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村、农民分散的特点,乡村振兴涉及的科技需求不应求大而求面广。因此,科技项目可以考虑以‘小而广’为主,经费不宜多,研究团队轻装上阵,项目容易完成。”
在关注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时,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说,要使科技创新起到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脱贫具有可持续性,有效地衔接乡村振兴。
朱兆云代表认为,当前,应重点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实施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强化科技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乡村产业,让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技术人才更多更好更快地配置到乡村。充分调动帮培人员与被帮培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互动性,从单向扶贫转为双向互动,激活农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此,朱兆云代表建议,首先要引导“三区”人才和广大科技特派员更深入地面向乡村、农民,通过这些“小而广”项目的研究推广,帮助当地建起长远基业。“农村有着许多传统工艺、特色产品等,这些产品虽然小,但有独特性,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科技含量不高,但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朱兆云代表说,通过设立如中药材栽培、产地加工、信息传递等有助于帮助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技术项目,充分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实现科技赋能,“各个击破”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科技瓶颈,有效促进传统特色产业增值。
广大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要“形成一大批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朱兆云代表建议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她认为,在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设立的乡村传统特色产业项目,应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科技服务和科技项目要务实、更贴地气,搭建城乡产业联合的桥梁纽带,实现传统特色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完成乡村发展多点辐射攻关,使科技更好地在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体现科技工作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