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 刘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师也应当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做出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习惯“题海战术”。这样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欲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枯燥和厌烦。针对物理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学生一起取得发展。因此,为了学生长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初中物理教学应当积极地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原因缺乏社会经验,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但同时他们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物理课堂之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性,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下面将围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与讨论。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思考。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环节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也应当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待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了仔细观察后,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对物理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自己的思考学生可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强,但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这导致学生产生对需要记忆的知识记不牢、记忆速度缓慢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记忆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握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耐心、详细地讲解知识点,保证学生可以将其理解透彻;其次,引导学生采取科学合理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对复杂的部分采取知识框图等形式进行整理,让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框架有一定把握;最后,为了防止学生再次遗忘记忆过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督促学生进行定期的复习,必要时可采用随堂检测的形式进行检查。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当下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兴趣更加浓厚。针对学生此特点,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顺应科技的发展,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大放异彩,教师可通过使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教学课件。科技的发展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专业的物理知识水平,也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教学软件使用技巧,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演示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问题。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为推动教育模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实验教学环节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也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师首先要从实验演示环节入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比较简单的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参与,在复杂的实验环节中采取一边讲解一边做实验的方法让实验步骤更深入人心。其次,在学生进行独立实验的部分,教师应当避免使用“放养”的方式。教师应督促学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实验,并且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设立组长,以此减轻教师监督的负担。在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始终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试验流程步骤进行实验,杜绝虚报的情况出现。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实验报告,将实事求是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最后,物理实验教师可以腾出部分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与规划实验,然后对照标准实验步骤发现自己的设计方案的不足。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切实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科普读物相对于教材来说趣味性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物理知识科普文章,在这些趣味文章中初步了解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的相关文章,从文章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有关加速度的知识。教师采用这种由简单到深入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和难以进入状态的问题。科普读物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文章中伟大的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传达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科研榜样,为学生增添学习的内在动力。
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实验操作、解答题目等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具有不一样的教学特点,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各个环节的特征与区别,帮助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基础知识讲解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物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有趣的现象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掌握并记忆。特别是物理表达式等知识,其公式大多比较复杂且难以记忆,学生的遗忘速度也比较快。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将记忆知识变成他们自身的兴趣而不是枯燥的任务。在动手操作的实验部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验环节的重要性,坚决避免顾此失彼的错误出现。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当学生对各部分的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题目中,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复合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利用高新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初中物理教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好的科研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反思,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祖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