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学视角下核心备课组建设的校本化研究

2021-12-01 02:59景颖
民族文汇 2021年6期

景颖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对教学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偏向校本化,并在教材中融入本校特色,让学生能在校园各方面文化熏陶中提高全面素质。针对高中地理学科,不少学校组织教师成立核心地理学科备课组,共同探究符合本校特色的地理校本,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学科核心备课组建设的校本化进行研究,从教研活动出发,更好的在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建设优质的校本。

关键词:群体动力学视角;核心备课组;校本化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更多的学校加大了备课组的建设力度,并在备课中融入校园文化,逐步丰富了高中地理学科备课的内容,极大程度的发挥出学校备课组的作用和价值。然而,随着国内高中学校的不断增加和规模扩大,更要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性的核心备课组,共同针对跟高中地理学科的活动和内容进行探究。因此,加强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对高中教师核心备课组建设的校本化研究,对促进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就有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备课组教研活动要从散点状态到整体结构

群体动力学更强调团队合作,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也要将团队协作发挥到教研的每一个步骤中来。为更好建设地理学科核心备课组,就需要在校本化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讨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备课组教学研究的主题要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界问题来进行。对地理学科来说,要在高中地理教研组长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全校地理学科教师从自身教学出发,找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瓶颈,并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等方面作为本次教学研究的主题。比如地理学科确定思维研究主题《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实践》,确定好教学的主题,教师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地理思维,并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地理思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地理学科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决,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也需要时间,因此,从整体上看,教研活动势必要从某一点出发,逐步扩散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②备课组教研活动要有多样化和序列化的特点。教学主题确定后,也要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并贯穿主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同时也要将其转化为更加立体的校本化研究。地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要充分把握当前的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核心素养等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自行编写高中地理学科的教材时,考虑到当前学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写,并在备课组教研活动中进行实践,进一步验证校本的可行性。不仅如此,高中地理学科备课组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也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具体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地理教材中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要在课堂中展现,并做好试上的准备,可以由一至两名教师进行授课;其次,要对试上课程的效果进行汇报并评价,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成果,问题,不足之处点出来;最后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反思,仍由一至两名教师进行课程的跟进,地理教研组长和其他地理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听课,化个体为团队,充分发挥群体动力学的价值和作用,增强地理备课组团队的凝聚力。

2.备课组要研读经典著作,进一步深化地理学科校本

高中地理教研备课组的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到地理经典著作和学刊等的盐杜仲,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识,从而更好的建设地理学科的校本化。因此,地理学科备课组要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虽然我国地理方面的著作相对较少,但现有著作都非常经典,包含的地理知识丰富,能够很好的满足高中阶段教师的知识量补充。备课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著作共同研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带着一些问题进行阅读,这样一来,在开展教研活动和进行地理校本化研究时,能有更多的讨论话题和研究方向。教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并经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只要坚持不懈,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方面必然会有较高的能力提升。关于地理方面的国内外著作有:《地球系统》、《经济地理学》、《经济学与生活》、《中国景色》等等,而优秀的刊物作品有《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林业》等等。教师在编写教材时也要与这些著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校本化的高中地理。

3.教师成长从个人发展到团队提升

高中地理学科的备课组不仅要对现有教材进行研究,也要展开对地理校本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研究,同时重视备课组教师的个人成长。从教师个人出发,只有自身强大,专业素质和教学提升,才能有益于整个备课组,并提升整个核心备课组的师资力量。在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加强地理教师的团队合作,逐步提升团队的能力。除此以外,也要多关注本校地理教师的自身差异性,要加强学校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的零头作用,采用想听课程,不同教学的形式,相互学习,从中发现其他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规避教学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团队学习,进一步拓展不同的教师之间的动态发展形势。备课组也要关心青年地理教师,积极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地理专业能力和授课能力。从而实现地理备课组综合向上发展,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校本化地理教材。

4.加強备课组文化建设,促进其他学科的校本化发展

在进行高中地理学科的校本化研究过程中,也要重视备课组的文化建设,每位地理教师都要在不断学习和授课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能够更好的建设核心备课组,进而才能更加高效的建设地理备课组的文化氛围,同时,针对学校开展的地理校本化,核心备课组的文化建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校本化发展,在教研组的统一带领下,能够极大的影响整个学校教学风格的形成。

结论

总的来说,对于高中地理方面的备课组建设的校本化研究还需要持续进行,并从教学的点出发,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同时备课组也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不断研读文学著作,充实自己,并加强备课组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多个学科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志坚.初级中学特色教研组建设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12):328.

[2]缪德军.四位一体,整体设计:集体备课的校本化实践[J].教育视界,2019(7):23-25.

[3]谢小贤.Moodle环境下中职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方式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94.

[4]刘莉娟,范小青.以校本特色研修促集团校教师均衡化发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5):42-43.

[5]刘丽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组备课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8(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