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毅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繁殖和培育优良桑苗,是发展蚕业生产的前提,也是桑叶高产优质的基础。桑苗的繁育,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用桑籽播种,使其发芽生长培育成苗的方法,叫有性繁殖,所得苗木称实生苗;将桑树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后,通过特殊处理,并放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其形成独立的新个体的方法,叫无性繁殖,如嫁接、扦插等。用种子繁育的实生苗,与无性繁殖的苗木相比,具有适应力较强、可塑性较大、根系发达、耐瘠耐旱、木质坚韧等优点,但存在实生苗个体之间性状不一以及大多数叶形小、叶肉薄、花椹和侧枝较多、单株产叶量低等缺点。
9.1.1 桑种子的采集
播种用的桑种子,应采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如培育定植苗的,应选择叶形大、叶肉厚的母株采种,最好用优良杂交组合生产的杂交桑种。如作为嫁接砧木用的,则应选择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的母株。
桑椹成熟之后及时采摘,桑椹的成熟时期因各地气候不同有所差异,华东地区一般在五月中、下旬桑椹成熟。同一株树上的桑椹成熟期也不一致,因此要随熟随采,分批进行。
采收的桑椹要及时淘洗,如因量大来不及时,应把桑椹薄薄地摊在阴凉的室内,厚度以不超过3 cm为宜,严防堆积发热而降低种子的生活力。淘洗前,先将桑椹放在木盆或缸内搓揉,使果肉与种子分离,再用水漂洗,除去果肉、果梗和杂物。刚淘洗出来的种子,应立即摊晾在阴凉通风处,经常翻动,充分阴干。每50 kg新鲜桑椹,可得净、干种子1.5 kg~2 kg。
9.1.2 桑种子的贮藏
刚淘洗出来的桑种子,发芽率最高。桑种子在多湿环境条件下,放置3~5个月,就会完全丧失发芽率,所以桑种子属于短寿命种子。因此,不立即播种的新鲜桑种子,必须进行合理贮藏。欲贮藏的桑种子,贮藏前一定要测定桑种子的干燥程度。一般用定时取样称量法进行检测,当最后几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2%时,说明种子已基本干燥。此时的种子,含水率在4%~6%之间,为结合态水,可进行贮藏。
贮藏的方法:①数量少的,可用一清洁的坛,底部放块状生石灰(约占装坛空间的1/3),石灰上部放几层粗草纸作隔层,然后把装有种子的布袋放入坛内(占坛空间1/2)上面留1/3空隙,用尼龙布将坛口封扎,放在低温干燥处。②用冰箱冷藏,将桑子装入塑料薄膜袋内,留适当空气,密封袋口,置于0℃~5℃左右的温度下保存;种子数量多,可用冷库冷藏。
桑种子检验应分批次、按总重量0.2%的比例随机抽样,其鉴定项目主要有下列几种:
9.2.1 种子的形状色泽
桑种子扁卵形,一头大,一头小,下端有脐状突起,长约2 mm。凡种子饱满、大小均匀、鲜黄褐色、无异味的是好种子。受过蒸热,淘洗后不及时阴干,或贮藏不当的桑种子,色泽暗污或带有霉味,属不良种子。
9.2.2 种子的重量和内容物
桑种子因品种和气候条件稍有差异,湖桑类品种的每克种子约700粒,千粒重1.47 g左右。广东桑类品种的每克种子约659粒上下,千粒重为1.52 g。正常情况,每500 g桑种子数有30~35万粒。未成熟的、瘦小的或陈旧的桑种子较轻,因此,调查千粒重可作为鉴定桑种子质量的依据之一。
桑种子胚乳中含多量脂肪,含油率高达30%。如果种子不成熟,脂肪含量较少;或虽是优良种子,由于贮藏不当,内容物消耗过多而收缩干瘪,含油量减少。因此,压破种子,观察油份多少,便可初步鉴定种子的优劣。
9.2.3 种子的清洁率(净度)
清洁率就是调查种子中含有多少果肉、果梗、泥沙等杂物。调查方法是:先称欲测种子的重量,把杂物除去后再称重量,即可计算出清洁率。
9.2.4 发芽率和发芽势
发芽率是指在供试的种子中,有发芽能力的种子所占的百分比。发芽势是指发芽后3 d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发芽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
(1)快速测定
任何植物的活细胞原生质膜,都具有选择透性,即可让有些物质通过进入细胞内,有些物质(如染色剂等)则不能通过。失去生命力的细胞原生质膜,没有这种选择透性,能让染色剂等物质自由进入。根据这一原理,取经温水浸泡24 h的种子(水温20℃)40粒,等分成四组,每组10粒,用镊子轻剥种壳,取出完好的种胚,将其浸于红墨水中20 min~30 min,取出以水洗净,直接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凡种胚未被染色者,即为有生命力的种子;种胚全部染成红色者,是没有生命力的种子。统计种胚被染色的多少,便可计算出发芽率。用此法测定种子发芽率,花费时间短,操作简单,但准确度低于催芽测定。
(2)催芽测定
先在洗净的二重皿底部铺几层吸水纸或3~4层纱布,再用冷开水浸湿铺垫物至饱和状态。然后随机取待测种子400粒,放在四个二重皿内,每皿100粒,排成十行,加盖放入28℃~32℃的恒温箱内催芽。注意经常保持铺垫物湿润,但不能使桑种子浸在水里。一般3 d~4 d后开始陆续发芽。每天记录各皿中的发芽种子,最后四组平均,算出种子发芽率。
在调查发芽率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发芽势。一般第5 d前的发芽率占70%以上,第5 d发芽基本结束的,即为发芽势好。
国家标准GB19173-2003《桑树种子和苗木》规定了实生桑和杂交桑种子的质量指标,达到以下指标的为合格种子。
①种子千粒重,是指规定含水率范围内的1000粒桑树种子的重量。实生桑千粒种子≥1.40 g,杂交桑千粒种子≥1.45 g。
②种子发芽率,是指在适宜条件下,规定日期内能正常发芽的桑树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实生桑种子≥80%,杂交桑种子≥85%。
③种子含水率,是指桑树种子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实生桑和杂交桑种子含水率均应≤12%。
④种子净度,是指样品种子去掉杂质、坏种子后的好种子重量占样品种子总重量的百分率。实生桑种子≥95%,杂交桑种子≥98%。
⑤品种纯度,是指桑树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杂交种子≥95%。
9.3.1 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出苗、苗木质量及今后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根据苗木对环境的要求认真选择苗圃地。具体要求是:
(1)位置适当。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靠近水源的地方,还要远离排放煤烟、废气和污水的工厂区。
(2)土壤良好。苗圃地的土壤,最好是耕作层深而肥沃、结构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
(3)无病虫为害。桑萎缩病、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等,均属检疫对象,在有这些病害的地区,不能建立苗圃地,即使在发病较轻的地区,也要避免在发病桑园附近育苗。有蝼蛄、小地老虎或蛴螬等为害的地方,用毒饵诱杀后才可育苗。
(4)避免连作。同一苗圃地连作桑苗,会使苗木质量下降,连作愈久则生长愈差。在生产中,应隔2年~3年(至少也要间隔1年)培苗一次,以避免上述弊端。
9.3.2 苗圃地的整理
(1)适时深耕。耕翻的深度因地制宜,粘土可适当深些,砂土稍浅,一般在20 cm左右。耕地的时间要根据育苗季节而定。
(2)施足基肥。每公顷施用基肥的数量,以腐熟的堆厩肥75000 kg和过磷酸钙150 kg为宜。整地作畦后,最好于播种前在条播沟内施些稀薄粪尿,每公顷为15000 kg左右。
(3)精整苗床。苗圃地已经冬耕的,在早春解冻后再浅耕一次,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消灭杂草、害虫等。若是随耕随播的,应先行深耕后再来耙碎土块。苗圃地的整地要求是地平土细,苗床一般宽100 cm~130 cm,高20 cm,长度视地形而定,沟宽40 cm。还要做好周围的排灌沟,以保证排灌通畅。
9.4.1 播种时期
桑种子多在春季或夏季播种,个别地区采用秋播。
(1)春播。在开春以后,气温稳定在16℃以上,或地面下4.5 cm处的地温在20℃左右时,即是春播时期。长江流域常在4月上、中旬进行春播。春播苗生长期长,苗木健壮,出圃率高。
(2)夏播。在当年桑椹成熟后,采收种子播种。由于种子新鲜、发芽率高、出苗快,所以单位面积用种量较少。夏播苗生长期短,要争取尽早播种。
(3)秋播。广东、广西气候终年温暖,桑椹一年两熟,在8、9月之间第二次采种后进行秋播。其他地区的秋播主要是弥补夏播的不足,或错过了播种期。一般采用当年新收桑种子,于8月下旬前播种。秋播苗生长期更短,多在第二年开春后换床移栽,重新培植。秋播常用撒播密植,每公顷可得移植苗300万株左右。
9.4.2 播种方法
为防地下虫害,圃地浅耕后用1%种子量的40%乐果拌土撒入圃地,然后整地作畦;也可在播种时,用1%种子量的50%辛硫磷乳剂拌种,效果皆好。为了防治杂草,夏播圃可以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每亩(667 m2)用48%氟乐灵乳油100 mL~150 mL加水50 kg~60 kg,均匀喷于土表,随即用钉齿耙混土(氟乐灵见光易分解,必须混土),混土深度3 cm~5 cm,第二天即可播种。氟乐灵的防除对象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对种子比较细小的双子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1)播种量。播种量应根据桑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播种方法及圃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发芽率在80%左右、土壤较疏松、点播和条播时,每公顷播种6.0 kg~7.5 kg,撒播的需10.5 kg。若桑种子发芽率较低、苗圃质地粘重,则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2)种子预处理。播种的桑子一般不作预处理。有些地方为了使种子发芽整齐,加速苗本生长,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实践证明,经过催芽处理的桑子,播种后出苗齐、出苗率高。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渍一昼夜,滤干后铺在平底盆或箔中,厚度不超过1寸,上盖湿布,放在比较暖和的地方(23~℃30℃)催芽,每天洒水翻动1次~2次,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但不能积水,待种子露白时,用细砂拌和后播种。
(3)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常规播种育苗以条播为主,撒播次之,也有少数地区采用桑椹直播的。
①条播: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苗木均匀,但产苗数较撒播少。条播又分普通条播、宽窄行条播和宽幅条播几种。根据播种行和畦的走向不同,又可分为直条播和横条播两种。
普通条播的行距相等,播种时先在苗床上开宽5 cm~6 cm、深度2 cm、行距为30 cm的播种沟,再将种子与5倍量的细沙或细土拌匀播下。
②撒播:将种子与细沙或细土均匀拌和后,按密度撒在已整好的苗床上(畦面上),再轻轻镇压(粘土或多雨地区的不要拍压),使桑种子和土壤密接。
③桑椹直播:播前先将成熟的桑椹充分揉烂,再加等量的草木灰搓揉,最后用干细沙或干土拌和进行条播或撒播,每公顷需要用新鲜桑椹225 kg左右。
不论什么季节或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播种,桑种子播下后都要用稻草或麦壳或细河沙等物覆盖畦面,以防太阳曝晒和大雨冲刷,确保种子湿润,出苗齐全。盖草厚度以略见畦面泥土为度,草盖好后全面浇水,使土壤湿润。
桑种子播种后,桑苗在当年内的生长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出苗期、缓慢生长期、旺盛生长期和成苗期。根据桑苗的这种生长规律,结合土壤和气候情况,适时进行灌溉、排水、松土、除草、施肥和间苗等管理工作,以达全苗壮苗之目的。
9.5.1 播种桑苗的生长规律
(1)出苗期。从桑籽播种入土到长出两片子叶,这个过程叫出苗期。此过程的长短,与种子质量、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很大。春播时地温低,出苗期长;夏播的地温在适温范围内,为25℃左右,出苗期是7 d~8 d。出苗期的种子完全靠自身胚乳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供应幼苗出土。要求外界环境有充足的水分,16℃以上的适温,空气流畅。
(2)缓慢生长期。子叶出土转绿后,到出现4片~5片真叶为止,幼苗生长缓慢,是缓慢生长期。此期过程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水分充足与否的影响。在平均温度27℃、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历时约25 d。这时期的特点是根系生长速度快,地上部生长慢。
(3)旺盛生长期。随着根系的不断伸展、增多,吸收机能逐渐增强,地上部迅速生长,每天长高约2 cm~3 cm,称为旺盛生长期。此期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90%左右,根系生长也较前加快,主根和侧根向土壤的深广处伸展,整个苗木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加强。
(4)成苗期。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顶芽生长停止,苗高不再增加,叶片不再增多,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
9.5.2 苗圃管理
(1)灌溉、排水。桑籽播种后,要注意浇水或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这是保证全苗的关键之一。但苗圃地不能积水,每次灌水或大雨后,要尽快将积水排出。
(2)揭草。当大部分幼苗两片子叶展开时,就要揭去盖草。揭草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若天旱日烈,要分次揭草,以防幼苗晒死。如用砻糠或麦壳等材料覆盖的,不必除去。
(3)间苗、定苗、补缺。为了保证一定面积内存留一定的健壮苗木,必须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补缺。间苗一般进行2次~3次,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实行第一次间苗,疏去细小苗和弱苗,保持苗距3 cm~4 cm;长出4片真叶时,开始第二次间苗,若劳力紧张,此次即可按定苗要求留苗。每公顷定苗数,视培苗目的、播种季节、播种方法和肥水管理情况而定。作嫁接砧木用的,每公顷留30万株左右;作定植用的,每公顷留15万株~18万株;广秧苗,每公顷留150万株~225万株。如遇缺株、断垄,可结合间苗进行带土移栽,补齐缺株,以保证全苗。
(4)松土、除草。苗圃因常灌水比较湿润,杂草极易生长,前期除草多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后期则视杂草情况灵活掌握。去除杂草的同时,土壤得以疏松,有利于通气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对保持土壤水分也有积极的作用。
(5)施追肥。在培苗前期虽然已经施过了基肥,但为使苗木快速生长,仍应适时追施N、P、K等各种营养元素。生产上常用腐熟的粪肥为主,化肥为辅,由淡到浓,分次追施。一般每隔20 d左右进行1次,直至八月底前为止。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应增施磷、钾肥。
(6)防治病虫害。为了预防桑苗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在生长期间如发现萎缩病、细菌病、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应及时将病苗拔除烧毁;如发现桑螟、桑尺蠖等,应尽早药杀和捕捉害虫。
9.5.3 挖苗分级
实生苗落叶后到次年树液流动前,除土壤封冻外,均可进行挖苗。如就地袋接的砧木,每公顷留苗约22.5万株,将过密过细的苗木挖出,挖苗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挖出的苗木根茎交接处直径0.35 cm以上的,可做袋接砧木,细小的可用来进行撕皮根接、劈接等,也可移栽培养一年后再行袋接。
分级的目的是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开,使栽植后的植株生长均匀,便于管理和利用;同时也是苗木出售和购入时计价的依据。2003年国家制定的实生桑苗质量标准(GB19173-2003,国家标准)如表1。
表1 实生桑苗质量标准(GB19173-2003,国家标准)
2003年国家制定的杂交桑苗质量标准(GB19173-2003,国家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杂交桑苗质量标准(GB19173-2003,国家标准)
根据我国各类桑苗在市场交易中的现状,对原国家标准GB19173-2003的桑苗等级进行了简化。新修订的GB19173-2010《桑树种子和苗木》仅规定了桑苗质量的最低指标,其中实生苗苗径从原来的2级简化为最低3.5 mm;杂交苗苗径从原来的3级最低3.0 mm调整为最低苗径2.5 mm。苗木根系、外观、苗径中任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即为不合格苗木;不合格苗木的比例高于5.0%或苗木品种纯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批苗木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