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先习
(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广东 河源 517100)
林场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防治林场火灾是增林护绿的重要前提,但林场火灾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各方协调,统筹兼顾多种力量[1]。自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林场火灾防控工作,并推出了多种防范举措,并取得了较佳的成效。我国林场资源在全国多地均有分布,不同地域开展林场防火的方法也不一,但如何简单、高效的防治林场火灾仍是诸多务林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将研究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火灾风险普查及早期处理能力,希望为林场工作者开展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广东省九连山林场是广东省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之一,建于1956年10月,为正处级事业单位,注册资金为4 618万元,财务管理规范,状况良好,本林场位于粤北生态屏障区和东江上游水源保护地,地处广东南岭山脉南麓的九连山山脉,是粤北连绵山体生态安全屏障主阵地,对东江水源涵养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森林资源数据显示,广东省九连山林场全场总面积8.53万亩,森林资源丰富,其中生态公益林7.33万亩,森林覆盖率95.33%,下设4个管护站,共7片林地,林地比较分散,森林防灭火工作压力较大。
森林火灾危害重大,分析如下:一是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2]。二是由于森林被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自然灾害发生。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三是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四是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及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五是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3]。
从现状看,广东省九连山林场面积大,分布比较散,和周边老百姓山林接壤多,林区周边农事活动多、林区内人员活动、坟墓较多,虽然每年林场都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了各类森林生态示范小区,也会对护林道路和防火通道进行维修,但林场火灾隐患多,防灭火工作形势较为严峻,管护压力大,亟需对林区林场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另外,林场现在组建有半专业森林扑火队和机械扑火队各一支,建有防火物资应急仓库一座,现有防火物资一批,但现有的防火物资经过多年使用,器械已老化、损坏,已经无法保证正常的防灭火应急工作,急需对森林防火装备配备进行补充,提高护林防火工作的技术含量[4]。
为做好林场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消除工作,急需在林区内进行火灾风险普查。普查对象包括森林林场资源,林区工作者及火灾防范设施,以及与林场火灾相关的自然因素、人文地理要素。普查内容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一是九连山林场火灾历史灾害发生情况;二是林场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包含气候资料收集分析、可燃物类型调查、可燃物载量调查、可燃物样品实验室测定、火源分布情况;三是林场火灾承灾体调查;四是九连山林场火灾综合减灾能力及风险评估调查;五是林场重大火灾(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5]。具体而言,九连山林场管理中应着重开展“清坟边、清林边、清地边、清隔离带、清旅游景区”可燃物的“五清”工作,在林区进行林场火灾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及时落实整改,并要求相关工作者消除生物防火林带道中的杂草、枯枝落叶造成的隐患,保持森林防火通道畅通。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迹象,并将它报告给相关工作者,让相关工作者有时间疏散,有时间组织其他人员灭火。笔者建议在林场火灾防控工作中应用于监控系统相关联的空气采样系统,此种系统工程相对简便,能实现对监控区域的火灾隐患探测,早期预警火灾[6]。
为有效预防火灾,有必要建立健全消防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火灾事故管理制度,组建全面的火灾管理组织架构[7]。与此同时,成立火灾管理小组,明确各个火灾管理岗位的职责,确保各项火灾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除在九连山林场内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之外,还可以将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扩展到外部各基层组织或企事业单位,实现群联群防,这样一旦发生林场火灾,可短时内让内外部工作者共同行动,强化火灾治理效果。
作为九连山林场管理者,可定期向林场全部工作者开展消防知识普及工作,与此同时,还可在林场内放置一些宣传工具,宣传工具上备注一些林场火灾消防知识(可以是张贴标语,树立广告牌,也可以是以广播或录音的方式广而告之),以便林场工作者、过路者及游客查看,在无形当中提升全民消防意识,让公众认知到火灾防范的重要性,降低火灾隐患[8]。
在林场各部门设置防火检查制度,全面排查林场火灾隐患,设置防火检查周期,定期、定时行防火检查,细致勘察,发现火灾隐患之后,在林区并立即进行整改,及时清除火灾隐患。发现有火灾安全隐患的区域爱之后,及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将火灾抑制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设置火灾应急预案,落实每日值班制度,这样,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控。
为应对林场火灾,九连山林场管理者应做好资金管理工作。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报账制,与此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保障工作,确保建设进度和严格管理施工质量。此外,九连山林场各区域均配备了森林防火装备配备(火灾风险高危区装备配备数量更多一些),为了进一步提升预防和处置林场火灾的物资保障能力,采购森林防火装备物资1批,包括森林扑火指挥车、工具车,水灭火设施等。
加强林场森林消防队伍装备配置,打造专职消防队伍,定期向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消防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实战能力,提高林场森林扑火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消防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参加火灾抢救工作,减少火灾损失。与此同时,加强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和早期处理能力提升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保证项目建设成效,达到预期的效益。除此之外,林场管理者应做好科技保障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将项目实施责任到人,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各项工作分工实行权责合一的运行模式。
为林场基础信息调查(小班的坡度、坡向、海拔;林木的成分、树冠、株数、郁密度)以及林场森林功能分类区划、造林规划、林分改造、伐区设计提供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底层数据支撑。整合林业专题空间数据和综合信息属性数据,林业区划数据库、森林资源分布数据库、括森林资源管 理基础数据库、森林灾害数据库、森林分类经营与管理数据库(商品林和公益林、用材林、防护林等)、森林经营数据库(育种、造林、抚育间伐、森林采伐等)、各类林业工程数据,建设一套包含地理背景数据、遥感影像背景数据和林业地理编码数据信息的林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最大杀手,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大敌人,森林火灾危害巨大,国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采取措施提升广东省九连山林场防灭火工作能力和水平,可以达到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目标效益,减缓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压力,为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多方面研究了林场火灾早期处理方法,希望能帮助提升九连山林场火灾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