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明,李思宁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晚期或危重阶段,其在全球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均位居疾病谱前列。王叔和的《脉经》首次提出“心衰”病名,认为阳气虚衰水停乃心衰的主要病机。现代医家总结认为,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疾病,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病症之后,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其概念、症状、病机与现代医学中的心力衰竭颇为一致,现代医学中的心力衰竭常参照中医学中的心衰辨证论治[1]。近年来,关于心力衰竭发病的研究,多以现代医学角度切入,少见从中医学的角度去论述。中医时间医学属于中医学的一部分,节气作为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之一,以此作为切入点,研究心力衰竭与节气的关系,拓展研究思路,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依据。为了探究岭南地区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证候与发病节气的关系,本研究基于岭南地区收治心力衰竭病人较多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历系统进行病历资料收集分析,旨在了解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与发病节气的关系,为心力衰竭临床防治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201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管理系统中诊断为心力衰竭病人的信息,包括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等。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2]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符合郑筱萸[3]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排除标准 ①有特殊原因不能借阅的病历;②诊断不明确或辨证不明确的病历;③记录不清楚、不完整或存有疑问的病历;④不以心力衰竭为出入院第一西医诊断的病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频数分析法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发病节气等方面进行分析,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法[4]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发病节气高峰点进行分析,分析及作图均采用Excel 2007软件。
2.1 病人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632例病人,其中,男342例(54.1%),女290例(45.9%);青年(<40岁)33例(5.2%),中年(40~64岁)195例(30.9%),老年(≥65岁)404例(63.9%)。
2.2 心力衰竭发病与证候、节气的关系 在632例心力衰竭病人中,心肺气虚证37例(5.8%),气阴两亏证76例(12.0%),心肾阳虚证167例(26.4%),气虚血瘀证144例(22.8%),阳虚水泛证88例(13.9%),痰饮阻肺证49例(7.8%),阴竭阳脱证71例(11.2%)。小暑(72例)、白露(38例)、立秋(37例)为心力衰竭的发病高峰,而惊蛰(11例)、霜降(14例)、秋分(14例)、谷雨(14例)、春分(14例)发病较少。详见图1、表1。
2.3 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证候与发病节气的关系 在心力衰竭病人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居多,其中,心肾阳虚证病人发病以小暑(18例)、白露(14例)居多,气虚血瘀证病人发病以立秋(15例)、小暑(13例)居多。在发病节气中,以小暑、白露、立秋居多。详见图1、表1。
图1 各节气发病例数雷达图
表1 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节气分布 单位:例
2.4 圆形分布统计分析结果 对表1数据进行圆形分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心力衰竭总体发病节气来看,Z=6.131 259 883(>Z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力衰竭总体发病节气有差异,将ā转换为天数,相当于8月11日,即立秋,故心力衰竭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立秋,但γ值较小,S值较大,说明此节气高峰平缓;从心力衰竭各证候发病节气来看,阳虚水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2 625 199(>Z0.05)],说明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结果有差异,将ā转换为天数,相当于9月21日,即白露,故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白露,但γ值较小,S值较大,说明此节气高峰平缓;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的Z值 表2 各节气圆形分布统计表 表3 各证候发病节气比较 晋代医家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认为阳气虚衰水停乃心衰的主要病机,脉沉伏是心衰脉象,并提出调其阴阳,利其小便的治法。其每因外感、劳倦、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猝死。 3.1 年龄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晚期或危重阶段,其在全球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均位居疾病谱前列。在发达国家,其患病率为1.5%~2.0%,≥70岁人群患病率为≥10%[5]。在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65~74岁年龄组为1.3%[6];住院病人病死率为4.1%[7]。在本次研究及以往的研究中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高,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老年人逐渐增多,心力衰竭患病率将持续升高。老年病人心力衰竭发病率高,可能是因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老年病人因年老体虚,基础疾病较多且总体病程长,更易罹患心力衰竭。此外,还应注意,青年人仍有一定的发病例数,与心力衰竭可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有关,如风湿性心脏病及病毒性心肌炎等常见于青年病人。中医学认为,此病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禀赋异常有关,从中可以看出,平时规律的起居饮食对自身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延缓器官的衰老,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另外,本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病人,但差异不大。 3.2 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为心力衰竭常见证候 本研究中,心力衰竭各证候发病率为: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气阴两亏证>阴竭阳脱证>痰饮阻肺证>心肺气虚证;且心肾阳虚证(26%)及气虚血瘀证(23%)病人接近总病例数的50%。由此看出,气虚、阳虚、血瘀合证的病人占大多数。病人多为老年人,年老体虚,或久患他疾,致使气虚、阳虚、血瘀的出现,而这3种证候要素又可相互影响,气虚阳虚无力推动血的运行从而产生血瘀,血瘀又使阳气无法运抵全身,心阳虚衰。该证候多在疾病末期出现,病人易反复发病入院。故临床中,补气温阳、活血化瘀为其要法,遣方用药以此为准,能减少病人再入院数。本研究还发现,心肺气虚证及痰饮阻肺证的病人较少,可能与该证候处在疾病的初期,病人总体情况较好,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较长时间稳定病情,较少出现再次入院。 3.3 心力衰竭发病与节气的关系 关于心力衰竭发病节气的研究鲜见,本研究发现心力衰竭发病节气有内在规律。小暑、白露、立秋为心力衰竭的发病高峰,而惊蛰、霜降、秋分、谷雨、春分发病较少。心力衰竭总体的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立秋,但高峰平缓。与以往研究认为心力衰竭发病多在冬春寒冷季节不完全一致,反而集中在夏季炎热时期。这可能与岭南地区的夏季炎热时期长,酷热加上雨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作,同时岭南地区多雨水潮湿,多因素夹杂,外邪内侵,损伤经脉,反复迁延,内舍于心,心脉痹阻而发病。岭南地区的春夏和秋冬交接之时,心力衰竭发病较少,可能与该时节温度适宜,又无剧烈变化的天气有关。另有可能是,岭南地区夏季炎热,多使用空调等降温避暑,一冷一热的条件下更降低了自身免疫力和调节力,不耐寒热者,更易发病。以上因素,都可能成为该节气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的原因。可见,顺应自然,调节起居,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减少外物的辅助,有助于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3.4 心力衰竭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在心力衰竭病人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居多,其中,心肾阳虚证发病以小暑、白露居多,气虚血瘀证发病以立秋、小暑居多。在发病节气中,以小暑、白露、立秋居多。此外,阳虚水泛证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白露,但高峰平缓。本研究发现,心力衰竭发病的节气都在岭南地区炎热时期,属夏季,且证候都离不开阳虚。《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东,病在肾”。夏季,本是心之所属,心脏此时本应生机勃勃,但心力衰竭病人发病较多。此时发病的心力衰竭病人,阳虚为本,本应通于夏的阳气不足,心阳鼓动无力,适应不了该时节的气候,反而加剧了病情。因此,此时应着重补心阳,通心阳,起居上需要静养,减少阳气耗损,减少发病。此外,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痰饮阻肺证、阴竭阳脱证经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证候与心力衰竭发病节气没有关系,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候、节气等进行分析,发现该病的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候有明显的内在规律,但本研究仅仅是基于岭南地区一家医院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若要获得与心力衰竭病人发病有关的更多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数,继续深入研究挖掘。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