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偲
(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广西 玉林 537600)
我国工业原料林的产业逐渐发展,对更多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发生了变更活动。因此,森林资源资产产权流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资产评估技术,为其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价值尺度,有利于桉树林木交易各方,对桉树林木资产价值实行客观性的评价。
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增强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对森林禁止和限制砍伐,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对木材需求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对于木材的使用,大多依靠进口,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因此,我国逐渐对生丰产林进行高度重视,有效解决市场木材需求的问题。桉树是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我国逐渐进行桉树种植,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快速发展,逐渐扩大了桉树生丰产林的面积,促进了其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我国桉树的种植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地区进行广泛的分布,同时在温带地区具有少量的分布,桉树生长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包含较强的抗性、耐干旱、耐瘠薄、易栽培、成活率较高等特征。1890年,我国开始引进桉树林木进行种植,通过不断优化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桉树良种应用和集约管理,其生长速度和大多数的乡土树种相比较快,同时桉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人们对其进行砍伐之后,可以采用伐桩的萌芽实行二代次生林[1]。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木材供需存在较大的缺口,进一步推进了桉树的发展,出现了轮伐期短,具有明确的培育目的、优质丰产等特征。另外,桉树的营林技术和其他林木经营类型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桉树营林期间大多应用无性系更新、具有大量萌生林等经营特性。
桉树在每个年度的蓄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桉树林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桉树林木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否则,桉树林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选择不合适的评估方法,机会造成桉树生长一年的情况下,和前一年的价值量相比较小,这样的评估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另外,工作人员对于林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部分林木生长相对比较缓慢,大多采用龄组计算的方式。但是,桉树生长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生长速度较快,同时在每个黏度的蓄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工作人员对桉树林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采用龄组的计算方式,就会产生较大的价值偏差,需要应用其他划分措施有效减少龄组计算价值的偏差。比如,资产评估人员可以对桉树的年龄进行确定,按照自然年进行确定,能够有效的减少计算价值的偏差。
通常情况下,资产评估人员需要对不同年龄的桉树调整系数定值,如幼龄木林,对其调整系统主要按照标准树的高度、存活率为标准进行确定;中龄木林主要按照标准单位蓄积量确定调整系数。因此,资产评估人员对桉树林木的调整系数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对于标准树高和蓄积量的科学合理性难以进行有效保证,进而对调整系数的科学规范性产生一定制约。现阶段,我国缺乏桉树林分标准表,对桉树林木资产评估的精准性产生严重影响。另外,桉树林木资产评估信息是由资产评估目的制约和参照系统进行要求的信息。桉树林木资产评估的质量受到评估信息和拥有量和准确可靠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对资产评估信息数据库进行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对林木资产评估质量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桉树人工林发展的时间相比较于国外其他国家较短,缺乏充足的参照指标,没有完善的桉树林木资产评估参照信息数据库,对桉树林木资产评估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第一,桉树生长速度较快,不同年龄的桉树林地林木价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桉树林木资产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构建桉树林木主伐年龄模型,对桉树林地林木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2]。如,我们根据相关资产评估数据进行分析,近熟林:四年生桉树一代进熟林的面积在744.34亩,资产评估人员采用收获现值法进行计算,得出该林地桉树林木的总评估价值是568.54万元,其中桉树林木价值是每亩4930元、树兜评估价值是每亩1 000元、林地价值是每亩1600元,道路价值是每亩108元;四年生桉树三代近熟林面积99.25亩,产评估人员采用收获现值法进行计算,林地林木总评估值为68.34万元,其中林木价值为每亩5189元,树兜价值为每亩0元,林地价值为每亩1600元,道路价值为每亩97元。
中龄林; 三年生桉树一代中龄林面积163.4亩,经收获现值法计算,林地林木总评估值为112.85万元,其中林木价值为每亩4207元,树兜价值为每亩1000元,林地价值为每亩1 600元,道路价值为100元。
幼龄林:二年生杉树一代龄林面积17.29亩,经重置成本法计算,林地林木总评估值为3.87万元,其中林木价值为每亩1280元,树兜价值为每亩0元,林地价值为每亩960元,道路价值为每亩0元。
第二,桉树林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计算数量成熟年龄,主要是桉树林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实现最大的状态时,这阶段的桉树年龄就是数量成熟龄。相关工作人员在桉树的这个年龄主伐,能够有效的在单位时间和面积上获得的木材实现最高的产量。因此,主伐年龄的确定需要考虑数量成熟年龄。资产评估人员可以采用广东二元材积公式对各个年龄层桉树的平均胸径和树高进行计算,同时极端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量,结合数据绘制出曲线,进而对数量成熟年龄进行分析。另外,资产评估人员需要对净现值最大时的年龄进行计算,该净现值主要是指投资方案出现的现金净流量,主要是采用资金成本当作贴现率进行折现之后,和初始的投资额现值形成的差额。我们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充分证明了净现值越小,桉树林木形成的经济效益越小,同时投资的效益越小。桉树林木净现值最大的年龄主要是理论上经济效益最大的年龄。目前,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相比较于传统林业对获取的经济利润更加关注和重视。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采用财务分析技术,对人工林短轮伐期投资进行确定,计算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对投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估。
第三,林地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其地理位置和周围林木市场价格和需求进行评估。市场对于桉树林木或者具体规格的桉树林木的价格和实际需求情况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因此,资产评估人员需要对市场桉树林木价格和需求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随时了解和掌握,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桉树林木的采伐,最大程度的获取桉树木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桉树林木资产评估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桉树人工林的经营理论基础进行评估,桉树林木个体年龄一致,同时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其生长速度较快,如五年生桉树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能够实现70m3之上[3]。另外,桉树人工林具有比较单一的树种结构,群落结构通常包含乔木和草本层,具有较高的集约化程度,交通便捷。桉树人工林主要应用皆伐的方式,在利用时会产生幼林地暴露阶段。
桉树人工林在相同年龄段的蓄积量较均衡,但是在各个不同条件和地形等自然条件、人为活动不同的情况下会造成相同年龄段的蓄积量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另外,桉树人工林的胸径在相同年龄段同样较均衡,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下存在差异。
桉树在经营管理中,经常采用萌芽形成二代林。资产评估人员对萌生林一年生林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在营林成本中不会出现苗木费。因此,萌生二代林的经营管理产生的实际成本相比较重新营造桉树林木需要的成本较小。资产评估人员对于苗木费成本的计算,需要将其计入到上一个轮伐期期末的经营管理收入中,同时对下一个轮伐期第一年成本费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除萌时的工序费用进行计算。
资产评估人员对于一年生桉树林木可以应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一年生的幼龄桉树林,具有较少的蓄积量,投资者需要对营造桉树林需要的成本进行考虑;二三年生桉树林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收获现值法。桉树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这个林龄的桉树存在一定的材积,对于第4年的桉树营林需要的费用基本上已经投入大部分资金,同时只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进行采伐,桉树营林投资者能够快速得到经济收益;成熟林和过熟林的资产评估可以应用市场价倒算法,应用各种技术经济参数对其价值进行直接评估。
文章主要对我国桉树发展现状、生长和经营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桉树林木资产评估技术分析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希望对桉树林木资产评估带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