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意 韩涛(.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
有别于其他职业院校,大学尤其是师范类培养的毕业生需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从当前众多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明显体现出注重技能性专业训练的倾向,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
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的重任,而中小学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师范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育人效果。当前相当一大批中小学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形式逐步开展国学教育的有益尝试,并初步收获了国学教育带来的良好效果。
把国学教育引入校园,逐渐成为一个趋势,许多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国学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素质拓展、人际关系改善、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教育管理者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共同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国学师资匮乏。有学者指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即是师资的培养,无论是国学教育价值的认定、内容的甄选还是方法的运用,其最终效果如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有无合格的国学教育师资。事实上,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的匮乏恰是当今中小学国学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1]。许多中小学国学课程和国学方面的活动只能交给语文老师或政治老师兼职承担,由于各自教学任务繁重,而且兼职老师本身亦未有受到专业的国学训练,广大中小学国学教育显得举步维艰。此外,中小学国学课程设置、配套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指标等等相关问题都因缺少专业国学师资而悬置。因此,在高师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迫在眉睫。
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资源,以仁爱之心浸润师范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的学说中,“仁”居于核心地位,孔子认识到要实现大同理想和天下有道,就必须在人们心中播下仁爱的种子,触及人的内心自觉,使之生根发芽。不论是针对个人修养的“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者为仁”(《论语·阳货》),还是立足人伦关系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都是孔子对“仁”在不同方面所做出的阐释,以仁为本,为仁由己,从己出发,推己及人,从而达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和谐,这是儒家给我们指引的一条修身之路,即忠恕之道。高师院校进行国学教育,按照这个路径培养人才,加强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在修身做人方面能够端正其身,涵养其心,将来他们走向基础教育岗位,无论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都将是一名合格的国学师资人才。
中国文化中,道德的提倡和践履贯穿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提出了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要想国富民强,实现国家大治,就要行德政,他主张为政以德,以礼节制,采用正己正人、推己及人的办法来从根本上达到选拔人才、执政为民的效果。
中华民族素以“八德”作为育人标尺,这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价值的核心德目,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是“中华文化的DNA”,孝悌即仁,忠信即诚,礼义即忠,廉耻即洁。师范生是未来的国之良师,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师者,以“八德”来涵养浩然之气与高尚德性是题中应有之义。“八德”是育人之基、教育之基,把教育放在“德”上,用“八德”滋养教育,教育之路才会醇正、扎实、厚重。2015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呼吁,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八德纳入国学教育体系,贯穿中小学、大学,乃至终身教育。
教师教育不仅是授业,还要传道;不仅要解惑,还要化人。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经典不是一种实用型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价值培育和文化熏陶。
国学经典就是一种人文化成的价值源泉,如孔子所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从中可见经典对于研习者性情气质、人文礼仪、思维能力的潜移默化影响,“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礼记·经解》)。国学的普及关键在于经典的传习和教育,中国文化元典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文化滋养。经典的意义并不在于具体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灵动和智慧、思维和人格的养成。
当前我国的学科分类并无国学这一学科,在现代学科体制下,开展专业国学系统教育面临培养体制的困难。但过去十几年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等高校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就是开设国学基地班或试验班。[2]。高师院校一般都有历史系和中文系专业师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有哲学师资,根据师范生的特点,编写适用教材,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样就能培养出专业的国学师资力量,以满足当前中小学国学师资严重匮乏的需求。
近年通识教育发展很快,但课程设置较为芜杂,良莠不齐,效果不够理想。当前通识课程大多是以周末全校性公选课的形式开设,具有随意性,教师和学生在通识课程上重视度不够,学生积极性不高。笔者以为,通识教育课程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内容和实际效果,开设课程应避免《××概论》《××导论》等大而空的题目,尽量选取具有明确指向和具体内容的课程。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而国学恰恰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庞大的思想价值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政课与国学内容紧密,在课程学习中结合国学内容就水到渠成。同时,我们也可以进行课程思政与国学教育的融合,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中,融入我国的历史文化元素,不仅能促进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还能增加国学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感。
高师院校一般都开办有文学社、国学社、书法社、武术社等文化艺术社团,在学生活动中依托社团活动进行国学方面的文艺活动,如历史剧、辩论、国画、书法、剪纸、戏曲、古乐、茶艺、武术、文物展览等为主题的活动。同时,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图书馆、博物馆、考古研究院、艺术馆以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遗址进行现场教学或课外考察实践活动,既能拓展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视野和综合素质,又能融入国学教育的理念[3]。
为了确保中小学教育的根基醇正,避免中小学生受到一些伪国学、迷信糟粕内容的污染,必须对国学教师准入资格进行把关,借鉴已有的教师资格证体系,规范建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准入制度[4]。在教师资格证学科范畴里增加国学学科师资项目,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严把国学师资质量关,将具有正宗国学根基的师范类毕业生推向教育一线。
此外,还需要社会个个层面尤其是媒体的配合,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报刊、广播电视开辟国学栏目,尤其是恰当利用当前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国学的传播与普及,使国学教育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充斥在生活的日用伦常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国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耳濡目染,身临其境,自觉践行。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小学国学教育培养出一批根基深厚、德行高洁的师资人才,是高师院校应该勇于承担的一项教育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