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洁
当我们谈及日本动漫产业或动画电影的蓬勃发展时,必须追根溯源的去厘清其中的概念,即何为动画、动画电影以及动画与动漫的区别是什么。
(1)动画。动画,指采用逐帧拍摄被分解的对象并连续播放形成运动,利用视觉暂留原理给人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1892年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他也被誉为“动画之父”。
(2)动漫。动漫,动画与漫画的合称,也指漫画的音像化制品,拥有独特的文化,宏大的世界观,细致的描绘、紧密的剧情,受众人群更广。“动漫”一词最早在1998 年《动漫时代》的创刊上被使用。动画与动漫并不能混淆等同,动漫包括了动画,范围更广。
(3)动画电影 。指以动画形式制作的大型电影,从创作风格和技术上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用传统的经典题材或有市场基础的动画作品进行二维制作;二是使真人与动画相结合,以三维制作为主,主攻成人观众市场。
日本动画电影产业是依托于漫画和改编自漫画的电视动画衍生发展而来,漫画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日本被称作“世界动漫王国”主要归功于其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据统计调查,日本漫画出版物及其衍生物的销售总额占日本GDP 的10%,是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且漫画经历过杂志连载和单行本发行的双重市场检验,拥有庞大的忠实受众群体,给日本动画电影提供了最基本的市场保证,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而动画电影的热映反过来也会促进漫画等出版物的销售,二者彼此互哺。
日本动漫被称作全民动漫,因其覆盖的受众年龄层更加丰富,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动漫和动画电影的题材故事也不尽相同。如针对低年龄段儿童的有《阿童木》《多啦A 梦》《蜡笔小新》等,针对中学阶段的少年受众有《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灌篮高手》,针对少女受众的则有《NANA》《凉宫春日的忧伤》等,可看出不同年龄不同审美偏好的人群都能在日本动画电影的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动漫或动画电影。
日本的动画电影一般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动画电影都是以纯真朴实的画面作为背景去阐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如新海诚的动画电影《言叶之庭》《你的名字》等画面细腻,其中的街道风景甚至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不仅是画面的精致,新海诚更擅长去表达动画电影中爱情的细腻,以此来触动观众心底最柔软的情感,达到共鸣。与以上风格不同的还有另一类在日本风靡一时的动画电影,即以机器人或者机械装甲为主要对象,如《圣斗士星矢》《新世纪福音战士》等,表现主人公为守护正义或和平而与外界或敌人进行斗争。
日本动画电影除具有独特风格的画面外,还十分重视对音乐的运用,在一部动画电影里,主题曲,片头曲,片尾曲,插曲等合在一起至少有十几首,而且是专门请配乐大师针对动画电影本身进行创作的新曲目。不仅贴合动画电影本身的情感基调,而且在情节进展或转换时还能起到升华的作用。如《数码宝贝》的片头曲《butterfly》 《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片头曲《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当音乐响起时就能立刻唤醒人们对这部动漫的回忆。日本有许多优秀的配乐大师以及声优和歌手,在为动画电影量身创作优秀的音乐曲目和演绎富于情感的声音。如泽野弘之、久石让、坂本龙一、小林未郁等。
日本动画电影的产业链和投资模式都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体系,由漫画为关键核心带动的动画电影,不仅为漫画创收,而且会激发以漫画为中心衍生出的周边物品,如模型手办、游戏、CD 专辑、同人小说或动漫等等。在投资模式上,日本动画电影采用的是以作品制作委员会为主的形式,即由若干共同参加的企业分担动画作品的制作费用,同时换取作品完成后的相关权益,这些企业一般由电视台、广告公司、出版社、音像公司、玩具公司、游戏软件公司组成。此外在对动画作品的宣传上,会从人物形象发表、主题曲、宣传发布会等多方面多渠道对作品进行完整周期的铺垫和宣传。
(1)萌芽与发展期。20 世纪20 年代,我国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研究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20 世纪40年代制作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已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20 世纪60 到80 年代,我国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和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使得中国动画作品事业达到一个顶峰。
(2)停滞期。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取统购统销,使得中国动画产业走向市场化运营,但此时的动画制作被定义为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作品,而未有其他突破。同时电视台为了满足收视率和播映时间,引进了大量优秀的日本和欧美动画片,使国内动画作品的观众纷纷外逃,将我国的动画片看作幼稚的象征。
(3)崛起期。21 世纪随着《风云决》《精灵世纪》等优秀动画作品的播出,我国动画作品取得了新的里程碑。2007 年正式播映大型三维武侠动漫《秦时明月》,成为第一批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2015 年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以及近两年上映的《大护法》《白蛇缘起》等动画电影刷新了我国动画电影的市场票房纪录,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不到6 天,票房突破2 亿,随后突破8 亿大关,成为我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一个傲人的燃点,也标志着我国动画电影的崛起。
(1)去低龄化,提倡全年龄动画电影。与日本的全民动漫相对,在中国人的观念意识里动画作品被认为是给低年龄段的幼儿所观看的,而损失了青少年和成年年动画作品的消费市场。事实上,真正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不分年龄阶段的,也会受到欢迎。因此如果只是仅仅把国内动画电影定位为幼稚或者低年龄段消费则是十分不明智的。只有抛去这些刻板成见,接受动画作品所带来的宏大世界观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等,才可以扩大国内动画电影市场。
(2)挖掘传统民族化创作题材。虽然日本作为动漫和动画电影强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都是我国动画电影制作的最好和最能打动人的题材。然而像《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元素浓厚,甚至讲述的中国故事的动画电影都是由美国进行制作的,这说明我们未能对它们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作。而《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孙悟空和白娘子这两个耳熟能详的人物创作出一个新的故事,并带来十分可观的票房。此外,不同于最早的水墨画,现在我国动画电影可以从色彩上体现中国元素,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三部票房可观的电影里,都运用到了传统的红色。
(3)加强音乐对动画电影的渲染作用。音乐是动画作品的灵魂,好的音乐可以声入人心的去打动受众。这一点上我们十分需要像日本动画作品所学习,尝试邀请专业的配乐大师为动画作品进行配乐,贴合主题故事与情感。在对音乐的乐器选择上可以选择更具有中国风的乐器。
(4)完善产业链和投资模式。与日本的动漫文化产业链和以作品制作委员会为主的投资模式不同,我国的动画电影往往只有单一的产业链,不会有衍生的周边物品或者游戏专辑等等。在投资模式上,我国动画作品主要采用制作公司投资、民间投资等,所承担的风险巨大,因此完善产业链、探索和改变新的投资模式可以帮助我国动画电影能更快突破资金困境。
(5)培养和扶持动画电影人才。我国的原创动画电影产业并不繁荣,但动画电影属于以内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以创意为竞争力,在市场浮躁且集中生产严重的大环境之下,我们缺少的是能从传统民族文化出发挖掘新颖题材和高品位艺术审美的原创型人才以及能够全盘统筹、负责扩大动画电影市场的复合型经营宣传人才。建议动画制作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动画电影人才培养中心或培养计划,使得我国动画电影能在题材、技术、音乐、宣传等各个方面有所创新和进步。
观照日本动画电影取材新颖、受众群体广、风格鲜明、重视音乐渲染和产业链投资宣传链完整等特点,同时回顾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动画电影制作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国内动画电影正有良好蓬勃发展趋势的当下,应努力做到提倡全民动漫、去低龄化的腐朽观念,用心发现和挖掘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的动画作品题材,加强音乐对动画作品的渲染,完善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链、投资链和宣传体系,培养与扶持动画电影的创作和宣传型人才,给未来国内动画电影的注入新鲜的发展血液。