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萍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甘肃 定西 743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国网公司也下发《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的意见》(国家电网办〔2019〕45号)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电网基础作用和央企表率作用,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58个县列入国家六盘山、秦巴山和藏区“三大片区”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贫困面大、贫困深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甘肃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集中了全省75%的贫困人口、62%的贫困村,脱贫难度大、成本高,剩下的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定西市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市7县区全部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9年底定西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0.08万人,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84.24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4.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7%下降到1.58%;全市1101个贫困村有982个脱贫退出,贫困村累计退出比例达到95.1%;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5个县区历史性地实现脱贫摘帽。但是,由于甘肃系统性贫困、区域性贫困、整体性贫困特点突出,传统支撑式、温暖型扶贫助农难以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本文探索从产业发展视角,以助力农业产业化、生活现代化、产业电气化为主要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根本目的,秉持“扶贫、扶志、扶智” 结合、“‘富口袋’‘富脑袋’双丰收”、“救急纾困、内生脱贫” 结合、“扶贫不扶懒”等新扶贫理念,探索“授渔式、造血式、分泌式”新型长效扶贫助农模式,全面支撑农村能源生产、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打造美丽乡村新时代,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坚决贯彻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安排,落实国网公司“一个确保、四个全力”工作要求,从国情、省情、企情出发,找准自身定位,加强战略谋划,明确脱贫攻坚指导思想。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情况,制定差异化扶贫策略,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科学制定脱贫目标任务、脱贫时限、帮扶措施。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在深入系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完善细化贫困村脱贫方案和贫困户精准脱贫计划。三是坚持授之以渔,始终牢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谋发展、促脱贫作为重中之重,在精准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注重激活“造血干细胞”,增强贫困地区“自主造血”能力。
当前已到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但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缺乏专业化生产经营技能、农产品上行渠道受阻等问题仍是甘肃地区脱贫过程软肋,通过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扶贫”机制,打造电网建设、光伏扶贫、定点帮扶、产业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融合创新“一对一”、“飞地式”等扶贫方式,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光伏扶贫接网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党支部标准化工程、扶志扶智工程、村容村貌改善工程等“八大工程”,以电网为依托,加大核心资源投入,聚焦主战场,打好主战役,拿下主攻点,全面完成供电能力提升、光伏扶贫项目接网、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三类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促进民生改善,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贫困群众比学赶超、提振精气神,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真正实现由支撑式、温暖型扶贫助农到造血式、分泌式产业扶贫的转变,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村民,把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要求落到实处。
3.1.1 “助学+培训”教育扶贫
根绝“贫困”遗传,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组织“送电工培训上门,送技能鉴定到家”,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3.1.2 创收+增长”产业扶贫
铺平“致富”道路,考察“扶贫车间”,为贫困群众就近稳定务工拓宽渠道,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搭乘“村集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平台,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让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3.3.3 “赋能+增收”消费扶贫
插上增收“翅膀”,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依托丰富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线上品牌,助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连接到国内外大市场,为贫困户增收插上“翅膀”。
3.1.4 “物质+精神”双向脱贫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和精神层面双脱贫,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双丰收,将贫困群众腰杆挺起来。
抓党建促脱贫,以贫困户为圆心、党支部为半径,协同联动画出扶贫攻坚“同心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把党支部打造成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把党员锤炼成村民奔小康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推动特色用能项目建设、推介新型用电产品等方式,到2020年底全面提升配农网供电质量及供电能力,健全农村地区网格化、片区化供电服务模式,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队伍,筑牢推动乡村电气化服务强前端,实现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型升级,自然村动力电实现“村村通”,建成与现代化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坚固耐用、灵活友好、智能互动的新型现代化农村电网,充分发挥电网基础作用和央企表率作用,根植社会责任,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研究编制《光伏扶贫专项行动指南》,实施光伏扶贫专项行动计划,为农民创收入、为农村谋发展,强化同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前移光伏扶贫工作关口,管控关键环节,实现“电站同步并网、电量全额消纳、收益及时支付”。特别是甘肃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项目多位于陇东南贫困地区(如定西),当地用电水平较低,国家批复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规模已远远超出当地电网接纳能力,加强光伏项目顶层精准设计,形成多重保障机制,促进光伏扶贫长效发展。
选优配强电网驻村工作队,以驻村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为贫困户量身定制“1+N”脱贫良策,号准致贫的“搏”,找准致贫的“根”,提供贫困户如期脱贫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科学制定脱贫目标任务、脱贫时限、帮扶措施,一板一眼、一笔一画、一针一线地再完善再细化贫困村脱贫方案和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确保“一户一策”这项全省脱贫攻坚的“规定动作”,乃至“史上最严考核”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调查组检查考评的“必备条件”精准、精准再精准。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把精准脱贫计划立起来,把精准帮扶措施落下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促进“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因户因人逐条逐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授渔式”长效扶贫的实践,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即能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展现国家电网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又可以树立供电企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优秀社会形象,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同时,通过“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深化、大数据应用等措施,全面提升公司配农网管理、优质服务、协同管理水平,有力“强前端”,可以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广大乡村的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而带动电力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