,均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精髓、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5]等思政内涵。历经近代数百年的发展,纺织品的应用已由衣扩展至食、住和行以及高端产业用品(如飞机、人造器官等)等领域。纺织工程学科发展到今天,凝聚了无数科研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劳工的智慧,其足以让我从中发掘出大量第一手思政素材,并深度剖析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新时期课程思政要点,把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培养各项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三全”育人。
纺织工程是纺织学科主干之一,属于二级学科。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纺织工程的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新设备及器具的发展方向。本专业总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育人目标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其目标如下:⑴ 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纺织行业发展理想,并具备纺织工程职业素养;⑵ 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传承纺织工匠精神,改变其对纺织产业的认识观念;⑶ 培养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程体制建设需要政府、纺织院校各级部门建立完备的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实施纲要,并给予有力的体制保障。纺织类学校或院系可组织一些纺织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案例交流,也可资助纺织类课程思政案例或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依照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制定新版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中,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可以引入纺织思政教育素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中融入爱国情感、工匠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对每一环节进行统筹,以建成完整的纺织思政教育体系。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可采用项目教学式、案例导入式、情景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式等方法。其中,案例导入式是可操作、有效、契合点多的方法,其可按知识点创建话题,创设经典的纺织思政教学案例,激发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意愿及动力。在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对各种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进行合理布置,以确定其最佳的教学方案。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环节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实物、影像资料、运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引领学生学习先进思想与现代文化元素。同时,高校也可在其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纺织类相关课程的思政板块,推送各类纺织历史、纺织文化、纺织科技人员的先进故事等内容,为学生提供文字、音频、微课等形式的思政报道。
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案例包括纺织演变历史、当今纺织政策、纺织生产与技术进步典型故事等,丝路纺织、纺织变革、屯垦纺织与“一带一路”倡议、纺织与国庆、工匠精神与纺织劳模、纺织企业爱国事例等都是较为典型的思政素材。
⑴ 丝路纺织:以唐长安为起点,向西延伸到古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6]。教学引用动漫视频讲述一只可爱的蚕宝宝,与十二件文物一起,重走丝绸之路,再现了跨越千年的历史长卷,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⑵ 纺织变革:从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历史,到布料统购统销,满街“蓝、黑、灰、绿”的“主旋律”衣着格调,再到改革开放后纺织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的事例,结合“上海纺织产业变革”“纺织院校更名”的现状,通过讲述建国以来纺织产业兴衰与产业升级改革之路,让学生看到纺织专业所取得的成就和肩负的重任。
⑶ 屯垦纺织与“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西汉屯田戍边西域开始,历经2000余年,相袭至今[7]。1950年,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荒种棉,发展纺织;如今,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引领新疆纺织业再次蓬勃发展。教学通过案例讲述建设兵团的奉献和创业精神,“一带一路”倡议和促进新疆发展的政策所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让学生认识机遇、敢于创业。
⑷ 纺织与国庆: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阅兵活动[8]为切入点,以三军仪仗队礼宾服、军队服饰、阅兵旗帜、军机内饰件、阅兵方阵服饰等纺织品应用为案例,从这些纺织品设计、加工、制造、着装应用等方面展开讲述,突出纺织行业对国家科技与军队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自豪感。
⑸ 工匠精神与纺织劳模:围绕“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两方面展开,讲述工匠精神的内涵、老中青三代纺织产业劳模的生产生活实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分析工匠实质与劳模精神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敬业爱岗的核心价值观。
⑹ 纺企爱国教育:结合纺织企业爱国举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当代大学生列举纺织人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使学生深入领会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并将爱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应用于未来的工作与实践中。
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素材,对引导学生正确的意识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纺织为主题,从纺织品、纺织产业、纺织产业者、纺织行业政策、纺织爱国教育等方面着手,深入诠释了纺织工程技术领域所具有的爱岗敬业、爱国爱家、甘于奉献、辛勤劳作的时代印记与鲜活事迹。从纺织角度凝练思政案例,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开设具有专业背景的思想教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